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特的镜头体验2017英国海军节、比利时圣尼克国际航展空对空摄影纪实

2017-07-04摄影史小刚

航空世界 2017年12期
关键词:空对空航空摄影航展

文、摄影/史小刚

2016年起,空对空航空摄影逐渐在国内航空摄影圈内悄然引起关注。按坊间流行的说法,空对空摄影是航空摄影人及飞友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乘坐飞机在空中拍摄飞行中的其他飞行物,这种体验十分难得。不夸张地说,也是需要金钱、技术、构思、勇气,外加运气的结合。

军用飞机空对空摄影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

空对空航空摄影就是在航空器上拍摄航空器

空对空航空摄影应该是一个独特的摄影艺术门类,存在于航空摄影的摄影艺术之中。然而,人们通常提及的航拍与空对空航空摄影,在词义及内容上又存在着不尽相同之处,在这里有必要为读者先解释一下两者有何不同。航拍泛指从高空位置俯拍地面的照片,相机可能是手持的或者安放好的,照片由摄影师远程遥控或自主拍摄。航空摄影的支持平台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热气球、小型飞艇、飞船、火箭、风筝、杆子、降落伞等,而空对空摄影,则指飞机既是拍摄平台,又是拍摄对象。故此,不应将航拍与空对空航空摄影混淆起来。虽然航拍和空对空航空摄影都可以拍出一些非常具有启发性的照片,能提供给我们观察周围环境的美丽视角及在地面看不到的景象。但笔者认为执行完成这两种摄影任务的主体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可能不一定是专门的航空摄影师,而后者应该是航空摄影师或航空摄影爱好者。因为空对空航空摄影,是指摄影师拍摄航空器的一种行为,即只有被摄主体是航空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空对空航空摄影。恰巧空对空航空摄影又是在航空器上拍摄航空器,所以执行空对空航空摄影的主体应该是航空摄影师或航空摄影爱好者(固定在航空器上的特殊无人摄影器材除外)。

与“全国人民热爱摄影”的总体情况相比,航空摄影还仅只是一个小众摄影门类,至于更加曲高和寡的空对空摄影,则在国内几乎为空白。涉及军事范畴的空对空航空摄影,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限制民间的摄影师涉足。然而,在欧美却有大量的民间空对空航空摄影组织存在,它们既有营利性的也有非营利性的。航空企业非常青睐空对空航空摄影,希望利用空对空航空摄影这种直观奇妙的视觉艺术,来展示宣传自己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看到国外飞机制造商所推出的产品宣传片、海报都无比震撼,其原因正是空对空摄影与生俱来的冲击力。而欧美国家空军,则更愿意用强悍威武的猛图,彰显自己的肌肉。军方知道顶级的航空摄影师,大多海藏于民间,因此凡是已经解除保密状态的军机,只要有机会都愿意拿出来给民间航空摄影人士拍摄,如此既能帮助军方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又能为其带出广告宣传效益。因此在欧美,普通航空摄影师,无论是专业的抑或业余的,只要能付得起钱,谁都有机会实现空对空拍摄。而在中国普通的航空摄影师及航空摄影爱好者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军机毋庸提及,除了少数几名军队内部的摄影师之外,普通摄影师则可望而不可及,即便是民机也鲜有空对空的拍摄机会。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的精美空对空摄影图片,大都是出自于外国航空摄影师之手。

皇家海军航空节上的英国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

中国航空摄影师近几年在欧洲参加的所有空对空拍摄活动,均由比利时的“航空摄影小组”组织并实施

但从2013年起,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旅居西班牙的中国航空摄影师陈鹏,通过参加2012年的第一届比利时圣尼克国际空对空摄影学院培训,获得了欧盟国家空军的认可。2013年7月,作为一名中国籍航空摄影师,陈鹏第一次参加了欧盟空军主战飞机的空对空拍摄,从此打破了西方摄影师对空对空摄影领域的垄断。或许此事对于所有中国民间航空摄影师来说,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经陈鹏的不懈努力,终于将以往高不可攀的空对空摄影推介到了国内。2016年,若干航空摄影人进入了这航空摄影的最高殿堂,在国内航空摄影圈亦引起了不小的涟漪。

中国航空摄影师近几年在欧洲参加的所有空对空拍摄活动,均由比利时的“航空摄影小组”( Aviation Photography Crew,别名“鹰眼小队”)这个民间非营利性空对空摄影机构组织并实施。“航空摄影小组”是比利时的一个非营利性国际空对空摄影组织,前身为比利时圣尼克国际空对空摄影学院。陈鹏是该机构的正式成员,也是该机构唯一的一名中国航空摄影师,在欧洲该机构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凭借多年努力,他们与多国空军建立了广泛且紧密的关系,每年结合各类航展,成功地推介组织了多场空对空拍摄活动,赢得了口碑,世界各地的航空摄影师纷纷慕名而来。

从拍摄平台机尾舱门观察机舱内部

为保证空对空摄影的安全,相机许多活动部位需用胶条贴上

起飞前,需用机内保险绳挂住摄影师身上的安全带

空对空摄影时的机内场景。最右侧戴耳机的即为摄影指挥

空中拍摄时,笔者的脚经常会伸出舱门

完成摄影后,大家在查看自己的成果。机舱中最前面的4人为欧洲航展理事会的专业摄影师

白色虎纹涂装的“阵风”M战斗机分外抢眼。皇家海军航空节

皇家荷兰空军的NH90直升机。皇家海军航空节

法国海军“阵风”M战斗机。皇家海军航空节

其实,每举办一次空对空摄影,比利时的“航空摄影小组”都有许多工作需要扎实地去做。他们除了需要准备完整的拍摄计划,还需要协调沟通所有的相关部门,包括航线、空管、机场、飞机等等。具体而言,他们与机场、空管等相关部门协调空域的同时,还需要提前与前来参展的各国空军飞行员进行沟通,并指导被拍摄的飞机在训练中或进场离场时在指定空域汇合进行拍摄。同时,在拍摄过程中,他们其中的一员还要对被拍摄飞机进行空中指挥。

经陈鹏介绍,笔者于2013年曾参加过第二届比利时圣尼克国际空对空摄影学院的培训。其间虽也亲历了空对空摄影的过程,但当时只是拍了一些螺旋桨飞机,西方的军机尤其是当时热切期盼拍摄的法国空军的“阵风”战斗机,却由于某些原因最终与笔者失之交臂。今年,笔者终于在英吉利海峡的上空、比利时圣尼克的云端,用自己的镜头追逐到了苦等了4年之久的法国“阵风”。

2017年年中,笔者分别参加了 “航空摄影小组”所组织的两场摄影活动:7月的英国皇家海军航空日航展(以下简称皇家海军航空节)空对空拍摄小组摄影活动和9月的比利时圣尼克国际航展空对空拍摄小组摄影活动。

因为空对空这种特殊的摄影活动是在空中进行的,所以安全是空对空摄影的头等大事。首先必须要对摄影师的人身安全严格要求。起飞前须绑好特殊的专用安全带,登机后再与机舱内固定好的保险绳索连接钩住,第一排人员需要用两根保险绳索钩住,起飞降落时所有人员必须坐下,飞机升至300米后,最后排的人员方可站立。其次,由于空对空摄影需要单架或多架密集编队的被拍摄对象机从拍摄平台机后方接近,且拍摄平台机从起飞到降落每架次两小时左右的飞行全程开启尾舱门,倘若有任何物品坠落砸到紧随其后的被拍摄对象机,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重大事故。因此,对防止机上物品坠落的要求亦十分严苛。摄影师携带的相机必须挂在脖子上,并且用组办方提供的相机带将相机与摄影师的安全带连接,做到双重保险。相机上所有可以开启或拆卸的部件,如遮光罩、UV镜、镜头盖、拆卸镜头的按钮、存储卡口盖、电池舱盖等都必须用胶带封死,飞行中禁止更换存储卡或电池。

这两次空对空摄影用于空中拍照的飞机是一架注册地在奥地利的肖特CS-7运输机“空中货车”(Sky Van)。SC-7是英国肖特兄弟和哈兰德有限公司于1959年开始研制并生产的19座涡轮螺旋桨飞机,主要用于短途货运和跳伞运动。SC-7为上单翼布局,带翼撑的大展弦比机翼与长方形机身,中置式尾翼带有双垂尾,采用两台TPE-331涡桨发动机。该机最大起飞重量567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325千米/时,最大航程1117千米。

由于近些年欧洲空对空拍摄业务量的增加,这架注册于奥地利的CS-7运输机干脆就改装成了专用的空对空拍摄的飞机。货舱内的摄影师席位共有9+2个,其中9个席位分3排。第一排3人在地板上盘腿而坐,全程坐姿,一个架次下来双腿会麻木到暂时失去知觉。为了防止盘坐久了腿麻,摄影师偶尔会把腿耷在舱外活动一下。这个小智慧感觉还是挺疯狂的。这排的位置视野很好,前方没有干扰,且能拍到对象机从摄影机下方穿越时的机背特写,用短焦段能拍摄出透视感极强的飞机画面,呈现出飞机特有的立体感和金属感。第一排位于机舱右侧(从飞机后方看向机尾时的左侧)的为摄影指挥,他负责与对象机通过手势协调位置;中间则是VIP席位,一般为有官方任务的摄影师;左侧则是安排普通摄影师,且按不同架次时时轮换。第二排的3人虽也是坐在地板上,但进入拍摄状态也可蹲着拍摄,当然一个架次下来比较劳累。第三排3人全程坐在固定座椅上,应该是最省力的位置,这里不仅能兼顾前方,当对象机飞至两侧时,还能通过舷窗进行拍摄,这是第一排第二排摄影师们无法拍摄的角度。9+2中的最后两人站在第三排座椅的后面,视角较差,几乎只能用长焦拍摄。但后方可以利用舷窗拍摄两侧,当对象机飞向两侧时,最后的两人会忙得不可开交。而此时前两排的摄影师则变得无所事事。总之,不同的位置各有利弊,且每次升空,摄影师的位置将被重新调整一次,机会基本均等,不同拍摄位均能得到体验。另外,空对空拍摄必须注意保暖。作为拍摄平台的飞机升空后机舱尾门全程开启,机内机外同一温度。据说飞机每上升一千米大气温度就会降低6摄氏度,所以防寒帽、手套必备,还需要穿好防风防寒的服装。防寒帽不光是为了防寒,还要防止头发被气流吹起影响后排的拍摄。

逼近的“白虎阵风”M。注意上偏的鸭翼和放下的起落架。家海军航空节

特殊涂装的比利时空军F-16战斗机贴近施放干扰弹。皇家海军航空节

丹麦空军F-16战斗机释放干扰弹。皇家海军航空节

丹麦空军F-16双机编队。皇家海军航空节

7月份的皇家海军航空节空对空拍摄,全程两天,拍摄活动顺利,收获颇丰。拍摄对象机大都是参加皇家海军航空节提前进场的各国飞机。能代表国家参加航展表演的飞行员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国之骄子。近距离的伴随飞行是参加飞行表演的飞行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其实近距离伴随飞行是一件即专业又危险的事。4年前在空中与笔者失之交臂的法国“阵风”战斗机,在此次的进场和训练时两次与“航空摄影小组”进行了拍摄合作。当时在英吉利海峡上空,法国海军航空兵的“阵风”M战斗机双机编队,由远而近飞临我们的飞机后方。其中一架白色虎纹涂装的“阵风”率先接近了SC-7的尾部。这架心仪已久的“白虎阵风”,伴着巨大的轰鸣,咆哮着一步一步晃动着接近至距SC-7机尾几米之遥。热浪扑面而来,一架飞行中的超声速战机在离你几米的距离上飞行,想想都是一件很酷、很疯狂的事。起飞前刚刚在地面还一起合影的法国海军顶尖飞行员,此时在空中的另一架飞机上又近距离相见了,完全让人产生一种航空大片的奇幻感。以往翱翔在万米蓝天的战机,在你的眼前如此近距离地飞行,像只“温顺的大鸟”,能不感到惊艳吗!只有在空中亲身经历了这样的空对空拍摄,才能真实地感受到这一切。当然,此时的炫酷,是飞行员平时经常进行密集编队训练的结晶,配合空对空拍照,就他们而言是信手拈来之事。法国飞行员不断地在空中变换飞行姿态、收放起落架并向前方的摄影师招手致意,显得非常友好。伴飞拍摄时,由于SC-7的最大速度仅为325千米/时,一些战斗机需要放下襟翼带迎角飞行,降低速度与SC-7保持一致。这也反映出了他们高超的飞行技能。

皇家海军航空节空对空拍摄的一大亮点,是多架战机在空中为增加拍摄效果而施放了红外干扰弹。平时在地面拍摄飞行表演时,施放干扰弹本身就是摄影师不容错过的瞬间。而在天空近距离拍摄施放干扰弹,自然就更加精彩了。据说这样的机会,在以往的空对空拍摄中也并不多见。

“黄蜂”直升机是英国韦斯特兰为皇家海军研制的轻型舰载直升机,主要执行反潜任务。注意其独特的起落架,这是为了方便在机腹挂载两枚反潜鱼雷,并能在护卫舰等中小型舰艇上起降。后方海面上为英国皇家海军“百眼巨人”号航空训练舰。该舰也可改任医院船和辅助登陆舰。皇家海军航空节

空对空摄影角度为俯视拍摄角度,背景画面就是俯瞰大地,地面景观尤为重要,山水湖泊更显灵气,当然由于空中区域的管制所限,不能任性地选择空域。幸运的是海军节空对空拍摄空域主要在英吉利海峡的上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背景,碧波被微风吹拂起片片涟漪,阳光撒在海面上泛起金光。蓝色的背景将飞机的轮廓衬托得十分清晰。海洋性气候导致天空云多,形状各异的云团松散地漂浮在半空,当飞机穿梭于云中时,更是惟妙惟肖,美轮美奂。摄影是用光的艺术,空对空拍摄也不例外。有着几十年SC-7运输机驾驶经验的奥地利飞行员和“航空摄影小组”的资深领队在空中配合得相得益彰。他们带领指挥对象机在空域内不停盘旋,不断寻找光效俱佳的位置,有时沿海岸线飞行,有时在云中或云上穿行,为摄影师们提供美丽的背景和良好的光效。

丹麦空军F-16战斗机。皇家海军航空节

天气晴朗时,在阳光白云中飞行的战机是空对空摄影的绝佳对象

9月份比利时圣尼克国际航展空对空拍摄,由于天气缘故,拍摄时间比原计划缩短了。与笔者前两次的拍摄经历相比,这次就没那么顺利了,因为飞行需要考虑到天气因素。下雨或者云层太厚太低就无法进行拍摄。在比利时的第一天的拍摄,由于阴有小雨的天气,光线不太理想,但全天还是完成了几个架次的拍摄,成果也算差强人意。而第二天的拍摄内容则大为缩水。老天似乎有意作对,铅块似的黑云重重地挂在空中。计划中的意大利空军“三色箭”飞行表演队没能如约而来。尽管“三色箭”的队员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意大利空军王牌飞行员,在能见度极差的云层中大机队密集编队飞行也是非常危险和困难的。因此,出于安全考虑,意大利人不会仅仅为了配合空对空拍摄就冒这个险。

比利时“红魔”飞行表演队。比利时圣尼克航展

低高度摄影时,地面上的比利时小镇清晰可见。比利时圣尼克航展

芬兰空军FA-18C“大黄蜂”战斗机双机纵队。比利时圣尼克航展

最终,摄影师们表情凝重地接受了计划取消所带来的失望与无奈。这就空对空摄影的残酷,每个人都能理解这是不可违抗的天气原因所致,但感到遗憾失望也是人之常情。已做好升空准备的摄影师们在机场咖啡厅内焦急等待着下一个机会的出现。时间过去良久,天空状况终于有了转机,登机起飞与芬兰空军F/A-18C汇合的通知来了。人们一扫阴霾,内心绽放出淡淡的喜悦。为了尽早到达集结空域,SC-7开足马力很快就爬升到500米的高度。但此时受到气流的影响,飞机颠簸得异常剧烈。两架编队飞行的F/A-18C终于出现。不愧是芬兰空军的功勋飞行员,在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下与低速飞机编队飞行对他们而言真可谓小菜一碟。在强烈的气流中,双机忽上忽下左右摇摆地向我们靠近。伴随着飞机发动机的轰鸣。机舱内只剩下急促的快门声。看着尾随在后的两架“大黄蜂”被气流肆虐得着来回晃动,此时才意识到我们的飞机也同样无助地上下晃动着。由于此次飞行笔者的位置是最后排的站位,几次剧烈的颠簸身体便不受控制地蹲了下去,身后的工作人员也不由自主摔过来几次。当时的情景夸张点地说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不为过。然而每个人并没有感到恐惧,因为大家十分信任那位经验丰富的奥地利飞行员。飞机降落后天气变得愈加糟糕,其后的等待更是漫长。“航空摄影小组”的负责人始终在努力协调,但不长眼的坏天气一直作对到一天的结束。“航空摄影小组”已经尽力了。

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比利时圣尼克航展

法国空军“阵风”战斗机。比利时圣尼克航展

比利时圣尼克国际航展空对空拍摄就这样结束了。随后“航空摄影小组”厚道地做出决定:拟对参加此次拍摄的中国摄影师在参加今后的空对空摄影时,给予某种程度的补偿。这在过往的活动中是没有先例的,这份对中国摄影师的特殊厚爱让人心存感激。

运气差点不会影响对空对空摄影的追求,不经历这些就不能真正了解空对空摄影的全部。运气差不会是经常的,只要对空对空摄影有一份执着的追求,相信好运与硕果会在前方等着你。希望空对空摄影的门槛再降低一些,更希望国内在此领域能够开放,让更多的航空摄影爱好者加入进来,打破西方摄影师对空对空摄影的一统天下。让出自于中国摄影人之手的空对空美图,更多地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传播媒体之中。

猜你喜欢

空对空航空摄影航展
走! 逛中国航展去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山西平朔煤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
我国新一代舰载通用垂直发射系统HT-1E首次亮相航展
杜绝认证考核“空对空” 细则标准来规范
珠海航展·EOS航空摄影
2018英国海军节航展空对空航拍照片赏析
见证改革成就 2018《环球飞行》航空摄影大赛
开启“野兽模式”F-35可挂16枚导弹
浅谈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反腐责任不会“空对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