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津坑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
2017-07-03范玉进
范玉进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福建总队,福建 福州 350001)
龙岩市津坑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
范玉进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福建总队,福建 福州 350001)
矿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带南西部的广平—龙岩坳陷内,龙(岩)—漳(平)复式向斜的近核部,政和—大浦深大断裂的西侧,为沉积层控矿床,矿石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本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探讨,其地质特征在闽西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津坑头
1 区域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带南西部的广平—龙岩坳陷内,龙(岩)—漳(平)复式向斜的近核部,政和—大浦深大断裂的西则。区内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海相—海陆交互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上二叠统碎屑岩和含煤岩系沉积建造较为发育,地层出露较齐全;北北东及北西西向构造形迹广泛出现;随着断裂构造的发育,燕山期岩浆活动较频繁。
1.1 地层
区域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上泥盆统桃子坑组(D3tz);下石炭统林地组(C1l);下二叠统栖霞组(P1q)、文笔山组(P1w)、童子岩组(P1t)和第四系(Q)。
1.2 构造
区域内弧形褶皱及断层构造较为发育,且相互切割;断裂构造主要呈北北东、北西西及近东西向三组。
1.3 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斑岩(γπ)。呈岩脉状侵入,脉体走向一组呈南北向,另一组呈北东向,其空间展布受构造控制。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较为简单(如右图)。
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 下二叠统栖霞组(P1q):为水泥用灰岩含矿层。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受断层切割,地层断块状产出,地层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其倾向295~330°,倾角20~32°。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五个岩性段。该区灰岩沉积环境相对动荡,造成不含矿层(一、三、五岩性段)厚度加厚,含矿层位(二、四岩性段)厚度明显变薄且夹石层增多。各岩性段分述如下:
津坑头矿区地质略图
第一岩性段(P1q1):分布于矿区的南部,岩性为中薄层状生物碎屑灰岩、泥炭质燧石灰岩,呈灰黑色,泥质、微晶结构,中—厚层状、团块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燧石及白云石等。燧石呈不规则的结核、条带沿层理不均匀分布,燧石团块含量一般为15%~25%。含少量方解石脉,呈细脉状交错穿插。厚度>110m。
第二岩性段(P1q2):为矿区水泥用灰岩矿KT1矿体的赋矿层位,岩性为生物碎屑细晶灰岩,局部夹有硅质灰岩条带,呈灰—深灰色,具生物碎屑细晶结构,致密块状、中厚层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生物碎屑及少量燧石等。厚度约25m。
第三岩性段(P1q3):分布于矿区中部,岩性为燧石团块状灰岩、灰岩互层,呈灰黑色,微晶、泥质结构,块状、中厚层状构造。燧石呈团块状沿层面分布形成条带状。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燧石及少量泥炭质、生物碎屑等。厚度约132m。
第四岩性段(P1q4):为矿区水泥用灰岩矿KT2矿体的赋存层位,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岩性为生物碎屑细晶灰岩,局部夹有含少量燧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呈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细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缝合线构造。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生物碎屑及少量燧石、白云石等。缝合线构造内充填有炭质、泥质等。
生物碎屑主要见有海百合、拟纺锤蜓、腕足类等,生物碎屑及内碎屑均受磨圆,并具定向排列。厚度99~109m。
第五岩性段(P1q5):分布于矿区的中北部。岩性为燧石灰岩,夹有薄—中厚层泥质灰岩。呈深灰—灰黑色,微晶、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燧石、少量泥炭质生物碎屑等。厚度约38m。
(2) 下二叠统文笔山组(P1w):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北东部、东部。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呈黄褐色、黑褐色,泥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层理清晰。主要成分为石英、粘土类矿物、云母等,石英呈次浑圆状,云类矿物呈片状,二者无序堆积。厚度>80m,与下二叠统栖霞组(P1q)呈整合接触。
(3) 下二叠统童子岩组(P1t):分布于矿区西部,岩性为浅灰—灰黑色薄层状泥岩夹粉砂岩,含煤层。厚度不详。
(4) 第四系(Q)残坡积层:分布于山坡较平缓处及近山低洼地带。岩性主要为黄褐色的含砾、砂质粘土,呈松散状,为冲洪积、残坡积层。一般厚5~25m。
2.2 构造
矿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带南西部的广平—龙岩坳陷内,龙(岩)—漳(平)复式向斜的近核部,政和—大浦深大断裂的西则,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且较为发育,以北东向为主,矿区内见有2条断裂,分述如下:
(1) F1断裂:位于矿区西部,平面上断层呈弧状,总体走向北北东,南部被F2断裂切断。西侧为下二叠统童子岩组(P1t)地层,东侧为下二叠系统栖霞组(P1q)和下二叠统文笔山组(P1w)地层,断层倾向西,倾角65~75°,为一正断层。
(2) F2断裂:位于矿区东部,为区域性断裂。总体走向近北北东向,西侧为下二叠统栖霞组(P1q)、下二叠统文笔山组(P1w)地层,东侧为下二叠统文笔山组(P1w),断层倾向西,倾角60~70°,为一正断层。
2.3 岩浆岩
矿区内未见有岩浆岩。
3 矿床特征
3.1 矿体特征
水泥用灰岩矿赋存于下二叠统栖霞组(P1q)地层中,根据含矿地层的分布情况划分两个矿体(KT1矿体、KT2矿体)。
(1) KT1矿体。
KT1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二岩性段(P1q2),地表沿走向出露长320m,倾向宽32m,矿体顶板赋存标高为773~691m,矿体底板赋存标高为650m,相对高差41~123m,厚度约25m。总体中部地形高,往南西、北东西两侧逐渐降低。
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呈单斜层状构造,平面上大致呈北东向带状分布,产状:295~330°∠20~28°。
KT1矿体其化学成分:CaO平均含量52.33%、MgO平均含量1.59%、fSiO2平均3.54%。
(2) KT2矿体。
KT2矿体为矿区主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栖霞组第四岩性段(P1q4),地表沿走向出露长320m,倾向宽80~200m,矿体顶板赋存标高为830~740m,矿体底板赋存标高为680m,相对高差60~150m,控制厚度为99~109m。总体中部地形高,往南西、北东两侧逐渐降低。
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呈单斜层状构造,平面上大致呈北东向带状分布,产状:295~330°∠22~35°。
KT2矿体其化学成分:CaO平均含量52.52%、MgO平均含量0.93%、fSiO2平均3.97%。
3.2 矿石质量
3.2.1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为生物碎屑隐晶—微晶结构、微晶—细晶结构。矿石构造为中厚层状—块状构造、缝合线构造、团块状构造。
3.2.2 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86.8%~98.2%)和生物碎屑(<15%),以及少量燧石(<6%)、白云石、泥炭质物,见零星分布的黄铁矿。
3.2.3 矿石自然类型
根据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矿区矿石自然类型大致可分为细晶至微晶灰岩矿石、生物碎屑细晶灰岩矿石和含燧石灰岩矿石等三种。
3.2.4 矿体围岩及夹石
(1) KT1、KT2矿体顶、底板特征。
KT1矿体顶板为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三岩性段(P1q3),底板为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一岩性段(P1q1)。KT2矿体顶板为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五岩性段(P1q5),底板为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三岩性段(P1q3)。
矿体西部、东部围岩为下二叠统童子岩组(P1t)、下二叠统文笔山组(P1w)地层。
矿体近地表处大部分覆盖第四系残坡积物,其厚度随风化程度不同各处有所差异,一般在5~25m。
(2) 夹石层岩性种类有两类。
燧石团块灰岩:岩石以团块状燧石为特征,其化学成分fSiO2含量较高。岩性为深灰—灰黑色,微晶结构,团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燧石,方解石含量在75%左右,方解石粒径0.02~0.05mm。该类型为矿体的主要夹石层类型。
含白云质燧石灰岩:呈深灰—灰黑色,微晶结构,中薄层构造,表面见刀砍状条纹,矿物成分主要由微晶方解石、燧石、白云石等组成。方解石呈自形—半自形晶粒状(粒径0.05~0.2mm),其间有后期结晶方解石充填于空隙中。为KT2矿体的主要夹石层类型。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进入早二叠世,有一次短暂的海退时期,沉积环境由浅海相变为亚浅海相,陆源物质增多,形成一套硅质含量较高的栖霞组第一岩性段灰岩建造;之后第二次海侵到来,沉积环境由亚浅海相恢复至浅海相,但时间很短,形成栖霞组第二岩性段灰岩建造,又一次较长的海退时期,沉积环境由浅海相变为亚浅海相,陆源物质增多,形成一套硅质含量较高的栖霞组第三岩性段灰岩建造;之后第三次海侵到来,沉积环境在亚浅海相与浅海相临界处波动,形成栖霞组第四岩性段灰岩建造;再一次短暂的海退时期,沉积环境由浅海相变为亚浅海相,陆源物质增多,形成一套硅质含量较高的栖霞组第五岩性段灰岩建造;最后第四次海退开始,沉积盆地逐渐缩小,沉积环境由浅海相变为亚浅海相、滨海相,海相沉积物减少,陆源物质增多,沉积文笔山组泥岩—粉砂岩建造。故本区矿床应属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矿床。
4.2 找矿标志
本矿床属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栖霞组地层中,其上覆地层为下二叠统文笔山组,故直接找矿标志为栖霞组地层,间接找矿标志为文笔山组地层。
P619.225
A
1007-9386(2017)02-0040-03
201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