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研究

2017-07-03李红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文化价值群众文化

李红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群众文化是现阶段文化建设的主要构成部分,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及较高文化价值。群众文化的功能与价值含义相差无几,鉴于群众文化不仅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中国特色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部分。本文分别由社会功能、文化价值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推动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群众文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群众文化的功能及价值,我国学者进行大量研究,如《群众文化学》中郑永富就将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总结为普及知识、团结凝聚等;《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中梁伟玲将群众文化活动看做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且具有良好推动功能。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文化,笔者认为可从文化现象及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由文化现象层面,通过人类学整体观,对群众文化社会功能进行研究。而文化建设层面,则以我国当前文化建设具体情况为依据,分析群众文化价值。

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分析文化现象功能是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普遍现象,Bronislaw Malinowski(人类学家)曾言“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功能就是研究文化的功能。”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应对其在文化建设中作用是否充分发挥进行研究。同时,Bronislaw Malinowski也认为在游戏、运动等,能够由常轨故辙中将人解放出来,文化生活的紧张、束缚可被消除。也就是说,在娱乐的同时,文化也能使人重振精神。根据以上论述,笔者认为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包含以下几点:

(一)娱乐、沟通功能

群众文化的根本功能可理解为娱乐、沟通。一定程度上群众文化活动可被看做是多人群体性的娱乐活动,其不具备较高艺术性,年龄不限。娱乐的共性以兴趣相投为主,属于主动参与型,此类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劳动分工逐步细化,人們工作、学习圈子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导致沟通逐步减少。作为一个文化现象,群众文化活动的大力开展,能够将一个轻松、交流的平台提供给人们,能够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二)仪式、团结功能

社会生活涵盖大量仪式,如巫术、宗教、民俗、政治性活动等,都与群众文化艺术内的音乐、舞蹈等密不可分。群众文化活动在仪式中,不仅能够丰富仪式活动,满足娱乐的功效,还能增强仪式的正式性及严肃性。

在社会团结方面,群众文化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在原始舞蹈探究中Ernst Grosse(艺术史家、社会学家)曾言“原始舞蹈的社会意义全在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也就是说舞蹈过程中,大量舞者成为一个整体,该阶段舞者完全融入一个统一社会态度内,整个舞蹈的感觉、动作合成一个单一有机体,这就是团队团结的体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同样可起到这种作用,通过团队协作,增进友谊。

(三)群体认同功能

认同属于一种社会历史含义,是一种具有反思特征的自我意识理念。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认同观念越来越多,增加了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频率,增强了社会趋同性,促进了社会同质化发展。但在具体发展中人们又会利用各种形式来展现其与群体之间的区别。作为群众文化的根本特征,群体性包含于群体内部,进而具备认同功能。该功能在广场活动中尤为突出,如广场舞、太极剑、健身操等,我们会看到同属群体性活动,但其存有一定差异性,这就是群众文化活动认同功能的充分体现。

二、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分析

(一)群众文化与主导文化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文化建设层面分析,文化可充分反映经济、政治活动。而在社会发展中处于支配、领导阶段的文化为社会的主导文化,主导文化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出来极为关键。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为我国的主导文化,其不仅对我国社会政治活动的开展起到支撑作用,还是指导文化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通过文化途径可将主导文化植入人们的生活、生产,领导社会思想潮流,对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障。为改变主导文化严肃的传播方式,可充分运用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将主导文化的思想、价值观传递给大众,将群众文化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出现。

(二)群众文化与文化产业

文化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相比其他市场,文化产业市场主要以群众的文化艺术消费及鉴赏能力为依托。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艺术消费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而文化艺术教育、普及是提高文化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条件,提高普及程度,才能增强文化产业市场潜力。作为美育的重点内容,艺术教育的作用就是提高人的艺术素养,促进人全面发展。通过艺术教育对人的想象力加以丰富,对人的感知力加以提升,对人的理解力加以深化,以此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艺术能力、文化能力。于群众文化建设而言,其根本目标就是普及、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素养,丰富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多途径、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文化普及,最终拓宽文化产业市场,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群众文化的价值所在。

(三)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于学术界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始终是一个焦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个民族代代相传、和群众生活关系紧密的各类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密不可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满足人们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则传承又与创新息息相关。换言之,非物质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保护、传承、创新之间的关系探讨。根据传统文化研究表明,群众文化活动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断则是群众文化研究诸多问题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与各个民族的群众兴趣相符,与群众的生活、习俗息息相连,因此其具备显著的生活性特征,且群众基础广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也愈加重要。做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此,必须充分了解群众文化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全面提升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叶毅新.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及其发展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2).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文化价值群众文化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