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静:用爱造句

2017-07-03于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赵静赵老师日记

于萍

“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也许此刻最不同的是你,你的父母变成了一部手机,一份思念。”父子间三年没有交流,儿子远赴美国时,作家麦家为儿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里面放了两个信封,一个信封里是2000美金,一个信封里是一封亲笔信。这封信让儿子第一次认真倾听父亲的真情流露,也第一次愿意对父亲敞开心扉。这是麦家在《朗读者》中讲述的自己的故事。写过《暗算》《风声》,麦家没有想到最火的作品竟然是一封家书。

这封家书之所以如此动人,是因为在这个行色匆匆的时代,难得会有人用这样安静深沉的方式,去表达爱和期望。这纸上不是文字,是力透纸背的爱与感怀。

这样的信,麦家给儿子写过一封,而赵静老师给学生写过千千万万封。书写是她与学生情感沟通的独特方式,是她感悟数学真谛的有效渠道,也是她与世界、与自我交流的方式,更是她不断思索和成长的见证。

世间万物,笔底波澜。在赵静老师笔下,一人一事皆有情,一草一木皆教育。二十多年,几百万字,无声胜有声,成就了自己的教育生涯,更成就了一个个美好灵动的生命。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

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看,普通的平房,水泥浇筑的屋顶,长方形的白色瓷砖嵌在外墙上,杨树却生长在房檐拐角处。生命竟然如此顽强!无以言表我对这株不平凡的杨树的敬意,不,应该说敬畏!”

“已经是晚上5点43分了,在这寒冷的冬夜,知行楼二层好几个孩子趴在地上玩耍,他们是密云二小老师的子女。走进每一间打开着的办公室、教室,那么多老师在忘我地工作着……”

十几年,几十万字,记日记已经成了赵静老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忙碌的工作,与学生发生的故事,青年教师的成长,看见的风景,这一切成长与感悟、温暖与感动都被用心地记录下来,最终成为她生命的印记。

书写不仅记录了她在成为特级教师的路上付出的汗水、生出的白发,更重要的是让她始终保持敏感和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一节课、一次考试,还有以后的人生。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就不能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要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生发出教育的智慧,而這就需要随时随地地发现和思考。在赵静老师眼中,每一个平常普通的日子,每一个各具特色的孩子,每一节40分钟的课堂,都是教育;在赵静老师的笔下,一棵树蕴含着生命的力量,深夜的灯光闪烁着奉献的光芒,小小的卡片背后是一颗感恩的心……这份敏感让她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始终对教育满怀热忱,也让她的工作始终保持新鲜的活力。

写一天日记很简单,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太难,这不仅仅是一个习惯,更成为一个信念——坚持,敏锐,永不懈怠,这是赵静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不论将来走得多远,她都不会忘了来时的路,不会忘了继续向前。

“一个人,一封信;

一封信,一个故事”

赵老师:

毕业已经一年多了,但是,往日您那一颦一笑,都已经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记得五年级时,与胡老师闹矛盾,是您,深深地感动了我,告诉我做事不可以那么极端……

最爱您的帅

我的帅丫头,闺女:

帅就是长大了!从小区门口咱俩分开的时候开始,我就迫不及待地看完你写给我的信,眼睛湿润着,走到楼下看完,流泪了。这封信是我为师22年的最好最好的回应,因为收获了一个学生,不!是收获了女儿学生的真情和真心……

赵妈妈

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漫长的期待只为了见字如面。而如今,一条网络牵万里,冰冷的方寸屏幕间写尽千言万语。其实,书写的力量不仅仅是文字的字体结构所呈现的涵义,还有纸张的触感,笔尖的力度,以及在忙碌中抽出时间用心、用情书写的温暖和情谊。

从教二十多年,赵老师就坚持给学生写了二十多年的信。学生犯错误了,她写封信温和地教导;学生情绪出现波动,她写封信温柔地安抚;学生刚刚来到陌生的学校,她写封信热情地欢迎;学生毕业了,她写封信深情地话别……有些话不是不可以当面表达,只是对于敏感的渴望长大的孩子来说,来自老师的一封信代表着平等和尊重,还有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亲密和激动。在这一封封信里,赵老师不是老师,是妈妈,更是朋友。学生们有什么心里话,也会悄悄地写一封信给赵老师,这份信任让赵老师无比珍惜。有很多学生,都毕业很多年了,却还是习惯与赵老师通信,学路漫漫,人生更甚,赵老师总会给他们一些建议、一份力量,哪怕只是简单地问候,也会让他们在前行的路上更勇敢更坚定。这些年,赵老师一直完好地保存着每一封信,因为这信中不是文字,而是一份份稚嫩却珍贵的信任。

多年以后,学生或许会忘了曾经学过的知识,或许会忘了校园生活的点滴往事,但他们忘不了带着赵妈妈温暖气息的信,忘不了与赵妈妈通信时的亲密与激动。岁月流逝,这泛黄的纸张却凝固了爱与感动。

“有了知识,那是记忆;

有了思考,那才是学习”

平行四边形的自述

五(1)班 关长志

我叫平行四边形,听同学们说,我与长方形是亲兄弟。那天,同学们拿着我拼拼补补,一会儿画高,一会儿剪一刀,他们嘴里还念念有词:“从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点向对边引出一条垂线,就是高,从这剪一刀……嗯,对。”于是,他们在高的位置剪了一刀,我还真变成了我的好哥们——长方形。

赵静老师喜欢写作,在她看来,写作是记录,更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而思考恰恰是数学的精髓。因此,她把写作带到了数学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写“数学日记”。

所谓“数学日记”,就是以日记的形式记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体验、思考,以及学习数学后的感受、收获、发现和疑问。日记中可以评价教师教学,反思自己学习的得失,记录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学习活动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也可以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学现象进行记录或分析,还可以记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可以像谈心一样写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和兴趣爱好,与老师进行情感沟通。

记日记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多了一份留意与思考,他们不再是简单地重复教师教授的知识,更多的是自己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数学日记不仅记录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整合了各学科知识,让学生深入探究数学背后物质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历史知识,从中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学生写的数学日记,形式各异,有的是童话版的,把卡通人物加入到数学日记中;有的是打油诗;还有的是记叙文,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点明所学的知识;有的是纯文字的;有的是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数学日记也是学生丰富多彩的人生。

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书写是赵静老师表达爱的方式,就像她最喜欢的那首诗——

用爱造句

我从古老的童谣中走来,

韵味悠长的童谣里浸润着爱的音符;

我从青春的脚步中走来,

且吟且行的脚印洒满了爱的阳光;

我从生命的花圃中走来,

姹紫嫣红的花朵上挂满了爱的露珠;

此生,我将注定为爱忙碌,

犹如屋檐下面筑巢的春燕。

让我们为爱忙碌,用爱造句!

编辑 _ 付江泓

猜你喜欢

赵静赵老师日记
为赵老师点赞
我的 “蜡烛”老师
超级难写的字
在家在校都很烦
别想着逃避,做真正的自己
什么才是真友谊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遭白眼的第一名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