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以山东女子学院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为例
2017-07-05李百晓
李百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以山东女子学院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为例
李百晓
专业导师制,是依据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属性,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优势,把学生划分到专业教师名下,实现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与引导的教育模式。
文化产业管理是2004年国家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而设立的本科专业,专业具有较强的复合、交叉性,涵盖了文化、旅游、休闲、广播影视、传媒、文化经济等众多学科专业领域的内容,最终以培养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具备现代产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技能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为目标。
一、影视产业经营在高校中的课程设置
目前,山东女子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于该校的文化传播学院,探索创办了两个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向: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及出版产业经营与管理。目前,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三个年级的学生。依托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近四年的专业建设,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形成了较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凸显了专业方向的办学特点。
(一)通识必修课的女院特色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在通识必修课的设置方面,总共设置了包括思政类、体育、英语、计算机、历史、职业规划、军事理论等课程,学分占总学分26.1%。除了这些教育部规定的常规科目外,作为女子院校的办学特色,根据女生占主体的实际,抓住女性的身心特点及家庭角色,还开设了《女性学导论》《普通话与礼仪》两门课程,各为32课时,以培养女大学生博识大度、睿智优雅的女性特质。
(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应用型视角
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的课程设置,总体上立足于影视文化产业的行业发展,依托于学校创办“应用型地方特色名校”的总体定位,突出该专业方向的影视特色及应用型定位。围绕影视产业发展,该方向的中国影视史论、外国影视史论等影视史论类课程,夯实了学生对影视历史发展及理论的知识掌握。剧本写作、短片创作、影视策划、真人秀节目策划等业务型课程,锻炼与提高了学生影视创作的基本专业技能。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动漫产业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前言等课程,立足于学科专业前言发展的角度,从管理与创作的角度拓展了学生对行业发展的了解。立足于影视文化产业,扎根应用型培养的办学理念,该方向的影视创作综合实训课程,是对学生近四年来专业创作能力的一次综合型拉练。依托于专业、行业及社会其他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该课程从影视项目或节目的前期策划,到剧本写作及各类剧情片、纪录片的创作,到作品的参赛与推广,形成了学校办学与赛事及社会检阅为一体的综合型办学理念。
二、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积极采用了导师制的灵活培养模式,实行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导师个性化培养的双重教育理念。导师制的实施是学生与教师更好的配合,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研究方向,在学业上及时对学生做以专业引导与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课程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人所长等具体情况,准确找到专业发展定位与就业方向的有效举措。该方向导师制的实施方法主要集中在:
(一)结合教师的专业背景为学生指定导师
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组建了一支集专业、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5%,中青年教师占63%,全部教师都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其中教授占12.5%,副教授占50%。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教师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艺术学理论、传播学、文化产业管理等。这种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的学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宽泛的专业基础。在导师制的实施初期,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的学生,在新生入学后半年内学院便根据每个学生初步的兴趣方向,为其指定了大学四年期间的学业导师。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对专业方向的进一步认知,学院会及时为学生调整研究方向更加适合的导师或组成导师组,采用几个导师交叉指导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学生的专业指导。
(二)导师对学生的专业辅导与针对性培养
山东女子学院
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导师的引导是关键性环节。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实施的导师制度,要求每个导师对自己所指导的学生,从学业情况、性格爱好及专业发展意向等多个环节,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综合性、立体化了解,以“知己知彼”便于“因材施教”。对于考研型的学生,导师需要提前把学生所要报考的专业、学校等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进行梳理,制定出个性化的专业备考方案。第一,专业能力的训练方面,导师需要结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及考研学校的专业考核方式与范围,有针对性、分计划的给学生制定专业课学习与备考计划。第二,在专业知识的拓展与专业发展的前言知识掌握方面,导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报考专业,给学生指定相关专业学术期刊,如《中国电视》《当代电视》《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电影评介》《现代传播》等,以引导学生积累专业热点,并做好学术笔记。同时,专业导师一方面需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及时把学生加入课题组带领学生做课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或者积极引导学生尝试申报各类大学生学术课题,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第三学年的时候,导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并指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尝试发表学术论文。通过以上措施,以便于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过程中,研究生导师比较看中的学生前期科研能力的培养问题。
对于就业型的学生,导师需要引导学生拓展就业思维,鼓励学生灵活就业与创业。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是以从事个体经济或私营经济的形式,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还有为数众多的从业人员,以季节工、临时工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从事着社会经济活动”。[1]传统的主流就业模式,一直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观念,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就业思维落后,面临就业面狭窄的窘境。针对这一问题,导师需要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及时将相关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等传达给学生,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适应当下的就业形势。另外,导师需要配合学校学生处的相关就业、创业项目的培训,引导就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校内外举办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储备学生自身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三、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党和国家赋予了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在现有的2845所高等学校中,地方院校占绝大部分,所以说,地方院校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山东女子学院作为山东省属本科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2]在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提高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及时、适当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有益的。
(一)教育由课堂走向学生个体
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本科生导师制,改变了原有的教师角色定位,将课堂上的专业课授课与课下的学生指导较好地结合起来,真正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基本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中心,在整个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处于核心地位。而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尤其是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管理的具体办法后,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的新型教育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及主动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从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实施导师制的效果来看,一方面,导师对学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另一方面,导师制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疑惑的问题及时与导师沟通,有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二)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的设置
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导师制的实施,根据每个导师及学生的自身特点与优势,实行双向选择、对口衔接,充分发挥师生的切身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该方向导师的专业背景及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的,导师制的实施可以将多元化的师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培养多元化发展的学生个体。学术型导师,本着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素养。业务型导师,本着提高学生作品创作能力出发,及时把学生纳入相关电视节目制作、影视文化策划等实务性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作品创作能力。这样既落实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提高了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相关技能与经验。所以,这种多元化、个性化的导师培养机制,有利于发挥导师与学生的各自优势,对于培养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来讲是非常有益的。
(三)创新型奖励机制的探索
有效的奖励机制是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本着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创新的目的,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尝试设置了学生创新奖励办法。如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配合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学术课题的申请,该方向设置了课题奖励办法,对于勇于申报及获得课题立项的学生给予精神奖励及一定的物质奖励。另外,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对于那些在校期间发表了学术论文的同学,该方向也设置了相应的奖励办法这些有效的奖励办法,是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及初步尝试。
结语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合理利用教师资源及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发挥着积极意义,因此,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导师制的建设,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山东女子学院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探索与尝试。从目前的情况看,该方向导师制的实施合理利用了专业课教师的优势资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1]刘燕斌.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2]关注创新人才培养 关注大学生就业[N].中国青年报,2006-09-23(2).
李百晓,男,山东莒南人,艺术学博士,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山东女子学院2015年优质课程建设计划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为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