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34例临床分析
2017-07-03林佳波
林佳波
(黑龙江省密山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 密山 158300)
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34例临床分析
林佳波
(黑龙江省密山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 密山 158300)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34例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7例。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技术。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经期明显缩短,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月后实验组经期变化大于对照组,5个月后两组经期评分值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技术与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用。
子宫内膜息肉;腺肌瘤;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在组织学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典型的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另一种是非典型性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1]。在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性病变类型中,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是属于良性肿瘤性病变,但它含有一定的恶变潜能,应该被患者及医生引起高度的重视[2]。本文对我院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34例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小组中的临床效果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被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已婚妇女。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7人。实验组年龄25~50岁,平均(34.3±0.7)岁;对照组年龄26~48岁,平均(32.5±1.1)岁。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无血液病史。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患者月经结束后3~6天开始手术,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技术。
1.3 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两小组患者在术后的经期变化情况以及月经量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经期变化比较
全部患者术后经期明显缩短,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期变化大于对照组,5个月后两组经期评分值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经期变化比较(±s,d)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经期变化比较(±s,d)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5个月实验组(n=17)9.8±2.55.9±1.7a4.8±1.3b对照组(n=17)10.1±2.66.9±1.8a5.9±1.7
2.2 月经量变化比较
由数据结果统计可得,患者术后月经量均明显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5个月后比较,月经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月经量变化比较(±s,片)
表2 两组患者月经量变化比较(±s,片)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5个月实验组(n=17)32.1±5.617.3±4.2a10.3±2.8b对照组(n=17)31.9±5.821.5±4.6a17.1±3.1
2.3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术后大部分患者均有腹部疼痛感,给予芬必得和派替啶患者腹部不适症状消失,本次患者均未出现围绝经期症状。
3 讨 论
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在医学中属于一种罕见的子宫腔内良性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阴道不规则出血、宫腔镜下与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难以区分,其病因可能与子宫内膜炎症、内分泌紊乱等有关[3],其组织学发生在医学上尚未研究清楚。B超诊断是常用的诊断方式之一,内可见多个小无回声区,还可见边界清晰的宫腔占位。在宫腔镜下单发带蒂病灶居多,当机体有异常的阴道流血或者在宫腔镜下发现带蒂单发息肉祥物,其表现特征介于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之间,那么此疾病很有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
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是由两种成分混合而成,它们分别是膜腺体和平滑肌组织,大部分肿瘤是由鳞形细胞化生,严重时可导致填塞腺腔。间质大部分呈良性形态,主要为平滑肌细胞,偶有分裂现象和少数的核不典型。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发病率低,细胞生长快速,是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的一种亚型,由具有不同结构、不规则的腺体构成,大部分腺体呈分叶状看上去与子宫内膜复杂增生特别相似,常被误认为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的诊断不仅要依靠临床表现,还需要宫腔镜和B超等多方面的检查判断。在疗效的整体过程里,我们认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技术与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用。
[1] 张志艳,张松灵,魏振彤,等.子宫息肉样腺肌瘤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743-2744.
[2] 王晓晔,郭红燕,武淑英,等.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34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3):217-219.
[3] 黄玲飞.子宫粘膜下腺肌瘤19例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
本文编辑:刘欣悦
R737.33
B
ISSN.2095-8803.2017.06.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