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活”起来
2017-07-03朱厚龙
朱厚龙
摘 要:创新源自于探索,探索是创新的过程。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是化学实验、学生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化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利用多媒体,能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化学;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理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片、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使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和谐地进行教学,既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演示,能活跃课堂
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出各种较为直观的情境,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充满趣味,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學习“金属的冶炼”工业炼铁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去参观宝山钢铁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了解到炼铁的设备、原料、原理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也很轻松,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学习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Flash等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制作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例如,在“分子、原子”教学中,我制作了不同物质在加热时,微粒间空隙变化的Flash动画,结合实验室学生自己的实验观察,清楚地说明了温度升高,物质体积的变化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空隙的变化而不是微粒本身体积的变化。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该联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这样的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适当补充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有些实验由于毒性较大且条件有限而不适合在课堂上演示,如用
CO还原Fe2O3;有些实验由于有较大的危险性而无法演示,还有些错误操作,我们演示是有危险的,通过模拟实验,更清晰形象地展示出所造成的后果。比如:在稀释浓硫酸时,若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会使得硫酸液滴四处飞溅,从而导致伤害事故。当然,实验本身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我们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唾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实验本身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在这些方面模拟实验是做不到的,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实验只能是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不能完全代替。
四、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受实验装置本身、距离远近、视野角度、时间长短、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看不清楚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及实验现象,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地理解这类实验,导致化学实验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课件,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这些困难都能迎刃而解。例如,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物质的性质实验,在教学中运用实物展台投影整个实验过程,显示实验现象,就能提高实验的清晰度;运用录像、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分解实验的动作、慢放或快放、再现一些实验过程,不仅节约了时间、药品,还可防止或纠正学生因初学化学而常犯的实验操作、现象描述等方面的错误,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实验技能。又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究竟是先通一氧化碳还是先加热,学生不能理解,但出于安全考虑又不能演示错误操作,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说”这些实验而不是做这些实验,学生对这些实验现象的认知大多都是源于教师的描述,理解肤浅而表面,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这一操作,学生能看到操作的错误导致的危险后果,使复杂实验简单化,危险实验安全化;又因模拟实验现象中剔除了实验中的干扰因素,使学生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增强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提高教学
效率。
参考文献:
[1]庄晓云.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2009(1).
[2]任瑾.浅析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