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7-04陈玉

甘肃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培养

陈玉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54—01

眾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保持不竭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以便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和体现。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探索情境,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可行方法。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就会和教师成为朋友,就会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敢于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再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要注重将知识点放入相应的实际问题背景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到数学。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并亲近现实的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适时利用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分组,每组学生的水平相近,区别对待这些学生,使之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分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智力测验得分以及数学成绩。分层以后,每组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学习成绩的改变适时进行调整。分层教学的意义是各类学生互不干扰,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作用,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的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了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四、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入“愤”和“悱”的境界。这样做一方面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例如,教学“交换律”时,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加法(或乘法)的算式,从而得到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只是加号(或乘号)两边的代数式进行了互换,他们的和(积)不变。然后让学生思考:减法(或除法)是否有这样的规律,要想在减法(或除法)中运用这个规律应该怎么办。实践证明,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体会成功的愉悦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渴望有进步和获得成功。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将教学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把学生的挫折感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能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强调的一点是:一定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