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完善路径
2017-07-04吴国锜
吴国锜
【摘 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应该继续加强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推进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而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存在产权不清晰、行政干预、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及人员编制改革困境等问题。对此,高校后勤管理应当以服务高校、服务学生为目标,明确后勤管理集团产权、避免行政干预、提高后勤管理专业化服务水平,以及通过自愿原则进行人员分流与培训等途径完善社会化改革。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11-0140-03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应当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为高校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1 新时代要继续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社会化改革
在新时代,我国需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而这些都离不开各项保障,尤其是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保障。新时代,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重要举措。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经过若干年探索与实践已经被证明为能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效率、效益的有效途径。当前,各大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主要涌现出公司模式、校际联办模式等模式[1],并被各地借鉴,但也暴露出些问题亟待解决。新时代,应当以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
2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产权关系不够明晰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多数已经进行社会化改革。按照社会化原则,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应当“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但是,当前高校后勤管理集团产权关系不够明晰,本应划归给后勤管理集团的宿舍、办公设备、食堂、超市、办公区等,同时也是高校资产。实际上,高校后勤管理集团作为市场主体只具有经营权,但并没有资产的所有权与处分权。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与经营风险。由于产权不够明晰,后勤管理集团不能对资产进行转让、折现等,也不能通过抵押进行市场融资。对于法律合同的签订,不完全拥有自主权,自主决策、自主经营大打折扣,具有“伪市场化”的特征。对于后勤管理集团经营导致的风险,由于缺乏明晰的产权分割,所以最后可能将风险转移到高校。
2.2 高校对后勤管理集团存在行政干预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社会化改革后本应当进行社会化管理,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决策、自主经营。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应当实现与高校的脱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促进后勤管理集团的可持续发展[2]。但是,当前后勤管理集团的经营或多或少地存在行政干预。行政干预主要以服务学校政策为主。例如,对服务价格进行干预,采取限价,低于市场价进行后勤服务。对部分贫困生的住宿费用进行减免,对学生伙食标准进行干预,尤其是为贫困生提供免费的饭、汤等。行政干预导致后勤管理集团不能真正意义地进行社会化经营,没有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甚至存在亏损的情况。
2.3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高校后期管理集团进行社会化改革后,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提高服务人员市场化、社会化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确保后勤管理集团服务学校、服务学生的同时获取经济效益。二是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要到位,提高服务质量。当前,高校后勤管理集团虽然进行社会化改革,但是后勤管理集团服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与服务水平没有同步跟上,造成后勤管理集团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对市场缺乏预判,提供的服务与学生的需求不相符。对后勤管理的市场招标与监督不到位,造成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降低,甚至出现亏本。此外,由于服务人员来自原高校总务处,或者招聘的,整体缺乏完整的市场服务培训,所以服务观念不强,存在服务怠倦、懒散、不积极的情况。总之,高校后勤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
2.4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后勤人员编制面临双重困难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进行社会化改革后,服务人员的编制面临双重困难。按照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与目标,高校后勤管理集团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那么,其服务人员应当是市场主体,采用合同聘用制,以企业绩效考核。但这些服务人员本来是高校事业单位编制,虽然后勤管理集团社会化改革,但服务人员还保留事业编制。这些编制人员的去留面临双重困难。一方面,这些服务人员是因为事业单位的编制才进入高校,如果将其编制转为企业编制,则面临巨大的阻力。另一方面,这些事业编制的服务人员只有经过“市场转换”才能真正地提升服务水平。只是当前,后勤管理集团进行市场化改革后,原来事业编制人员整体转换为集团服务人员,保留事业编制。部分服务人员心理上不愿意,此外部分服务人员则能力不足。这就导致高校后勤集团整体经济效益不高,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优化[3]。
3 新时代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完善路径
3.1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明晰产权,组建区域集团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进行社会化改革,进行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决策、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那么高校后勤管理集团的资产与高校就应当进行有效地切割与分离,明确双方的资产产权。对于划转给后勤管理集团的宿舍、食堂、学生超市、房屋固定资产、办公设备等,其产权归后勤管理集团,高校不能占用和挪用。针对部分高校后勤集团“伪市场化”的情形,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可以采用区域联建的方式。例如,大学集中的大学城可以采用学校入股的方式组建高校后勤管理集团,进行区域化经营。联合组建的区域后勤管理集团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等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最高决策。部分不能采用区域联合组建的院校,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采取混合所有制,高校与社会资本協同进行后勤集团管理。
3.2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实现自主决策,减少行政干预
充分发挥社会化与市场化的调节作用,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应当减少行政干预,充分放权,由企业自主决策。首先,在治理体系上,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制定公司章程,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并建立以总经理为主的执行机构。高校依据出资人的份额行使董事会董事提名权。混合所有制的后勤管理集团应当保留非高校资本的董事提名权,确保治理体系代表的公平性。其次,在经营上,高校后勤管理集团面向高校市场合理进行经营。这种合理性是指高校市场的服务价格要充分考虑成本与服务对象接受的价格,不能高于市场价格,不能带来学生成本的变相提高。但这不表示高校后勤管理集团要服务高校的政策、要听从高校的指挥。相反,高校的有关福利政策,涉及价格优惠、贫困生减免等,可以将补助以现金的形式直接转给学生个人,或者将费用集中转给高校后勤管理集团。高校后勤管理集团要建立规范的财务来往账目,以透明、规范的财务制度提升自主决策。
3.3 提升高校后勤管理集团人员专业化服务水平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进行社会化改革,那么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满足新时代不断增长的后勤服务需要。首先,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对高校后勤管理集团改为企业或公司要有清晰的认识。这是自负盈亏的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只有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才能生存与发展。其次,高校后勤管理集团人员应当拥有市场经营的能力,对高校后勤市场准确研判,及时满足学生的消费需求。确定好供货商,确保后勤服务不断货,没有假冒伪劣商品,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有效控制后勤管理集团经营成本,优化人员招聘与绩效考核,降低后勤集团经营成本,提高后勤集团经营效益。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与进取心。最后,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当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增强服务意识。对学生的咨询、投诉等及时回复,及时解决售后问题。要做到态度和蔼、语气平和,不给学生落下不良的印象。
3.4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按照自愿原则分流,加强培训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社会化改革后,要根据自愿原则,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分流。后勤管理集团工作人员应当整体改制,由事业单位编制转为合同制,依托市场经营提供弹性工資。这种编制改制要采取自愿原则,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对于那些不愿意放弃事业编制的人员调离后勤管理集团,可以调整到其他行政机构。对于改为合同制及新招聘的后勤管理集团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社会化、市场化经营意识与服务意识。
4 结语
本文对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路径进行探讨,对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在新时代提升服务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高校后勤管理集团的社会化与市场化改革,必须以服务高校、服务学生为目标,专注高校市场,不能面向社会市场。这是由高校后勤管理的性质决定的。高校后勤管理要继续加强社会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后勤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白立士,刘凯.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与深化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7(7):29-34.
[2]杜树泉.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管理观察,2017(13):136-137.
[3]刘晓婷,卢琦.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模式改革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0):274-277.
[责任编辑: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