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
2017-07-01康劲
康劲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有条不紊地进行开来。语文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培养学生汉语语言素养和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性阶段,为学生高中、大学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阶段,初中语文新课改给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引进新型的教学机制体制,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合作本领和探究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前按照课标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按照课文的行文顺序给学生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阅读教学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新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在小组合作中进行阅读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虽然一直被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所倡导,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初中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是指在合作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在语文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给学生讲述语文讨论的技巧,使学生掌握讨论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无目的”的讨论模式,使学生掌握讨论的真谛,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小石潭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实词和虚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特点,掌握作者写景过程中情景交融的描写模式,通过体会这些描写的特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在每一个小组内部设置一名组长,配合老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本课主要采用讨论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先从简单的讨论开始,再逐渐深入,最后再升华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一步步的讨论。首先,教师先给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即“作者为什么能够发现小石潭?小石潭的全景是什么样的呢?作者在描写小石潭上景物的时候是怎样来表达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就回答了出来。之后教师层层深入,继续提出“本文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作者写潭水用的是什么样的技巧?”小组学生经过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了问题。之后教师对文章进行深化,继续提出“作者描写小石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描景特点,分析出“作者悲苦凄凉的心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给学生讲述具体的讨论技巧,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二、在“翻转课堂”中进行阅读理解
在新课改下,“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引进来。所谓的“翻转课堂”,具体地说,就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传统的、单调的“讲授”课为现在的“学生主动学习”课,进而转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进行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也就是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生和充足的时间。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沁园春·雪》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通过熟读本词,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写景特点和抒情方式,理清作者的整体思路,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提出问题“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些?文章的词眼是哪个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采用的描写方式是什么呢?”提出问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诵本词,试图去寻找合适的答案,并在同伴之间进行分享。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即“作者如何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在下篇中,总领下文的关键字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些关键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时的思路,总结作者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感情,完成本课的课堂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有效理解和把握,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初中語文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活跃阅读气氛,从而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7).
[2]高晓乖.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2016(14).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