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

2017-07-01汪文娇

现代交际 2017年12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高校学生

汪文娇

摘要: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巨大工程,这项工程扎根于中华大地,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都是工程的建造者,而工程的重点领域便是高校,必须在高校固本、在高校铸魂,打好战略仗和阵地仗,为这项关乎中国旗帜和道路的工程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意识形态 阵地建设 新媒体构建 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24-02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时代的创造者,是思想的传递者,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是知识的象征,是先进文化的代表,通过大学生群体所传递出来的声音,凭借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可以成为整个民族的主流意识。美国著名社会理论家、教育家爱德华·希尔斯指出,大学的特殊任务,就是系统继承人类文明的成果。他说,一个人不读大学,照样可以继承人类文明的成果,但必定只能继承一小部分人类文明成果,还有大量的文明成果,只有读大学才有可能继承到。 所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和深入、中国梦的构建和实现都必定要寄托于大学生这个有力量、有影响力的群体,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青年骨干,也必须肩负起这份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高校要管理好这个阵地,打赢这场持久的阵地战,必须做到:高度重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让大学生树立起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高校要管理好、利用好网络新媒介;高校党委要紧紧抓牢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等。《意见》的涵盖面广,内容体系设计科学,高校除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精神要求,准确把握《意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外,还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各个环节、抓实各项任务,特别要注意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找准着力点、突破口,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斗”。

二、高校学生所面临的新形势

(一)多元思想文化大交融

全球化所带来的全面开放,不仅仅是各国之间经济的往来和互惠,还包括各国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理念并被族民不断传承着,但随着各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往来和交流,不同的民族思想文化相互吸引,促使多元化思想文化成为一种趋势。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一方面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世界,从中汲取不同的文化营养,丰富大学生的思想。但另一方面,因为大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极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刺激而做出非理性行为的特殊群体,加之大学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大学生过于崇洋媚外,甚至将和我国主流意识相冲击的思想文化加以传播的话,势必会出现文化侵蚀的危机。大学生们必须做多元文化背景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立文化自信,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断能力,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与自身发展融为一体,将“中国梦”的高昂旋律唱得响亮。

(二)网络新媒体空前发展

自从有了信息与网络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出现了“第二生存空间”,以互联网、手机无线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了我们行为模式的主要依托。把新媒体称作“生存空间”一点都不夸张,回想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哪一刻能离得开电脑和手机,网络成了我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接触新媒体涵盖面最广的群体无疑就是大学生了,他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与快乐的同时也被互联网深深束缚着,过度地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中使很多大学生失去了自由与活力。新媒体现在已逐步成为政治力量进行软实力建设的主阵地,一旦这一阵地渗透到了我国,对我国的社會主义意识形态将产生重大冲击。在这场新媒体阵地战中,最大的战斗目标一定是大学生。因此,我国要把控好、利用好新媒体,尤其是要引导好高校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传播和应用,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主体掌握新媒体领域中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

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高校抓好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要管方向、管根本、管灵魂、管长远,要把握导向、守好阵地、带好队伍,尤其要打好阵地仗,紧握领导权、主动权、引导权,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人。

(一)强化深度培育,让意识形态教育进课堂

高校抓好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让学生讲政治、有理想、有信念,秉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共筑中国梦;高校教师,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包括任课教师,都应担肩负起这份责任。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言行举措,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形成。作为高校教师,一方面要杜绝在课堂上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坚守教书育人的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最重要的,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当自觉提高自身的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加深对党史国情的深刻了解,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的困惑和症结。高校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群体,

所以一旦学生问及了热点问题,要用正确的理念为学生解答,这里的解答不是一句话概括,而是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并对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传播;在学生中间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教育时,要融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不仅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还要讲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不仅讲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还要讲现实生活美好和幸福的来源,如此深入浅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让党的政策、党的信仰随时可以进入大学生的课堂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注重信仰内化,让意识形态教育进头脑

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大众媒体、新媒体以及校园媒体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利用好、管理好这一主阵地,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自信。美国布鲁斯地·詹森特及史蒂文·韦伯两位教授在《外交政策》发表文章,宣称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意识形态新时代”。他们提出,“意识形态现在是国家实力最重要的,然而又是最不确定和变化最快的组成部分”,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支持和推动,意识形态的传播不仅门槛低而且速度快,因此“建立一支海军需要昂贵的代价,而散播一套有关世界秩序

的新思想却几乎不需要花多大力气。” 正是基于新媒体的高度传播性,可以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将散沙凝聚成牢固的堡垒。因此,高校应该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说教式或课本式的教学手段,校园新媒体相对宽松和自由的语言环境更容易让学生摆脱书本的束缚,秉承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基本方针, 重视“两微一端”建设,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方式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相信、去实践。真正利用新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好声音,积聚正能量,让马列主义、中国文化融入每个大学生的头脑和内心。

“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拿破仑的这句话正是强调了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敏锐、思维活跃、个性突出,智能较高是大学生的最主要特点,也是大学生之所谓青年先锋和核心的原因,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有大学生作为坚强的后盾。牢牢把握好、管控好高校这一重要阵地,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可以影响到整个中华大众的传统认知和情感认同。因而,高校师生要共同携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助力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形成策略
“运动世界校园”对促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调查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