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闭舱室超压控制方法

2017-07-05杨海燕喻俊峰

船海工程 2017年3期
关键词:截面积开环目标值

杨海燕,喻俊峰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武汉 430064)



密闭舱室超压控制方法

杨海燕,喻俊峰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武汉 430064)

考虑到合理控制方法是建立和维持密闭舱室超压的关键,对超压开环控制方法、闭环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一种阶段控制方法,以期结合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点,试验结果表明,阶段控制方法有效。

密闭舱室;超压;控制方法;开环;闭环

密闭舱室超压控制系统工作时,需要快速达到超压,并保持稳定,为保证安全舒适,要求在建压过程中超压上升时间、调整时间短,超调量小,振荡小。由于舱室的密闭性,为保证舱内人员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一般要求鼓入舱室的空气流量稳定在某一个值附近。为了便于分析,将鼓入舱室的空气流量设为常量,并忽略密闭舱室的空气泄露和温度变化。系统采用控制舱室空气泄放量的方式,将舱室超压稳定在目标值,视系统稳态后的超压值Δp为常量。

1 系统模型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密闭舱室超压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1]表达为

Qxdt-Qydt=C·d(p(t))

(1)

式中:Qx为鼓入舱室的空气流量;Qy为流出舱室的空气流量(即泄放流量);p(t)为密闭舱室超压;C为与舱室容积、气体常数、温度等有关的常数。

Qx为本系统的输入,一般情况下,通过风量控制装置将Qx定为恒定量(实际情况是在某一固定值附近小范围波动),Qy为与p(t)有关的变量。

(2)

式中:S,ρ(t),ξ,p(t)分别为泄放孔截面积、舱室大气密度、泄放孔阻尼系数,舱室初始大气压力;p(t)为本系统输出。

2 超压控制方法

2.1 开环控制方法

通过式(1)和式(2)计算得出泄放孔截面积S(系统稳态时Qx=Qy),并根据实验结果对进行S修正。开环控制系统工作前,即将泄放孔固定。

开环控制系统工作时,往密闭舱室鼓入新风,新风量Qx为单位阶跃输入,舱室超压p(t)随时间逐渐上升,是一条单调的上升曲线,稳态值为目标超压Δp,此时系统稳定,典型的超压曲线见图1[2]。

开环控制系统压力上升平稳,随时间推移,稳态值与目标值越接近,可认为实时压力达到目标值的98%为稳定,其稳态时间与系统的固有特性相关。

但开环控制系统存在抗干扰能力差、稳定时间长的问题,泄放孔截面积S是其关键参数,直接影响系统的稳态值,实际系统中,由于存在舱室结构泄露,理论计算的S一般比实际工作的截面积大。系统工作中存在的扰动,也将影响稳态值。要想准确控制稳态值在目标值附近,需要根据当前超压实时调节泄放孔截面积S,引入闭环控制方法。

2.2 闭环控制方法

闭环控制系统中,通过实时采集舱室超压,通过一定控制算法,不断地调节泄放孔截面积S,直至实现维持舱室超压在目标值附近。当舱室超压在目标值一定误差范围内如(±2%),可视为系统达到稳定状态。闭环控制原理见图2。

控制器通常可采用PID调节法,典型的PID调节控制原理见图3。

目标压力与当前压力的差值e(t)为调节器输入,将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如泄放阀的泄放孔截面积)进行控制。PID控制算法[2]表达为

(3)

PID控制引入了压力微分和积分环节,结合式(1)和式(2),超压控制系统可表述为二阶系统[2],其对单位阶跃输入Qx的响应为减幅振荡函数,系统开始工作后超压连续经历波峰、波谷,经过几个周期后,振荡幅度逐渐减小后稳定。闭环控制系统典型的理论超压控制曲线见图4。

比较图4和图3可见,闭环控制系统的超压响应速度、稳定时间快于开环控制系统,但系统在第一个振荡周期振幅较大,其超压最大值pt及此后的最小值pb,对系统的工作有影响。在密闭舱室,超压过高可能会对结构、设备造成物理破坏,带来人体耳膜的不适;超压过低则不足以抵御外界动压的冲击。因此,闭环控制系统还应控制超压最大值pt及此后的最小值pb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可要求:

1)超压控制系统应规定合理的超压波动指标。

2)超压最大值pt及此后的最小值pb在超压波动指标内。

采用合理的PID参数(Kp,Ti,Td)可以有效限值超压最大值pt及此后的最小值pb,该参数是经验参数,需要在系统调试中反复试验才能最终确定。

2.3 阶段控制方法

开环控制系统压力曲线平滑,呈单调上升趋势,其不足在于压力响应速度慢、稳定时间长、难以应对外部扰动;而闭环控制系统压力区域呈衰减振荡趋势,压力响应速度快、稳定时间短,其不足在于存在压力超调情况,如果控制程序不得当或是PID参数不合理,还可能产生超压持续小范围波动,带来稳定性差的问题。

采用阶段控制方法,可有效综合二者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超压控制系统基于闭环控制方法搭建,控制器能够采集密闭舱室超压,能够调节泄放孔截面积,超压控制策略表述如下。

1)每次开始建压时,向控制器发出启动指令,控制器开始执行第一阶段程序,保持泄放孔关闭,使超压快速上升。

2)当超压达到一定数值p1(根据试验效果确定),控制器执行第二阶段程序,按照开环控制方法,使泄放孔截面积固定在某一数值(如在理论的开口面积附近),直至超压上升至p2(根据试验效果确定)。

3)当超压达到一定数据p2时,控制器重新转变为闭环控制,根据实时超压数值,采用PID控制方法,调节泄放孔截面积,迅速稳定超压值,直至系统发出停止建压指令。

4)系统发出停止建压指令时,控制器程序跳出上述阶段至初始状态。

新的超压控制方法的流程见图5。

在整个超压控制流程中,系统保持对超压进行采集,根据实时超压反馈执行相应阶段的策略。

3 超压控制试验

按照第3节中介绍的超压控制方法搭建超压控制试验平台,进行超压控制试验,记录密闭舱室的超压数据。

3.1 开环控制试验

采用开环控制方法,将泄放孔截面积固定在理论计算值,往密闭舱室鼓入新风,将密闭舱室的超压数据绘制成实时曲线图,得到图6。

注:图中横向一格为20 s

由图6可见,采用开环控制方法,经过横向7格的时间后,超压开始趋于稳定,且超压稳定值与目标值存在一定差距(约纵向1格)。主要是因为密闭舱室存在结构泄露(这种泄露不可避免),使理论计算的泄放开口截面偏大,实际工作的泄放开口截面需要根据试验情况修正,经过反复的试验才能逼近目标值。这种试验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且当系统产生扰动或环境条件有变化时,试验结果将有差异。

3.2 闭环控制试验

采用全程闭环PID控制方法,系统开始工作时,即进入舱室超压PID控制模式,程序在每个计算周期根据当前值与目标值的差值,进行比例、微分、积分计算,对泄放孔截面进行调节,将舱室的超压数据绘制成实时曲线图,得到图7。

由图7可见,采用全程闭环PID控制方法,开始建压后,超压迅速上升达到波峰值(约30 s),之后再经历波谷、波峰后,在横向4格(约80 s)的时间后超压趋于稳定。超压稳定值接近于目标值,在目标值附近小幅度波动。超压波峰值与目标值的偏差(超调量)约为10%,符合闭环系统的一般特性。

3.3 阶段控制试验

采用2.3中介绍的超压控制方法,系统开始后,依次经过阶段1、阶段2、阶段3,将舱室的超压数据绘制成实时曲线图,得到图8。

由图8可见,采用阶段控制方法,结合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点。开始建压后,超压迅速上升达到波峰值(约45 s),之后再经历波谷、波峰后,在横向3.5格(约70 s)的时间后超压趋于稳定。超压稳定值接近于目标值,在目标值附近小幅度波动。超压波峰值得到有效抑制,超调量约为6%的偏差,相对于图7中的情况有所改善。

4 结论

基于超压反馈进行超压调节是本系统工作的通用做法,合理的超压控制策略能够快速稳定建压,减少振荡。所提出的阶段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综合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的优点,实现快速建压,有效抑制超调。需要指明的是,由于要求泄放孔截面积可调节,所以其最大截面积应大于理论计算值,另外控制器的PID参数需要根据试验确定最优值。

[1] 喻俊峰,杨海燕.舱室超压建立的物理模型分析[J].船海工程,2016,45(2):109-111.

[2] 杨叔子,杨克冲.机械工程控制基础[M].5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 林芃,王吉,包剑,等.水面舰艇集体防护系统PID控制分析[J].中国舰船研究,2015,10(4):118-124.

[4] 方勇.舰船集体防护系统超压及其波动分析[J].舰船防化,2013(3):48-51.

[5] 方勇.舰船集体防护系统增压建立分析[J].船海工程,2013,42(4):112-113.

[6] 李光.舰船密闭区域气密特性研究[J].中国舰船研究,2015,10(4):125-131.

Research on Controlling Overpressure Methods in Enclosed Cabin

YANG Hai-yan, YU Jun-feng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er, Wuhan 430064, China)

Optimal controlling method is the key factor in establishing and keeping the enclosed cabin's overpressure. The open-loop controlling method and closed-loop method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A new periodical controlling method was propos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new periodical controlling method is effective.

enclosed cabin; overpressure; controlling method; open-loop; closed-loop

10.3963/j.issn.1671-7953.2017.03.008

2017-03-07

国家部委基金资助项目

杨海燕(1976—),女,硕士,高工

研究方向:船舶总体设计

U664.8

A

1671-7953(2017)03-0037-04

修回日期:2017-03-27

猜你喜欢

截面积开环目标值
Nyquist 稳定判据的分析与应用
十氢萘选择性开环反应的研究进展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宏观”和“微观”思想在控制系统中的解题应用
转速采集异常情况下的主机遥控技术研究
风轮叶片防雷金属网等效截面积研究
一种高温烟道截面积的在线检测装置设计及方法研究
利用体积法推导螺旋箍筋的长度分析
矿用电缆截面积选择与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