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框架下智慧旅游的运营研究

2017-07-03薛开征么颖高畅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7期
关键词:智慧旅游运营智慧城市

薛开征++么颖++高畅

摘要:智慧旅游是互联网+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的产物,是适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满足旅游者个性化体验需求的必然要求。当前,许多城市已经开展了智慧旅游的建设,但在智慧旅游运营问题上的探讨还存在不足,迫切需要加强运营模式的理论研究。据此,对智慧旅游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关键支撑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智慧旅游运营的服务主体和价值;探讨了智慧旅游运营原则和保障体系;同时,对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以便为我国智慧旅游建设和运营的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旅游;运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7.015

在我国,旅游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由提供单一功能服务的信息网络转变为多种功能集成服务为一体的智能终端,在线预订和服务、网络营销和支付等业务得到巨大发展。作为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旅游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势趋。

1智慧旅游的概念、特征和支撑技术

1.1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指利用新一代通信与信息技术,借助便携的智能终端等电子设备,实现旅游资源的一体化、系统化整合,为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政府提供实时互动的全链条服务。

1.2智慧旅游的特征

区别于传统的旅游模式,智慧旅游主要具有四个典型特征:一是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注重满足游客旅游体验需求,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实现订票、导游、投诉等服务,形成集信息采集、服务交互、效果反馈于一体,以“游客为中心”的智能化、全程化服务模式。二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为支撑。根据旅游产业的特点和需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技术为支撑,对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旅游现实资源和虚拟信息的互通互联,提供更加广泛、便利的信息服务。三是以产业创新促进产业转型。智慧旅游将政府部门、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四个要素的服务和需求实现了融合,激励旅游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为旅游产业发展凝聚新动力。四是以应用对象和谐相处为目的。较之传统旅游,智慧旅游增加了旅游目的地这个对象,能够实现四方位的融合发展,促使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之间和谐相处。

1.3智慧旅游的支撑技术

智慧旅游的关键支撑技术主要有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具体包括:一是物联网。该技术借助信息传感设备,实现信息的交换和通信,为旅游者提供“全程”的旅游信息服务,通过虚拟数据库实现对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企业自身管理和游客行为分析,达到精准网络营销,帮助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实时监管和管理,维持良好的旅游秩序。二是云计算。该技术是一种虚拟化的资源,具有弹性大、可扩展性和成本低等特点。三是移动互联网。该技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运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得相关交易和旅游信息。四是大数据技术。该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提取有意义的信息,为应用对象决策提供帮助。

2智慧旅游的服务主体和价值

2.1智慧旅游的服务主体

智慧旅游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政府、旅游企业、服务商家和其他服务类企业的多方参与和协调。一是政府。通常来说,政府是最大的资源。主要因为智慧旅游包含的经济活动繁杂众多,投资金额较大,需要调动各方的力量才能实现,只能由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政府主导。二是旅游企业。旅游相关企业是第二位的服务主体,主要包括:景区、餐饮住宿酒店、旅行社、购物商店、交通服务、在线旅游服务商等。智慧旅游要求这些企业全面参与,否则将被市场淘汰。三是服务商家。智慧旅游建设和运营的软硬件系统,需要相应的服务商家提供,通常这些商家能够将旅游资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为智慧旅游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四是其他服务类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通信运营商、传媒宣传平台为了能够在智慧旅游中获取一定的效益,积极参与到智慧旅游项目中,进一步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发展。

2.2智慧旅游的价值

智慧旅游产业价值链非常广泛。一是社会公共价值。由于智慧旅游的建设和运营由政府引导,决定了其社会公共价值的存在和重要作用,一方面智慧旅游的建设涉及交通、城建等各个部门,另一方面智慧旅游的运营涉及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游客及当地居民。每一个体系的实施都和公共服务关系密不可分,完备的基础设施、可视化的数据资源等都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和当地,促使政府和企业改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二是经济贡献价值。随着智慧旅游建设和运营的不断扩大,智慧旅游将成为显现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联动效应,其中,在线旅游服务代理商显示出超强能力,2016年在线旅游行业PC端月度覆盖人数整体稳定在1.2亿人,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5903.6亿元,增长率为33.3%。三是产业带动价值。智慧旅游将拉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旅游产品的综合提升,形成“智慧制造产业链”,延长传统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如对线上酒店预订的拉动作用,携程有国内外近30000家酒店可供预订,业务遍布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的5900余个城市。

3智慧旅游的运营原则和保障体系

3.1智慧旅游的运营原则

如何发挥智慧旅游的建设和运营的最大效益,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政府主导原则。因地制宜的建设旅游项目和实施智慧旅游建设,需要发挥政府在政策指导、建设规划等方面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二是市场主体参与原则。智慧旅游的建设和运营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除政府以外,还可以有更多的包括大量旅游相关企业等在内的参与主体。三是合作共赢原则。智慧旅游具有涉及面广、主体众多等特点,既涉及政府,又涉及参与运营的众多市场主体。既涉及旅游项目所在地区,又涉及各城市、各相关项目之间的影响,这就必须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

3.2智慧旅游的保障体系

智慧旅游具有跨部门、跨行业的特點,智慧旅游要快速发展需要建设一个系统、科学、全面、高效的体系。一是组织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既要着眼于“顶层设计”理念,使项目运营得以贯彻和实施;又要立足于“基层需求”,能够从微观层面对各参与部门间进行指导和沟通协调,提高项目的推进和运作效率。二是技术支撑体系。智慧旅游建设需要完善的网络硬件设备、大数据处理平台、区域互联网无线接入等基础设施的服务和支撑,需要加大互联网+技术研发投入,加快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产业智慧应用,增强创新和推广能力。三是合作运营体系。智慧旅游的各参与主体要依据各自的职责和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共同推进智慧旅游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智慧旅游的运营模式研究

智慧旅游项目的建设运营可以分为政府运营模式、企业运营模式、联合运营模式和其它运营模式四大类。一是政府运营模式。政府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项目建设全部由财政资金投入,项目运营及维护则由政府旅游等相关部门负责,这种模式适用于资金需求量大、项目规模大、社会公益性强,特别是对政府强制执行力要求较高的公共服务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二是企业运营模式。是依据市场规律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为游客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种模式适用于资金投入回报率高、商业风险较小的项目。三是联合运营模式,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参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按照约定和各自承担的责任,分担项目的运转管理。四是其它运营模式,随着智慧旅游的不断深入发展,还可以有智社区运营模式和旅游业协会纽带模式。

当前,我国在智慧旅游建设和运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项目建设的长期规划不到位;投资主体错位、重复建设;运营方式不正确,运营混乱等问题。总之,发展我国的智慧旅游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久工程,需要探索科学高效的智慧旅游建设和运营方式,构建科学可持续的智慧旅游体系。

参考文献

[1]廖维俊.基于物联网架构下的“智慧旅游”探究[J].生态经济,2013,(7):98101.

[2]蒋丽芹,包沁听.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我国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13(1):6062.

[3]高莉.智慧城市引导下的智慧旅游构成及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3,(6):120123.

[4]王德红.智慧城市框架下智慧旅游的运营研究[D].秦皇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5).

猜你喜欢

智慧旅游运营智慧城市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