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若干思考
2017-07-01李华
李华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普及以来,伴随新课改工作地持续深入推进,音乐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音乐教育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分析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并就如何转变教育不利局面进行了一番探索。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思考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受到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小学不重视音乐教育,以至于在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开拓路径方面,大部分农村小学存在思想不解放、认识不清晰、执行不坚决等问题,致使小学音乐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一)定位模糊
纵观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很多教师不重视音乐课程,组织教学活动时敷衍了事、不以为意。个别教师认为音乐不参加升学考试,上课时随便教学生唱几首流行歌曲,就视完成了教学任务。受到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学校每周排给音乐课的时间相当少,至多一周一节。大部分教师觉得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才是重要的,临近考试前后,这一周一节的音乐课往往还被停掉,用来上语文、数学、英语。
(二)手段落后
农村地区经济面貌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很多小学都没有配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个别学校连一台像样的乐器都拿不出来,导致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课只能在文化课教室里面上。上音乐课时,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面唱,学生在下面跟着唱,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三)兴趣缺失
农村小学生音乐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并不喜欢音乐,不少学生看来,音乐课意味着無所事事,可以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他们愿意上音乐课,但是并不是出于对音乐的喜欢。落后教学手段的采用更是加剧了教育形势的严峻,学生对教师讲解的音乐知识不厌其烦,非常不愿意配合教学活动。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定位,重视音乐教育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行之有效的音乐教育能陶冶学生情操,具有启迪心灵的重要意义。小学音乐教育是其他任何课程无法替代的,那种轻视音乐、敷衍了事的教学理念必须予以转变。组织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当明确音乐教育的定位,从心底里重视音乐教育。
学校应当高度关注音乐课程开展,聘请专业教师来教授音乐。每周音乐课程不得低于一课时,出现文化课占据音乐课时间或是教师敷衍了事的行为,学校要进行相应批评,严重的要采取惩罚措施。音乐课程应该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一样,定期召开教研会议,促进教研水平稳步提高。
(二)革新理念,创新教学手段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应当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当今是信息技术时代,除了传统的口头讲解之外,教师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焕然一新之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学校里面没有统一的音乐教室,但是学生家里面都有电视、手机,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增强教育活力。
在四年级下册《男儿当自强》欣赏教学之前,我要求学生回家观看李连杰主演电影《黄飞鸿》,并认真聆听主题曲。听到音乐课作业就是回家看电影,学生都开心极了。回到学校之后,我用手机重新播放了《男儿当自强》这首歌曲,并请学生结合观看电影的感受,谈一谈自己对于这首歌曲的看法。学生纷纷表示这样的音乐课有意思多了,以后还要这样上课。
(三)引入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同样关注到了兴趣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努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投入音乐课程学习。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应当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角度入手,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关注,让学生在兴趣指引下快乐学习。没有孩子不喜欢游戏,小学生年纪小,喜欢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适当引入游戏元素,不仅为小学音乐课堂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新唱》两首音乐作品鉴赏教学之前,我在课件上出示了《梅花》《静夜思》这两首古诗,然后配上背景音乐进行说唱游戏。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高涨,不仅体会到了两首古诗蕴含的古典味道,还学习到了语文知识,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这一课教学结束之后,我要求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一首古诗词,巧妙融入以往所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一次说唱表演。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部听得津津有味。
教无定法,贵在有法。音乐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师认真研究,就一定可以找到适合农村小学的教育方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全体音乐教师要共同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努力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实现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跨越式提高,让每一位小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炜.浅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J].大舞台,2010,7(11):120-121.
[2]吴丹丹,程伢庆.新课程标准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挑战[J].兰州学刊,2003,6(9):37-3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