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方史料在作文教学中绽放异彩
2017-07-01张敏
张敏
摘 要:地方史料是某一地区历史发展的记载,包括文字、图片及录像等,丰富生动,真实可亲,有利于丰富作文内容,增强学生的作文兴趣。将地方史料应用在作文教学中,作文在内容、情感、语言方面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关鍵词:中学作文;地方史料;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9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根据这一要求,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史料,有利于丰富作文内容,增强作文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作文教学的空间,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一、利用地方史料,丰富作文内容
1.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淄博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很多。如“沂源猿人”遗址、董永与七仙女洞、618战备电台遗址、北方溶洞等。在教学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对这些名胜古迹进行参观,搜集整理与作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不但能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丰富作文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学习了《中国石拱桥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课文后,可组织学生参观鲁山溶洞风景区,了解溶洞的特点,然后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仿写,掌握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2.考察家乡的名人资料。家乡不但名胜古迹众多,而且还名人辈出,如孙武、孙膑、田单等军事家;管仲、晏婴、房玄龄等政治家;左思、左芬、段成式等文学家;淳于意、薛凤祚、孙思邈等自然科学家等。在教学中搜集和挖掘这些名人史料,既能拓展作文内容的空间,又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学习了课文后,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第一步介绍作者贾思勰的生平,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齐民要术》诞生的原因。在讨论中,除了注重贾思勰本人受父辈的影响和好学这两个因素以外,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家乡位于平原地区、农业非常发达这个因素,最后表明自己的感想。
3.搜集家乡的传说。每一个地区都流传着一些传说,这些传说生动有趣,将其应用于作文中,不但能丰富作文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一些著名文学家的作品之所以令人百读不厌,与传说的运用是分不开的。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先生就插叙了美女蛇的传说,使文章增色不少。搜集家乡的趣味故事,可以让学生通过听爷爷、奶奶讲故事,网上搜寻,节假日到图书馆查阅等形式进行。搜集以后,通过小组加以整理,积累保存,作文时根据要求,适时插入。这不但有利于增强作文的地方特色,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4.整理家乡的风俗乡情。风俗乡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除了春节走亲访友、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吃汤圆、清明时节扫墓踏青、中秋节时团圆赏月等以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等特色节日。对于这些节日的内容,学生往往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缺少注意。为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注意,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例如,统计中国的传统节日、各种节日的由来、举行什么样的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怎样等,然后小组交流和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补充完善。这不仅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改变了以前一知半解的情况,而且使学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了写作的热情。
5.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和搜集这些内容的史料,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作文内容,又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家乡代代相传。学习了《姥姥的剪纸》这一课后,学生通过搜集,既了解了剪纸的多种形式,又掌握了剪纸的多种方法,更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利用地方史料,增强作文情感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在作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只有充满丰富的情感,才能感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鲁迅、老舍、朱自清等一些大家的文章,都情真意切,富有浓郁的情感之美。因此,在作文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心理学认为,离得最近的事物,往往使人们感觉亲切,激发起了解和探究的兴趣。根据这一规律,地方史料的运用是激发作文情感的一个有效办法。通过搜集和整理,选择一些与作文教学关系密切的地方史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先辈在历史上的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通过搜集家乡光荣的革命历史,有利于唤醒学生对家乡,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作文的健康发展。通过了解家乡丰富的物产,既能密切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又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还能让学生了解物产的种类、特点及生产工艺。
三、利用地方史料丰富作文的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学生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时才能灵活应用,准确表达写作的内容和自己的思想情感。尤其是方言土语的运用,不但能使文章变得丰富多彩,给读者以亲切感,而且还能使作者的语言风格更加鲜明。如鲁迅的文章中就有不少绍兴方言。如《社戏》中的“罗汉豆”、《故乡》中的“伊”、《孔乙己》中的“荐头”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家乡的方言土语很多,有些生动活泼,寓意深刻,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如日用品类:“杌凳子—马扎”、灯棍—日光灯;身体类:脖儿梗—脖子、夜来盖—额头;食物类:地蛋—土豆、古扎—面疙瘩汤;时间用语:前日—前天、夜日—昨天等。组织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搜集这些方言,用于作文中,有利于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总之,地方史料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密切作文与生活的联系,解决学生无内容可写的状况,使作文充满情感,同时丰富作文的语言。在教学中只要注重积累,合理筛选,加强应用,就一定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耿彦飞.如何提升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5):147-147.
[2] 凌淑.让作文回归生活[J].作文教学研究,2006(5):25-25.
[ 责任编辑 谷会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