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2017-07-03苏萍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7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苏萍

摘要:随着我国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如火如荼,与此同时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正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则是必然之路。在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7.002

1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的传统产业在产业分布中主要指的是工业,还包括一部分农业及小部分第三产业,它们的发展及壮大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列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传统产业更多以粗放经营方式为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居多,其发展总量比较可观,但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为代价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智力、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等特点决定了其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促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行的路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的方式,高科技与新技术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及高新技术产品能力的提升,这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及经济增长都起到了完善作用。

1.1传统产业生产技术落后,缺乏资金支持,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传统产业的发展主要靠的是劳动密集型,充分利用了我国大量廉价劳动力优势,采用的是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不高。此外,我国传统产业面临着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尤其是近两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加,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更是提高了向传统产业贷款的门槛,导致资金使用成本增加。传统产业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也很难做优做强做大。在现有科技投入规模下,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我国传统产业往往只注重研究却不注重应用,导致科研成果自身的适用性不强,甚至出现了企业为了研究而研究的现象;一些企业固步自封,对高新技术成果的接受能力不强。

1.2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产品积压,高端产品的供给又严重不足

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以投资需求拉动为主,随着投资消费需求膨胀转化为消费需求不足,出现了附加值低的制造业产品积压,处于产品链条的低端,这部分产能过剩严重。同时,国际市场形势也不容乐观,我国当时靠劳动力低成本这样一些比较优势,成就了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现在国际分工正在面临新的洗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严重,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及能源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商品化能力不强,导致高端产品供给又不足,供需结构性失衡矛盾日益突显,国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更依赖于进口。

1.3传统产业资源配置率低,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过去单纯靠要素的超规模投入尤其是劳动力、土地、资金的投入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成为过去,要素成本在快速上升,能引进的经济技术差不多都已引进,但依靠自身的创造力来创造新供给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传统产业要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是关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人的问题又是关键。传统产业中,一些国有企业用人机制僵化,一些民营企业又使得科技人才就业或创业风险增大,难以吸引或留住人才。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从国有企业及科研机构流向非国有企业,从国内流向国外,流失的同时还带走了先进的技术。此外,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投入不足,难以对落后的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更谈不上创新。

2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我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产业要发展,一定要走转型升级调整之路。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能力,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是可行路径,也是可持续路径。

2.1营造适宜高新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高新技术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它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科技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另一方面还需放手让企业自身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環境中增强核心竞争力。因而,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利用好政府优惠政策,又让高新技术企业在竞争中可持续发展,营造高新技术产业良好的宽松的发展环境是基础和关键。首先,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支持高技术、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采用得比较多的政策是财政补贴的科技政策,还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税收优惠政策上多下功夫,真正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其次,还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化环境,加快完善相关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政策,继续推进投资、财税、金融等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继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创新步伐,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体制。第三,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体系,走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之路。第四,还要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对于外资企业可以实行增值税与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让利给外资,通过大量吸引外资拉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在制定吸引外资优惠政策时要着力出台有吸引力的税收、土地优惠政策,深化改革降低各种制度性成本,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优势明显的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

2.2增加创新投入,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快创新、创业、创优,将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第一,要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最大限度利用政府支持政策的同时还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企业发展。在具体的方式上可以引入银行、基金公司等第三方金融机构,政府通过给予贷款贴息方式进行财政补贴。第二,增加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鼓励和刺激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政府和企业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企业要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资金投入,大型国有企业也应建立一定规模的技术创新基金,完善企业创新风险制度。第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2.3培养掌握高新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

科技政策的实施着力点应当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重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创新的问题,说到底,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的竞争,要坚持自我培养与引进共举的方式,逐步构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第一,对于一些掌握了关键技术的高级人才,要积极聘请,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不拘一格用人,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纳入到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中。第二,要保护科技产权,保护科技创新的成果。第三,要优化科技人才结构。企业要尽快培养出一批有能力、层次高、善于企业经营管理又熟悉行业关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宽松环境,从而优化企业科技人才结构,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赢得人才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熊艾伦,蒲勇键,张勇.“一带一路”与过剩产能转移[J].求索,2015,(12).

[2]王玉春.论我国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J].科学与财富,2014,(11).

[3]孙涛,巩顺龙.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现状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05).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传统产业
为传统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浅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