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7-07-03孟伟婵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导学单导学思路

孟伟婵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从学生目前的习作状况看,如何理清习作思路,学习文本的表达方法,将习作写具体有一些难度。因此,我在习作教学中,带领学生回顾单元课文的写作顺序、段落结构、修辞方法等,提炼单元的读写训练点,设计导学单,为学生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这样既可以降低习作难度,又能使学生的习作有法可依,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构建作文“骨架”,理清思路

写作前必须对整体有一个清晰的构思,要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有了写作框架,写起来就会心中有数,有条不紊。而导学单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作文的“骨架”,理清习作思路。

根据习作类型设计导学单。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和单元教学主题设计了不同的导学单。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景时,我设计了按照一定顺序理清文章层次的导学单。在导学单中,学生首先要确定自己要写的是哪里的风景,然后确定这里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哪个特点要详写,哪个特点要略写,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又如,在指导学生写童话时,我又设计了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结构编写故事的导学单。在导学单中,学生理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明确了要渗透哪些道理或情感,这样就为顺利编写故事打好了基础。而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时,我设计了连续观察的导学单。在导学单中,学生确定好要观察的事物后,要按照不同的时间进行连续观察和记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同一种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能力。

根据不同思路设计导学单。为了让学生的思维不受导学单限制,我设计了不同思路的导学单,让学生自由选择。例如,在指导“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时,我根据本单元课文的整体思路,设计了A、B两种导学单——既可以抓住一个特点从不同方面来写,也可以抓住不同特点分别来写。这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思路也更开阔了。

填充作文“血肉”,细致描写

有了“骨架”的支撑,接下来就要为习作填充“血肉”,让文章丰满起来。所以,我在设计导学单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如何将重点段写具体的策略。

导学单提供经典片段,模仿写具体。在课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值得仿写。所以在导学单的设计中,我尝试提供课文中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去模仿。如在设计“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导学单时,为了让学生写具体,我提供了课文《猫》中的经典片段,片段中对于猫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充分展現了猫的温柔可亲,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学生在读完导学单上的这段话之后,根据自己带来的录像小片段,观察小动物吃东西时的神态、动作等,仿写出了一段完整、具体的话。

导学单提供“练兵场”,精改写准确。我引导学生在细致描写中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求达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的境界。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时,一个平时习作能力稍弱的学生利用导学单上提供的“练兵场”,针对春天观察到的树叶,写出了一句完整的话。写好后我对他的句子提出了修改建议,然后他根据我的建议进行修改,之后,我又提出在用词上要更细致,他也根据要求再一次进行了修改。经过对比,这个学生发现了改后的妙处。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语言更准确、精炼了。之后,从段落的写作再迁移到全篇,循序渐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升。

提供作文素材,增添文采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习作思路逐渐清晰,内容也更具体了。但是文章稍显干扁,缺乏文采。于是,我设计了让学生提前收集资料的版块,帮助学生将文章写得生动、精彩。

收集好词句为文章增色。好词好句在一篇精彩的文章里不可或缺,在习作之前利用导学单让学生收集好词好句,这样在写文章时才能让文章更生动。在每次给学生的导学单上,我都会单独留出一片空白,供学生抄写相关的好词佳句。根据不同的习作内容,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了许多好词佳句。当积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便会生发灵感,写作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查阅资料为文章添彩。好词佳句的运用让文章增色,同样,引入一些必要的资料也能为文章添彩。例如,在指导学生写颐和园的导游词时,我就利用导学单上的提示提前布置了收集资料的任务。写作时,学生将提前收集的历史资料恰当地引入文章,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历史气息。

在导学单的帮助下,学生的习作思路清晰,层次明了;语言流畅细腻,富有文采;特别是语言表达方法的运用也更加准确,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升!可以说,导学单为小学作文教学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导学单导学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学单”的运用方法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讨论型课堂模式研究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