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17-07-04赖华香
赖华香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解决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时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相互促进,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巩固知识,培养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协作分工能力。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明显,但同样也存在诸如教学纪律性不强等实际问题。文章围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展开,以查摆问题为基础,找到相应提升改进策略,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合作学习;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被实践证明具有时效性和专业性的教学方式。为了突出学生体地位,同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进一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更为有序推动教学工作的展开,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切实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对于小组合作教学的研究而言,学界早已经展开了理论与实际两方面的具体探究分析。但总的来看,虽然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依然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导致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一、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分析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学习方式的持续修改和提升成为一项重点。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化学习,学生能够更好掌握知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感受合作的乐趣,从中获得收获,树立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的课堂交流和互动当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对已有知识加以巩固,形成良性学习互动关系,促进教学工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切实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使学生能主动勇敢表达看法和观点。
语文作为一门基本学科,综合了理论与实践双重内容,教学当中会涉及很多生活常识和实践内容,这些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和积极参与。这其中需要独立完成的内容,有可能因为学生能力等问题,无法实现,进而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习的深入开展。受限于各方面因素,小学生自身的领悟和理解能力有差别,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将自身优势加以体现,实现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收获自信。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劣势
小组合作学习有其优势,但也表现出劣势一面,导致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下降。小学语文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三个问题。
1.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受家庭条件、家庭教育观念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学习的成绩和水平有差距,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容易自满,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继而可见,学生能力素质差别不是非常利于学生整体提高。
2.课堂纪律执行不到位。小学生天性好动,行为习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导致学生出现违反课堂纪律和教学规范的情况,不愿意主动承担小组学习任务,出现个别小组由一到两名学生完成整个学习任务的情况,部分学生从头到尾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甚至出现违反课堂纪律问题。
3.教师参与度不高。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但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少互动交流,导致教与学不畅,影响学习效果。
二、 小组合作学习的四种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受小学生的年龄限制,教师课前应做足功课,课上讲究方法策略,强化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课前未做足功课,容易造成课堂混乱,让学生疲于合作学习。
(一) 强化课堂管理
教师需要做好课堂管理,要对课堂教学全过程有控制、有掌握,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同时,保证课堂纪律和课堂效果。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不能放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将课堂交予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教师也不能游离在课堂之外,教师是整个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做到对课堂秩序进行有效维护,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活泼、好动、纪律性差是小学生的特点,再加上班级人数超标,课堂纪律无法得到保证,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起哄、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教师很难管理好课堂秩序,更不要说学习效果了。这时应多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让他们维护好本组成员的课堂纪律,督促他们完成小组任务,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健康有序的开展,以实现合作学习的双重目标。
(二)分层分组有效搭配
小组合作教学建立在有效分组的基础上,教师不能盲目或者主观进行分组,而应该在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基础上实行分层分组。分组的原则是科学、有序,确保每一个小组都能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分层是小组学习的一种高端形式,教师必须对全体学生有深入了解和细化分析,方能实现分组,而每一个小组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都有区别,这就避免了小学语文课堂分组随机性等现象的产生。例如:教师在讲组词造句时,根据学生水平,分组搭配,这也是分层分组。因为这节内容开放性强,答案较多,分层分组就可以让好生指导差生,手把手教这些后进生。这样既可以让后进生得到有效指导,还能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巡视课堂,发现更多问题,及时解答,并在小组内部进行竞争评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效率。
(三)教師主动参与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代表教师不需要参与其中,虽然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合作,看似没有教师参与,但反过来,教师的作用更加重要。在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当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在完成引导者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情境体验,使学生能够认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遇到困难后,教师要第一时间予以介入,进而加以指导,使学习过程更加顺畅,提升教学效率。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普遍性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中断小组讨论环节,进行实时讲解,待组内成员明白了之后再进行讨论,如果是个别小组出现问题,则老师可以单独辅导,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有效组织所有小组进行高效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应该及时发现并制止不适当行为的发生,净化合作学习的氛围,保证学习纪律。
(四)明确并细化小组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分工与合作,确保组内每位成员都有效参与学习、完成小组任务、实现合作目标。首先要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任务,同时要进一步细化成员分工,使学生能够都参与到实践当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教师在明确和细化小组分工方面,要发挥在学习主题设计和规划时期的前瞻性,充分考虑问题的可分解程度,使问题有一定针对性,具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在讲李白《静夜思》的时候,可以让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教师根据组内成员人数,分配好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其中一个同学专门负责解释这首诗中出现的关键字词的意思,其他同学每人负责翻译一句诗,最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由小组长进行总结发言。
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性和执行性较强。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强化课堂秩序管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判断,通过实践提升学生整体能力,掌握知识点。同时教师也要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 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