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昧初心,业于砚田

2017-07-04何育

中国美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释文首都师范大学天宫

何育

1970年出生于陕西咸阳,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解放军广州通信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EMBA),现就职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逸藩艺术馆顾问。

记得小学时期,课程中有大字课、小字课,而且还要交作业。那个时候感觉沾笔弄墨,又脏又麻烦,很不喜书法课,作业也就是应付差事。初中始,恍惚中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上课时看到老师黑板上写得好的字就一遍遍模仿。后来也找一些碑帖,用毛笔在报纸上练习。这个时期学业不太上进,倒留心翰墨,仿碑帖之规,昧书法之趣,朴素地开始自我学习。冥冥中记得一段话“艺术至不易,勿毋时尚,毋甘小就”,一直坚持习之。为其劳,也受其荫,在上学时光和步入社会发展,也因这个特长,有所裨益。

求学时期最想上的大学是解放军艺术学院,可因当时不具,未能成行。1995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先生创办的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进行系统学习。使自己对书法艺术有了较深刻理解和认识,后来也受到李铎先生及其他老师、同道的帮助,取得点滴成绩。

慢慢的,书法己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论是当年的单身宿舍、筒子楼,还是单元房,都给比较大的写字桌留有余地。自然而然,业余时间也因为书法而丰富多彩。在不断学习中,每当有所心得或完成一幅满意作品时,便会领略到“喜于狂”的感觉。每当学习中不知所措,不得要领时,也常常让你困惑和迷茫。更多的时间就像一个耕于砚田的苦行僧,不断临习、不断翻阅……喜悦与困苦交织缓慢前行。

书法艺术是精神追求。在繁华盛世的浮躁里,它能营造些许安静;在蝇营狗苟的竞争中,它能给你一份自我的力量和平和;在生活中遇到坎坷时,它又赋予“亦无风雨亦无晴”的洒脱情怀。

爱好书法,研习书法,兴趣使然。书奉“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切勿疏于基础而急于自成面目,更不可冒艺术之名,愚人视听。窃持以书养德,以书恣情,以书会友。

释文:

盛集兰亭旧,风流洛社今。坐中无俗客,水曲有清音。

香篆来还去,花枝泛復沉。未须愁日暮,天际是轻阴。

宋程伯子诗丙申冬月,何育于梦溪斋。

释文: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诗,何育书。

释文:

莫道雄关漫,而今迈步越。骄龙[1]迎大海,雄鹰[2]击长空。再看浩瀚处,月殿有天宫[3]。纵横八千里,上下数百年。会当山河笑,也教日月兴。当惊何为殊,丝绸路更新。习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描绘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今国力增强,人民骄傲,新丝绸路倡导新格局,当为世界殊。有感撰书以记。丁酉春,何育顿首。

[1]骄龙指航母为首的军舰群。

[2]铁鹰指先进战斗机。

[3]天宫代表我国的综合科技力量。

复兴颂释义

时于2012年U月29日习总书记率领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再向世人宣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并借用毛主席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豪情壮志。几年过去了,我国国力持续增强,在国际上越来越体现一个大国的风范和地位。

自19世纪我国海军力量一直落后,并遭受列强侵略,代表海军力量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在几代人的期盼下,如同骄龙一般冲出岛链,畅游大海,保卫我国领海。

我国自制的歼20战机可与美国F35相比拟,目前在世界上的水平也属领先,一架架战机像雄鹰般巡游上空,空中实力大大提升。

再看浩瀚的宇宙,彰显国家先进科技力量的天宫空间试验站翱翔太空,与月亮作伴。

这是一个纵横捭阖的时代,国土不再以陆地为主,各种空间科技力量的增强将不断实现中国人几百年来的富强梦。国家强大了,犹如山河旧貌换新颜,也使国人扬眉吐气,为之振奋。毛泽东有句诗:“当惊世界殊。”纵观当今世界,美国独大不再,俄罗斯经济需要重振,欧盟面临“脱欧”之危……有什么可引领世界瞩目呢,习总书记提出的“带一路”越来越赢得各国的关注和支持,“一带路”是发展之路、文明之路、希望之路……

释文: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诗。

何育书。

猜你喜欢

释文首都师范大学天宫
“天宫课堂”讲了哪些“高能”知识点
摘《书谱》孙过庭句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A Foregrounding Analysis of E. E. Cumming’s “Buffalo Bill’s”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A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DreamandAmericanDream—aCaseStudyoftheGreatGatsbyandAmericanDreamsinChina
An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Integral Thinking
“天宫二号”里的大扫除
为学为师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