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带一路”能源俱乐部合作的关键点
2017-07-04
2017年5月,在中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相关部门强调了能源合作对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并提出组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一带一路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范围涵盖亚洲、欧洲和非洲,投资规模占世界GDP的三分之一。
一带一路合作与互联的关键主题包括基础设施、政策、贸易、金融和文化等领域,而跨国能源合作,特别是那些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接入的能源合作,是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手段。
能源投资由“量”到“质”的转变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中国期待欧亚未来区域一体化的一个愿景,其目标是通过一系列较小的举措和项目实现中国的经济、外交和安全政策利益。2017年一带一路峰会中,中国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共同发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该文件突出了能源合作对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列出了一些合作原则,如开放包容、互惠互利、以市场为导向、安全、绿色、高效和谐等。
从长远来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力求:1)促进能源合作,建立一个拥有共同利益、责任感和命运的开放、包容和有益的社区。2)提高区域能源安全,以优化能源资源分配。3)整合区域能源市场。4)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一带一路的能源合作是实现一带一路愿景的重要推力。中国政府强调加强能源合作,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为全球经济繁荣和发展激发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2017年5月15日,在一带一路首脑会议上公布的最终公报进一步强调了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对话、磋商与合作。最终公报还承诺“包括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同时“促进普遍的、基于规则的、开放的、不歧视的和公平的多边贸易体系”。因此,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强调产业整合,而不仅仅是资源进口。
目前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挑战并不仅仅在于普遍的供需矛盾,而是源头和交通路线的多样化,以及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平衡发展需求引起的结构性矛盾。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已从“量”(例如进口石油的量)转为“质”(例如工业升级)的提升。除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一带一路旨在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实施能源合作的五个方面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本质上是多维度的,因此至少涵盖一带一路五通中的四个领域,并预计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实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首先,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优先考虑基础设施。一带一路中的能源合作不仅仅是关于能源资源或资产收购贸易,更涉及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一带一路不仅能够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还能缓解中国建筑工业中某些部门的产能过剩。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如油气管道、炼油厂、电力出线走廊、发电厂及太阳能电池板等能源项目的投资规模。除能源设施外,能源项目通常还包括其他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枢纽和仓储设施等。由于这些项目具有跨国规模,中国当局将进行谈判,建立区域能源市场,并不断提高贸易水平。为深化能源合作,政府鼓励中国企业选取直接投资、兼并收购、公私合营(PPP)和工程、采购及施工(EPC)等各种方式。
第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涉及上游、中游和下游行业的产业整合。根据“愿景”,中国试图“加大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常规能源勘探开发合作力度”,并“促进在能源开采地或附近进行加工和转换的合作,以形成综合的能源与资源合作产業链。”预计中国将扩大并丰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价值链,包括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勘探和开采等上游业务,到如管道建设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关的下游活动价值链。由于油价低,中国企业有能力合并并获得一带一路沿线的能源资产。一带一路也可能推动如化肥、农业、灌溉和家用燃气销售等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扩大并整合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能源设施和市场的途径。
第三,中国“将加强金融机构在能源合作项目生命周期的参与度,以创建健全的能源‘产业加金融合作格局”。在大部分海外能源投资方面,中国能源企业必须依赖国有银行贷款而不是自己的资金。必须通过可靠的金融系统协调这一规模的战略财务安排,如国家开发银行和新成立的一带一路研究所,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丝绸之路基金(SRF)。这种需求与能源和资源投入强度的战略性提升有关,也与全球能源定价的决策权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关。
第四,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具有地势低洼的特点,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威胁。中国正逐渐重视减排,并拥有不同的绿色金融产品以应对气候变化。自中国签署“巴黎协定”以来,中国政府力图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适应气候融资和可持续发展。根据“能源合作V&A”,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必须“高度重视能源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努力鼓励高效发展并利用清洁能源”。中国指出“将严格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致力于参与一带一路所有国家绿色高效发展”。这意味一带一路能源投资中将包含着某些环境条件,并聚焦清洁能源领域。
第五,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将建立在区域和全球能源治理的基础上。据“能源合作V&A”,一带一路将促进参与国家一致行动,共同建设一个更好的全球能源治理结构(如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推动能源投资和全球绿色发展。由于能源项目具有跨国规模,区域和全球层面的能源治理将变得更加重要。
能源合作俱乐部:从双边到多边合作
考虑到在地理上的广阔覆盖和投资方面的巨大规模,一带一路的成功依赖于有效的多边机制。中国当局目前还在徘徊是否要与西方多边机构合作,自主建设多变合作机制的探索也尚在进行当中。位于一带一路前线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研究与跨国能源项目相关的潜在风险的预防机制。例如,在石油和天然气运输争端中,中国本身可能无法通过现行的机制来解决争端,这些机制更多的是维护运营,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只要一带一路能源投资需求不断增长,跨国管道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就需要多边机制进行投资保护和项目管理。
虽然中国倾向避免依靠目前由西方主导的多边机构,但中国倾向于向其借鉴经验,并建立由中国或亚洲主导的多边研究机构,比如为促进和保护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而提议建立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中国“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共同创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并为更多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在能源合作方面实现更深入的了解并达成广泛的共识提供平台。”
作为一个共同的平台,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可以通过促进建立共识、交流和信息共享来减少障碍。一带一路能源俱乐部将遵循一带一路的主要原则,并期待政府、能源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和智库能够参与其中。
一带一路能源俱乐部的功能类似于国际能源署(IEA)和能源宪章,主要包括:1)在参与国之间推进多边和双边交流,促进参与国更好地进行能源和政策合作。2)建立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以优化参与国的资源分配并抵御风险。3)根据参与国的需要进行联合研究。4)为参与国的能源企业提供信息共享、评估和咨询服务。5)在建立共识、技术创新、规范化和高素质人员交流等领域促进合作,加强智库参与。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中成功的能源合作需要有一个更强大的多边框架进行支撑。考虑到从双边主义向多边主义转变的过程并不一定是一蹴而就的,即使采用多边方式,双边方针仍将是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一部分,相信中国将继续平衡两种办法,以最大限度扩展机遇。一带一路不是一个独特的案例。其发展类似于其他区域一体化的道路,区域一体化通常始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并逐步发展到区域安全维护,最终实现区域制度一体化。对一带一路来说,要达到这一水平,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