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有一次朴素的回归
2017-07-04王维审
王维审
前些天,我参加了某县的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交流环节,几乎每位校长都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冠以“高效”二字;在教学展示环节,老师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虽然亮点频现,课堂高潮不断,但我的心里总有一些话不吐不快。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效率问题成了教学改革的热门。对中小学高效課堂的探索、研究与交流,一时间成为“显学”,各路课改专家言必谈“高效”,校长、老师们更是对“高效”二字趋之若鹜,似乎谁在谈论课堂教学时不带出几个“高效”,谁就会显得浅薄无知,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错过教改的翻滚浪潮。随着高效课堂的愈演愈烈,便出现了与之相配套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合作”一词又成了热门,预习要合作、课上要合作、课下要合作、读书要合作、做题要合作……一时间,“合作”成了一味时时可用、时时必用、包治百病的良药。
私底下与一线教师交流,他们的看法是:各地的所谓高效课堂,以及由高效课堂衍生出来的各种高效教学模式,大多还是停留在经验汇报材料里,还是闪烁在各种汇报课、展示课、公开课上,对于一线的真实教学实践并没带来多大的影响,更谈不上由此而产生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而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则明显存在“为合作而合作、为热闹而合作”的弊病和趋势。课堂上充满激情的手舞足蹈看起来热闹无比,谁又知道喧嚣过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东西呢?
坦率地讲,“高效课堂”的提出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功利教育味道。它是一种服务于知识教学的手段,从被提出的那一天开始,就不可避免地会为应试教育所用。在很多人看来,课堂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取分数的地方,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的课堂。可想而知,以这样的视角和切入点来定位的高效课堂,怎么会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再说小组合作学习。从理论上来讲,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成长。但在现实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已经功利到“共同提高分数”的地步。这样的合作,除了衍生相互帮忙作弊这样的后果外,鲜有其他价值可言。
课堂是一个古老的东西,很多人为了课堂的“改观”进行过前赴后继的努力,但从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大张旗鼓、轰轰烈烈。难道说,课堂价值的提升除了要大动干戈地来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外,就没有其他路径可走了?
大卫·贾柏拍过一部纪录片《寿司之神》,描述了一家“值得用一生去排队”的餐厅。它的铺面很小,仅有十个座位,除了热茶和热毛巾,只提供寿司,但它两度被“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评为三星,这是全球美食的最高荣誉。在日本,谁都会做寿司,就是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食物,却被87岁的小野二郎经营到了如此“举世无双”的境界:为使章鱼口感柔软,要对之按摩40分钟;为呵护米饭的弹性,其温度要贴近人的体温学徒要先练习拧滚烫的毛巾,随之是用刀和料理鱼,大约10年后才能上台煎蛋……小野二郎说:“我用了60年来做眼前这件事,而每一次都是在重复的基础上诞生新作……别无他法。”小野二郎的成功,并不是对简单的东西进行了多么宏大的变革,而是坚持把最基础的食材“把握得恰到好处”。
我们的课堂何尝不是等待加工的寿司,与其热衷于对其夸夸其谈地百般改造,还不如像小野二郎一样,在基础上下足功夫,让课堂回到原点,给学生需要的,给我们能给的,说不定我们也可以获得“课堂之神”的关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