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黔北大地上
2017-07-05杨媛媛
文丨记者 杨媛媛
把论文写在黔北大地上
文丨记者 杨媛媛
隋常玲(中)在茶园开展培训
39岁的隋常玲,与土壤和植物打交道已有17年。
17年里,通过努力,她成为遵义市为数不多的生态肥料博士后,并在农业领域申请了发明专利达11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这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紫皮大蒜的栽培方法”、“一种三尖杉露天育苗专用组合肥及其使用方法”等等专利,填补了贵州特色作物栽培领域的空白,为贵州农业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
3000多公里,这是隋常玲家乡黑龙江距离贵州遵义的距离。
2006年,隋常玲离开家乡黑龙江,随着浩浩荡荡的支援西部建设队伍横跨了3000多公里,来到了贵州遵义,在遵义扎根了十年,与遵义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年里,隋常玲足迹遍及贵州的乡间村落,她把自己火热的青春无私地挥洒在黔北这片热土上,将论文写在黔北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农业事业中,一步一个脚印。
缘 起
和以往对黑龙江女孩高高大大的印象不同,隋常玲给记者的印象有些柔弱弱,尖尖的脸蛋,纤细的身姿,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可在柔弱背后,却是顽强的性格、坚定的理想和渊博的学识。
很难想象,这位有着浅浅笑容的女子,拥有植物营养博士、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遵义师范学院植物营养与生理研究中心主任等多重身份。
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选择了与土壤、植物打交道的农业行业?又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记者满是疑问。
隋常玲告诉记者,“我从事农业这个行业,受父亲影响比较大。我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农业工作者,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为东北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父亲的耳濡目染,我逐渐意识到农业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只有农业健康发展,中国才能健康发展,每个人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隋常玲忆起父亲,脸上泛起满满的敬意。
在父亲的影响下,隋常玲大学选择了较为冷门的土壤学(作物栽培)专业,“我希望能继承他的衣钵,将助力农业产业发展这个思想传承下去。”抱着这样的想法,隋常玲度过了大学的学习生活。
“常常有人误解我们的工作,认为我们只不过是和土地打交道的‘高文凭’,其实不然,大学的学习让我更加意识到我们工作的重要性。我们与土壤、农作物打交道,一定程度上与农民无异,但又不尽相同,我们更加专注于让农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而不是只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隋常玲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说道。
在大学学习中,认真地听老师讲的每一堂课,积极参加参与农业科研工作及学校组织的农业相关的活动,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然而,从小以父亲为榜样的隋常玲,想要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农业工作者,短短的大学学习远远不够,知识量的匮乏,让隋常玲选择了继续充电。
2003年,隋常玲攻读了土壤学专业硕士,以求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系统深入的学习。
在求学的道路上,隋常玲很谦虚:“农业领域的知识博大精深,有太多需要我学习的知识了,只有渊博的农业知识做后盾,我才能致力于农业事业,才能实现我的梦想。”
2008年,在所在单位和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下,隋常玲选择到山东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的方向是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如今的隋常玲,虽然拥有了硕士生导师、博士后、植物营养学专家等殊荣,但她从未停过学习的脚步。致力于研发适合于贵州山地农业种植的特色作物使用的专用肥,不断尝试将各学科知识融合与创新,并尝试多领域的交叉与碰撞,让贵州的农业产业能够大步向前。
行 动
隋常玲与遵义的缘分始于2006年。
2006年,从全国各地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到了遵义。他们刚刚从学校步入社会,憧憬着、期盼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这个社会,能够有一番作为,隋常玲和丈夫刘衍民就是其中之一。
遵义之行,成为他们新的起点。
“为什么要留在遵义?”面对导师们对留遵决定的质疑,隋常玲说:“初到遵义,对遵义的印象很好,遵义气候适宜,山清水秀,加之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让我对遵义更添好感。我留在遵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贵州是农业大省,农业相对比较落后,而我专攻的是作物栽培,贵州给我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可以让我所学的知识,真正能产生价值。”
就这样,隋常玲婉拒了其他学校、单位递来的“橄榄枝”,选择了遵义师范学院。
在遵义师范学院的十年里,隋常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申请发明专利1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项目经费累计200余万元;在国家权威期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服务贵州省相关企业20余家,与企业合作研发肥料配方、改进生产工艺、指导作物栽培、开展科学普及和科技推广工作,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隋常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紫皮大蒜的栽培方法”、“一种紫皮大蒜与玉米防病虫害间作套种方法”,“一种三尖杉扦插育苗促生根复合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三尖杉露天育苗专用组合肥及其使用方法”等,填补了贵州特色作物栽培领域的空白,为贵州农业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
“这些荣誉是对我工作的一个肯定,但是,最让我开心的是看到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我的指导下,取得进步,不断成长。”隋常玲常说,“我不仅是一个钻研新型生态肥料的博士,我更是一名人民教师,教导好我的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让植物学和土壤学得到传承下去,让遵义、贵州,乃至中国的农业得到长足发展,这才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
隋常玲到遵义师院任职以来,承担多门新开课程:作物遗传育种、土壤学、土壤肥料学、植物无土栽培技术等。她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总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015年她主讲的“作物遗传育种”课程被评为学校的“优质课程”。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取 舍
“民以食为天。选择从事农业研究这个行业,我们的目标就是把科技,或者说是把这些新的技术更多的推广到农户,让他们通过这些技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让土壤和植物能得到健康成长,让老百姓能吃到放心的粮食、蔬菜、水果,这是我从事科研的目标。”隋常玲用行动去践行着这个目标。
17年与土壤打交道的时间里,隋常玲悟出了一个道理,农业的最终受惠者是老百姓,只有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才是一名合格的从事农业事业的工作者。
在遵义的十年里,隋常玲积极开展科学施肥科普和作物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每年在贵州省茶叶种植区、特色水果种植区、水稻种植区开展科学施肥科普和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帮助企业培训技术人员近千人次,惠及农民近万人,为遵义市、贵州省的产业发展做出不少的贡献。
截至目前,隋常玲带领的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贵州万盛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贵茶有限公司、务川丰乐茶业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服务贵州省相关企业20余家指导作物栽培、开展科学普及和科技推广工作,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世间万事,有舍才有得。
17年里,隋常玲把时间都花在了科研上,她和土壤、植物打交道的时间远远超过了陪伴家人的时间。
“因为时间都花在了科研上,我很少陪伴我的女儿,我缺席了她的成长历程,我很愧疚,女儿见到我的时候都是赶紧抱着我,生怕松开手,我就又不知道跑哪去了。女儿六个月的时候我就离开她去贵州大学读博士后了,从那时候开始,我的家人甚至都不愿意我回家,因为每回一次家,女儿不愿意我走,就会生一场病……渐渐地女儿懂事了,每次尽管再不舍,都会让我走,会说,妈妈早点回来,我会想你。”提到女儿,隋常玲眼里湿润了。
“我虽然失去了陪伴家人享受天伦的时光,我也有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帮扶的农民或者公司打来的报喜电话,‘我们今年丰收了,欢迎你来品尝稻米,欢迎你来品尝火龙果,快点来吧!’”隋常玲告诉记者。
“我既然选择了从事这份工作,我就要坚定地走下去,我会付出我的时间和精力,我要把我所学知识,都应用到农业事业当中去,为我国的农业事业向前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油助力。”隋常玲坚定地说道,“这条路,可能没有尽头,但我会一直做下去。”
展望未来,隋常玲说:“十年,只是一个开端,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再下一个十年……我都想在黔北大地继续发光发热,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贡献给这份热爱的事业,为老百姓能吃上健康蔬菜瓜果,中国能够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