二十四节气:天地之中一首歌
2017-07-05文丨诸荣会
文丨诸荣会
二十四节气:天地之中一首歌
文丨诸荣会
对于中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是3000年前黄河边农人播下的第一粒种子,是今天广西霜降时节孩子们手中的糍粑,是诗人笔下的“正好清明连谷雨”“冬至阳生春又来”,更是日常生活里的春日载阳、四时成岁。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几年来,九华立春祭、石阡说春、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七项民俗活动陆续被列为二十四节气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形成了丰富的遗产体系。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产生的?
春秋时期
古人发现,在每一年中,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
先是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直到某天(夏至)时,白天最长、黑夜最短。之后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直到某天(冬至)时,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之后又开始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周而复始。
阳光下的影子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夏至时,影子最短,说明阳光最“正”;冬至时,影子最长,说明阳光最“斜”。
因此,最早定下来的两个节气,应该是夏至和冬至。
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冬至:昼最短、夜最长
尽管那时的古人,还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却能敏锐地提出了“日至北”和“日至南”的概念。这与我们现代的科学认识,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在思路上已经大为接近。
要知道,春秋时代的古人几乎没有任何观测仪器,仅仅凭借着最简单的观察,加以思索,就发现了日影长短、太阳位置和冬夏交替间的内在联系,创造出了冬至和夏至的概念,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了不起!
战国时期
夏至和冬至的提出,相当于把一年作了二等分。到了战国后期,古人进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于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共8个节气。
夏至、冬至,分别指白天最长和黑夜最长,合称“二至”,“至”为极致。
春分、秋分,分别指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的两天,合称“二分”,代表“平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表示“开始”。
这8个节气更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年四季的划分,记录在《吕氏春秋》的《十二月纪》中。
西汉
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古人更加精确地把一年作了24等分,并加以命名,形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第一次被完整叙述。
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加进历法中,成为农历的一部分。
24个节气大致对应一年中的12个月,平均每个月对应两个节气。
古人认为这种变化是一种“气”,每月的前一个是“节”,叫“节气”;后一个是“中”,叫“中气”,所以每年一共有12节和12中。慢慢演变简称为二十四节气。
为什么二十四节气能准确到分秒?
二十四节气依据太阳的变化而建立,本质上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和地轴倾斜造成的黄赤交角。
如果我们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视为一个平面圆,并把春分点看作0度的话,那每过15度就是一个节气,24个节气正好360度。
这个度数可以精确到某天某时某秒,比如今年冬至在2016年12月21日18:44:07,这都可以根据公式算出来。
当然,我们平时一般按照习惯,把这一整天都当做这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的诗情
对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和民族文化的形成来说,二十四节气如同“四大发明”,其意义与作用非同一般。
二十四节气确实是一首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美丽诗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雨是这个季节美的关键词。“立春”的风雨虽然还很寒冷,但寒风中已有春的消息,雪压着的土地下,小草正悄悄地醒来;春节的种种迎春接福的民风习俗也是美的,它们寄托了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希望。满怀着这样的希望,念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古训,任花开吐蕊,听春雷阵阵,播云播雨,踏青祭祖,“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一路过去……
夏花开放之热烈,往往连春花的仔细欣赏都来不及。夏的色彩热烈、浓厚、大度。再加上“立夏”蝼蝈鸣,“芒种”伯劳鸣,“夏至”蜩始鸣,这些来自大地,来自自然的声音,与春天唱至夏天的蛙鸣一起,将整个夏天变成了一场似乎永不落幕的音乐会。有声有色的夏天,成为充满活力、以生长为主题、以热烈为基调的大美的季节!
秋天的美是被一只蟋蟀唱响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如果说夏天的美适合多声部的合唱,那么秋天的美则适合独唱或吟诵。秋天虽然其声不如夏,但其色则不逊于春,大地因成熟而变得金黄,天空因澄澈而变得高远,云朵因天高而变得淡然,色彩因橙黄橘绿、天高云淡、月白风清而变得更丰富、更温暖,其比之春夏,声色虽然收敛了许多,但刘禹锡仍然固执地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当蟋蟀的吟唱突然间从床下传来,季节已在不知不觉间过了“立冬”。蟋蟀能从“立秋”一直唱到“冬至”,把夏热唱成秋凉唱成冬寒。“立冬”过后,“小雪大雪又一年”,小雪无声,大雪无痕;鸥鸟不鸣,大音稀声;大地隐形,大美无言。此时的自然亦需要调养,用漫漫长夜、无边风雪和透骨的寒冰;此时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也需要调养,用亲情、爱情、友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如此的调养中反刍着即将过去的一年,再走向又一个来年!
“二十四节气”的美,其美的前提是适时、适度。诗圣在“好雨知时节”一句中的“知”字写出了适时之美;“小满”的名称充满了哲学的意味——江河小满,雨水适度,既消除了旱,也不会酿成涝;麦粒小满,丰收在望,是希望;人生小满,不膨胀欲望,又不忘努力,是境界,也是幸福。
千载不歇,文脉常新
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成了人们须臾不可分离的生产生活坐标和参照体系。在当代生活中,它具有多元的价值,对农业生产、文学、民俗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寒露种麦,十天不早。”这些广为流传的节气农谚,是对农事经验的科学总结,如今对农业生产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衍生出了很多谚语、歌谣、诗文,对文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脍炙人口,雅俗共赏。
二十四节气在各地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俗,如登封千人饺子宴、九华立春祭、石阡说春、班春劝农、苗族赶秋、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等。再如,清明时节各地都有踏青的习俗,这也是一个寻根问祖的节日。对祖先的祭奠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文化标志。
二十四节气,这首源自“天地之中”的歌,已经传唱了三千年。它的精神,已经融进我们的呼吸里;它的神韵,充盈在我们的血液里。这一文化瑰宝孕育于四季分明的嵩山地区,普遍适应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如今,申遗成功,世界瞩目。二十四节气将以中国国粹的身份重新走向世界,研究和了解二十四节气,就能找到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二十四节气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