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电影《海洋之歌》的民族艺术叙事风格

2017-07-05

电影评介 2017年9期
关键词:西尔猫头鹰爱尔兰

胡 丽

解读电影《海洋之歌》的民族艺术叙事风格

胡 丽

动画电影《海洋之歌》剧照

《海洋之歌》是近些年来爱尔兰动画片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影片立足于本土,将爱尔兰民族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维持了爱尔兰民族对于美学表达一贯的纯洁性,而且借助于双重叙事,将民族艺术审美深刻地融入其中,朝着大众审美取向趋近。该影片搭建了一个单纯的故事结构体系,通过在影片的开篇设置悬念,紧密围绕着一个单纯的叙事框架展开艺术表达,成功塑造了海豹精灵西尔莎一家深入人心的影视形象,并从多维度视角出发,就不同主人公形象进行了渲染,赋予其各自鲜明、独特的人物性格,并张弛有度地描述了一场传奇的爱尔兰民族神话故事。

一、影片主题叙事与爱尔兰民族文化的契合

作为欧洲动画电影的代表作,影片《海洋之歌》通过繁复、古拙的手绘方式,呈现出了对民族文化与自然的渴求。爱尔兰国家四面环海,因而爱尔兰民族文化与艺术风格始终与大海息息相关。影片名为《海洋之歌》,无论从片名,还是影片的主题内容而言,都与爱尔兰传统民族文化相契合。

影片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宁静、幽谧的海中小岛上住着一家人,小男孩Ben和怀孕的母亲布罗娜共同渡过了一个难忘的美好夜晚。随后,妹妹西尔莎诞生在这座小岛上,母亲却永远离开了他们。虽然过去了6年,但父亲始终没有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由于一次意外,西尔莎的奶奶强制将Ben和西尔莎带离了小岛,俩人无法适应都柏林的城市生活,并决定长途跋涉回家。在这段漫长而惊险的冒险旅途中,西尔莎被猫头鹰抓走了,哥哥历经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猫头鹰的巢穴,并将妹妹救了出来,带她回家,找到了被父亲所丢失的精灵外套,并使妹妹、精灵们获得了重生。[1]影片中不乏唯美的画面与悠扬伤感的音乐,特别是以现实背景与传统爱尔兰民族神话故事的彼此勾连的叙事方式,赋予了剧情更多的奇幻色彩。影片主人公西尔莎一家傍海而居,生活方式都源自于那片神秘的海洋,加之手绘艺术的表达,将海的轻灵、动人充分呈现给了万千观众。不仅如此,影片鲜明的对比、深刻的隐喻象征、拟物化的呈现形式,无不流露出深刻的人文内涵与自然价值观。例如,将污染严重的都柏林与西尔莎的故乡相比较,流露出了对都柏林严重污染及静谧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的控诉,使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都能观赏之,并得到自我认知与灵魂升华。

该影片的创作灵感,源自于传统爱尔兰神话,那是一个关于深海巨人族与海豹精灵的遥远传说。影片从人性、民族哲学理念出发,通过双重叙事手法,最大化地保留了深厚的凯尔特传统民族文化。与传统神话改编动画影片不同,这部影片虽然叙事主线、角色塑造等源自于传统的爱尔兰神话故事,但并非照搬引用其中的情节,而是将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爱尔兰文化元素重新加以整合、编排,并非严格地忠于原著,并将整个叙事的大背景,放在了现代社会中,由此展开了一段关于爱、救赎与回归的动人故事。影片巧妙地将奇幻与童话相结合,描述了当代工业化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焦虑、不安及其渴望回归本真的美好愿望。无论是画面中静谧、安详的海岛,还是神秘、灵动的海洋,亦或冬眠的小动物,林间幽静的小路,较乌烟瘴气的大城市而言,无不是一幕幕鲜明的对比,烘托了“回归大自然”这一深刻的主题。影片《海洋之歌》叙事主题不仅呈现了爱尔兰传统民族文化精神,还将视角对准了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2]而叙事主题中所蕴含的民族传统元素,也绝非传承无创新,而是结合了时代的新特征,进一步深入挖掘之。虽然神话故事遥远,影片中也不乏传统元素,但却是“旧话新说”,实现了内容的“民族化”与思想的“创新化”,采用现代化艺术形式传达文化艺术的内涵。

二、双重叙事下所蕴含的民族艺术风格

时代不断变迁,出于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动画电影试图利用刺激、震撼的画面吸引受众,但影片《海洋之歌》打破了这一传统,就其所呈现的艺术风格而言,无论是画面、配乐,还是叙事风格,都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传统的爱尔兰民族艺术风情,并成就了一场关于爱与救赎的冒险之旅。在影片中,一个具有海豹精灵身份的女孩西尔莎,在她的哥哥Ben的帮助下,开口说话、唱歌,最终也拯救了整个海豹精灵世界;而失去母爱的哥哥Ben终从丧母之痛中走了出来,实现了自我救赎,也克服自己对于海洋、水的恐惧,拯救了他年幼的妹妹、父亲及他的家庭。而相互救赎的出发点,源自于深切的爱,有对母亲的爱、对妹妹的爱、对整个家庭的爱、也有对故乡的爱。如此种种美好的转变,在这场奇妙的冒险之旅中实现。从观众群体来看,这部影片不仅吸引了广大儿童,还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这也许同影片的双重叙事方式与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息息相关。不同层次的叙事相勾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第一重叙事

在《海洋之歌》中,第一重叙事最为直接和清晰,是关于Ben如何拯救西尔莎和海豹精灵的故事。对于Ben而言,其原本有一个十分快乐、安逸的童年生活,也受到了父母的万千宠爱,每晚可以听着母亲的故事安然入睡,但自从母亲难产去世后,父亲始终无法走出悲痛,也无心照顾年幼的孩子。因此,Ben不仅失去了母爱,也得不到父爱,还需要照顾年幼的西尔莎,因而最初的他内心里十分厌恶妹妹,认为是她的出生害得母亲离世、父亲性格大变。因此,纵然妹妹已经6岁,Ben依然对她冷漠异常。此时,发生了一个意外,成为了一个转机,西尔莎热爱大海,为了找到了母亲所遗留的外套而潜入深海,差点出了意外。因此,奶奶将他们兄妹二人带到城市里生活,但是,他们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因而决心开启冒险旅途回到故乡。在归途中,西尔莎不幸被猫头鹰掳走,Ben也意外误入一个神秘的洞中,结识了肖纳吉,他帮Ben找回了遗失已久的记忆,最终Ben决定将西尔莎救出,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将其从猫头鹰巢中营救出来。此时的西尔莎已经奄奄一息,Ben决定带着妹妹即刻返程,并于海底找到了那个遗失已久的精灵衣服,使妹妹和精灵世界获得了新生。在影片第一重叙事中设置了诸多隐喻,采用了拟人化的表达方式,这与爱尔兰传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以掳走西尔莎的猫头鹰为例,在爱尔兰神话故事中,猫头鹰寓意着“长辈”,而她的出现带给了这个不幸的家庭新的转机。[3]猫头鹰女巫充当着长辈的角色,她和西尔莎奶奶一样,始终认为要将孩子带离父亲才能使他们更好成长,但根据传统爱尔兰民族文化,父亲在孩子内心的地位无可撼动。因此,最终猫头鹰女巫、奶奶都鼓励西尔莎、Ben努力寻找父亲。在影片中,孩子们真挚的情感与极具爱尔兰民族风情的歌声,打动了所有人,也烘托了整个故事的主线,成为一部结合传统爱尔兰民族风情与神话故事的奇幻电影,加上影片中充斥着的温情,使该影片成为欧洲动画影片的优秀代表作。

(二)第二重叙事

第二重叙事是有关父亲、奶奶如何走出悲痛的故事。在影片中,父亲由于母亲的突然去世而陷入无尽的悲痛中无法自拔,他也不愿意听从母亲安排逃离这个伤心地,并坚持抚养年幼的Ben和西尔莎。但被船夫称为“老巫婆”的奶奶,脾气古怪得很,即使面对Ben和西尔莎,也缺少耐心。于是,在西尔莎6岁生日时,她决定带孩子们回到都柏林。甚至到了最后,Ben和西尔莎归来之时,布罗娜的灵魂重现,一家人才从这个萦绕在家庭6年之久的伤痛中解脱了出来。与之所对应的是爱尔兰民间神话故事,巨人麦克利尔受到了巨大悲痛,眼泪汇聚成海水,自己的情感也被吸干,变成了一块巨石一样,母亲不忍看到儿子如此而将其情绪吸干,禁锢了所有的精灵、包括自己的情感,最终,精灵们成为石头,她也成为大家口中“无恶不作”的坏人。[4]自此,石头成为“无灵魂、无情感的象征”,在影片中,父亲陷入丧妻之痛中无法自拔时,就像一块无情感、无灵魂的石头一样,就像父亲所说的:“就好像过去几年里,我始终沉睡不醒。”这喻示着他彻底走出了悲痛。

结语

在影片《海洋之歌》中,各种繁杂的手绘艺术将爱尔兰传统民族艺术风格深入地融入了现代动画中,双重叙事艺术丰富了影片的民族艺术层次,也渲染了影片丰厚的艺术蕴涵。《海洋之歌》取材于爱尔兰传统神话故事,丰富的色彩、独特的爱尔兰民族配乐与双重叙事风格相结合,勾勒出了极具异域风情的影像漫画世界,使影片风格鲜明,又不乏动画艺术独有的个性,水粉画面浓妆淡抹总相宜,深刻的传统民族思想与根深蒂固的情感深深地打动着观众。虽然,《海洋之歌》是一部动画电影,但其所蕴含的思想深度、情感维度能够触动所有年龄段的观众,也成为这部影片强大的艺术张力与渲染力的关键,具有十分广泛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动画电影《海洋之歌》海报

[1]陈雪梅,梁苗.从《海洋之歌》与《辉夜姬物语》探析动画艺术的民族化风格发展[J].电影评介,2015(9):287-289.

[2]张文红.艺术假定性与想象可能性——动画美学衍生机制的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上旬刊),2011(5):294-299,311.

[3]Compbell,Joseph.with Bill Moyers,The Power of Myth[M].ed.Betty Sue Flowers.New York Doubleday,2011:163-166.

[4]赵莹.谈《凯尔经的秘密》的装饰风格画面构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132-134.

胡 丽,女,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西尔猫头鹰爱尔兰
猫头鹰
阿拉伯编年史家伊本·艾西尔及其所处的时代
猫头鹰
鸟有翅膀,孩子有书
猫头鹰
鬼斧神工!爱尔兰巨人之路
爱尔兰睡眠学会
猫头鹰
爱尔兰:小岛屿,大乐趣
爱尔兰巨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