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政教学中的供给侧改革
2017-07-03朱彩虹
朱彩虹
摘 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政教学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针对当前思政教学中出现供需不平衡而导致思政教学跟不上高考与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将从三个方面探索如何通过思政教学供给侧改革,达到调整现有教学关系,提高思政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有效供给;有效需求;供需平衡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基于当前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把供给侧改革这个概念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是可行的和必须的,甚至这将成为提高思政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
然而就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从学生学习状态来看:整体上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缺乏积极性;另外有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又不愿吃或吃得撑的现象。从教师教学状态看,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落后;二是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现代感;三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没有热情与创新;四是满堂灌,面对不同需求主体教学供给没有差异性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吃力,教学效果不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思政教学中教学关系出现了问题,而归根到底就是思政教学中供给与需求出现了问
题。正是因为教师的教学供给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的需求不大。光是一味地强调学生要背、学、做,也就是强调学生的需求,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就决定了他们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当老师提供的产品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吊不起他们的胃口时,他们就必然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别的科目上,对政治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如何通过提供有效的供给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东西,从而解决政治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这是值得每个思想政治教师深思的问题。
个人认为思政教学供给侧改革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课堂教学内容方面,二是课后作业布置方面,三是练习反馈与讲解
方面。
一、课堂内容讲解不宜太全,忌面面俱到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全面、很清楚、很详细,唯恐少讲了一分钟,就漏讲了一点。但是,这样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因为老师说得详尽了,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是用“嘴”在“生吃”知识,而不是用脑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心智便会处于疏懒的状态,养成依赖的心理。如果老师的教造成了学生不想学,这样的供求就是一种结构失衡的供求。虽然看上去供给很多,但都不是高质量、合胃口的供给,而是一种降低需求欲望的供给。这样就形成了学生被动学习,而不是主动学习的状态。当然也就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相反,如果我们在政治教学中给学生制造一些内容的悬念或有意地忽略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反而会使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因此我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大胆一些,该放手时要放手,不能过于保守。正所谓有舍必有得,思政教学也要有舍得精神。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教材吧!这些时间会让你得到百倍的补偿。”当然,反对老师讲得太多,并不等于说老师就什么都不用讲,因为毕竟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教学内容也有难易之分、主次之别,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带领他们主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有效提高供给的质量和针对性。而对于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这样,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把握了要点,解决了难点,弄清了重点,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课后作业设计要优化,做到宁缺毋滥
课堂知识是否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以及对知识的消化巩固都必须通过课后作业来进行。毫无疑问,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巧、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但长期以来,大多数老师对于课后作业设计普遍重视不够,要么是传统的一刀切,缺乏层次性;要么作业机械枯燥,缺乏趣味性;要么作业设计单一死板,缺乏开放性,致使学生对待作业如同对待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被动勉强为之。这就说明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这一环节出了问题:提供了很多低质量的,甚至是劣质的无效供给,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有效需求。甚至有些学生转而求其他。这就出现了政治课后作业供需失衡的现象,影响学生巩固提升知识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优化作业设计,树立“弹性”意识,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趣味盎然、形式多样的“超市”作业,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民主的思维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需求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三、作业讲解反馈要及时,方式宜多样化
作业反馈的有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前面已说过学生课堂知识是否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主要是通过作业来检查发现的。因此作业就起到了一个对知识查漏补缺的作用。但是如果这个漏和缺找出来了,教师却没有及时反馈给学生或者反馈的方式不恰当,导致学生的这个漏和缺没有及时补起来,最终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比如有些老师批改作业有拖延症,作业反馈也有拖延症,本来该今天改的作业他拖到明天改,本来该这次反馈的信息他拖到下一次。这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查漏补缺失去了时效性和紧迫性,不能及时完善所学知识。日积月累,漏和缺越来越多,想补也补不上来。还有就是一些老师反馈的方式不对,要么是简单报一下答案,不做详细的分析与解释;要么就是将几道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在全班笼统讲一下。这也许能满足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的需要,但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就没有多大效果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或者说没有掌握的知识远远不止这些。吃大锅饭的反馈方式对他们而言是于事无补的,他们更需要的是开小灶,所以对有些学生教师应该实行面批或个别辅导。也就是单个地当面进行反馈,让他们能及时、快速、印象深刻地掌握好这些漏下的知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其实也是在调整教学关系,通过扩大教师的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和知识的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教学上的供需平衡。
总而言之,教者有心,学者受益。新课改,新高考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也应勇于创新、敢于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方面多用心、用好心,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供给,从而为思政教学的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荀关玉,李继红.学分制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创新[A].云南省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文集[C],2006.
[2]何偉纲,王国强.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体作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