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师生七种互动技巧

2017-07-01徐保周

学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课堂互动技巧方法

徐保周

摘 要: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师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互动有问好互动、书写互动、启发互动、引导互动、评价互动、情感互动等,每一种师生互动都有各自的作用和运用技巧,都需要教师认真领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从而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课堂互动;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11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69

课堂互动是指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提升课堂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呢?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课堂互动的方式和操作方法。

一、问好互动

“问好”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加强友谊、振奋精神的一种最朴实、最常用、最细微、最基本的交往方式。“师生互相问好”是课前和课后师生相互问候的一种基本礼仪,也是一堂课正式开始或者结束的言语标志。

师生互相问好是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师生相互尊重,彬彬有礼的道德风尚。教师要认真地教,学生应该认真地听,尊重教师的劳动。问好互动可以提振士气,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聚“精”会“神”,学生就会在心里告诫自己,“上课开始了,需要专心听讲” 。

问好互动要改变过去那种单调、枯燥、乏力的“上课”“起立”“请坐”等形式,代之以诗词对答、英语句型、数学公式等形式,给学生们以耳目一新的感受。问好互动是一节课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有利于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书写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书写的规范、标准和格式,一般把“传”与“书”相分离,即教师讲过之后,再由学生按照要求“比葫芦画瓢”模仿书写。这种书写容易受到许多时空的限制,比如学生很快遗忘书写规律与步骤。如果师生适当地进行书写互动,将会取得较好的书写效果。

1.示范性书写互动。即教师一边写一边教,学生一边看,一边听,一边写,同步进行,学生及时对照书写的准确度,力求形似神似。开始互动的時候,教师要告诉学生们:“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写。”当互动结束后,再让学生摹写、重复书写。

2.书空互动。在课堂上教师要板书很多关键的语句、字词、公式、规律、符号、图形、数字等,有时还要利用三角板、圆规等工具作图。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板书的时候,学生都是在看和听,比较随性,没有思考与动手。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这个时间与教师共同书写互动,就成为师生一起主动学习思考的过程。学生轻轻地抬起右手在空中跟随教师认真书写课题、关键字词等;教师作图,学生就伸出双手在空中比划,模拟教师的样子,既集中了注意力,又提高了书写和操作能力。

三、启发互动

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倡导启发儿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作为学习的出发点。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称为启发教学法。教师通常认为的启发式教学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教学过程,学生只能在教师启发的这一条线索上去深入和思考,十分明显,学生的思维路径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启发式互动具有“双向性”。即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和解答,同时也是学生向教师咨询、查问、交换探索求解的过程。教师启发学生思维向纵深引入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围绕问题的中心向四周扩散,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自己的思考力。

启发式互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一般启发。教师启发学生作答,求得正确的答案。比如: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只要认真思考不难做出判断。有的学生可能从预习中得到了答案,但是还不太牢固,有的学生可能是猜想得到的答案,还没有弄清楚为什么。有的学生可能是动手操作得到了答案,验证了猜想,因此即使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正确的答案,也未必彻底明白其中的道理。

2.追问。就是要彻底解决学生心中对问题的疑问或不确定性,使问题得到全面彻底解决。追问可以进行很多次,追问完全依靠教师的预设和随堂智慧。比如,上述问题,教师接着追问:用什么方法得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直角边长度呢?请大家拿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做一做吧。这时候,学生会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从实践中得到答案,在学生操作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和学生互动交流,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同时学生可以更多地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深刻理解“比较”数学思想。

3.生成性启发。对课堂突发性问题进行探究互动,使问题的解决更加深入。在上述问题中,教师发现一组学生把最常见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拿在一起,用一个的斜边和另一个的直角边进行比较,这是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教师随即抛出了两个问题:比较斜边和直角边长度的大小是指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呢,还是两个之中?比较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和直角边有意义吗?不用说出答案,学生立即明白了:比较斜边和直角边的长度大小,只有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才有意义。还有一个学生在汇报时回答: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小于两条直角边的和。教师随即追问:你能说一说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吗?这个学生立刻明白,不管是什么样的三角形,都是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虽然当时研究的是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的长度关系,可在追问过程中把知识和理解延伸了。

四、引导互动

如果说启发式互动具有纵深探究的动机,主要目的是为了挖掘知识的深度和深度主线周围上的广度,那么引导式互动则更多地具有平铺联想的作用——从一个已知问题联想到未知问题,教师用已知问题来“引”。学生根据教师的“引”联想到未知问题的“解”,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发现、探索、理解、掌握新知。

引导式互动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举一反三,也就是触类旁通。它的关键是通过一个“引”一个“想”,形成师生互动,没有“引”就没有“想”,没有“想”“引”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引”是为了引起“想”,“想”是“引”的目的和归宿。“想”就是学生思考,按照教师“引”的方向去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最终解决办法。

1.引导过渡。每节课总是有许多教学环节,这些环节教师不一定都要直接点出来,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互动自然地让学生联系到下文。许多数学新课的传授都属于此类互动,从已知概念引导出新的概念,从一个公式迁移到另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比如,从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从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从整数除法过渡到小数除法……

2.引导学生联想同类事物或事件。随着教学的深入,总有许多新鲜的字词、概念等知识点涌现,学生的知识量不断增加,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利用原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学习新的事物。比如语文教学中找同义词或反义词,作文中的写作技巧的迁移运用,数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某一知识体系等。

3.通过多媒体直观引导。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许多虚拟的实验,转换、形象过渡、模拟等场景,教师通过这种形式的引导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引导到未知的知识海洋中。

五、情景剧互动

课堂情景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教育教学“故事”表演出来,提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体验机会,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文本的理解,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强化锻炼。情景剧表演可以是一人或多人,可以是同时或渐次进行,可以安排在课堂中间或课程结束前,可以台上亦可台下,可长可短,还可以进行专场排练演出。情景剧特别适合语文、英语、品德等课程。

师生实现情景剧“双向”互动,其积极意义十分明显。一是师生一起创编,搜寻情景剧素材,改编小剧本,这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提升;二是准备表演道具,师生最好一起准备材料,然后一起画、剪、拼、粘、贴、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是分角色表演剧中人物,教师选择适合自己表演的角色,为学生大胆表演做出表率;四是表演,教师要真诚自然地和学生一起走向舞台,一起激情,一起收获,一起快乐,一起成长。教师的参与将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激发学生潜能,融洽师生关系。

比如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适合课本剧表演的语文教材整理分类:写景的课文可以启发学生当导游表演,锻炼演讲能力;叙事的课文引导学生编故事,写童话,然后给大家讲一讲;古典诗词可以吟唱诵读,编成舞蹈展演;对白比较强烈的课文可以分角色朗诵;遇到历史故事、古典小说,可以和学生一起编一部微视频、小电影……另外,表演完毕,别忘记剧后评比,评比出“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最佳创意奖”……

六、情感互动

教师都有这样的课堂体验:有时感觉一节课是那样的短暂、快乐、兴奋,有时感觉漫长难熬,这就是感情因素的调节作用。通情才能达理,因此师生情感互动在教学中有着十分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这种氛围里,学生情不自禁、发自内心地钦佩、敬爱教师,教师也会愈发觉得学生的可爱、可塑,互相尊重,互相吸引。

如何实施情感互动?教师和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传递情感的信号,这个信号就是互动的载体,它通过教室空间的空气在双方感官和思维中流淌,影响着双方的情绪,制约着课堂的效果。主要有四种情感传递:一是表情互动,教师的喜怒哀乐、一颦一笑都直接刺激着学生的中枢神经,学生同样会用善意的表情回赠;二是语言互动,教师表达的判断、描述、论证和反馈,语言的节奏和语调都将渗透到学生的心灵,调控学生的情绪发挥;三是肢体互动,教师的手势、体态、舞蹈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决定着师生的情绪;四是气质互动,教师不同的性格气质会逐渐形成不同的班风和学风,对学生的学业、品行、精神风貌产生重要影响,体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身教胜于言教”的力量。

情感互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要尽可能维持积极正向的情感互动,师生之间互动欣赏、尊敬、友善、亲近,情感交融,心有灵犀;二是教师要尽量避免消极的情绪互动,减少相互抵触、情绪对立、疏远对方,表现为师生双方态度冷漠、无言以对或冷眼相对,阻碍课堂教学有效开展;三是表面热闹哗众取宠型互动,学生虽然开心,但课堂嬉笑不严肃,学习质量不高;四是机械式互动,互动双方仅仅是你问我答,简单机械,没有丝毫弹性磁性,学生只是配合教师的表演,这是一种虚假的情感互动。

七、评价互动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伴生物”,有课堂就有评价,有学习就有评价,不管这种形式是什么,即使是学生课堂上走神、瞌睡也是对教师讲课的一种自然消极的评价。课堂评价无处不在。评价互动就是要改变教师单一主导课堂评价的机制,改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互动评价成为课堂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更能使课堂的功能得以实现。

课堂评价主要模式有自我评价、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评價方式包括口头评价、制定评价表、小组互评、评语评价;评价形式包括口头语(比如鼓励语、批评语、辩论、争吵)、肢体语(比如点赞、掌声、手势)、打对号、画星星、勾笑脸(在笑脸贴上画钩)、贴红花等。语言评价要客观、全面、准确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师生互评的流程是“听——思——评——析”,认真倾听并准确理解是思考和评价的前提,然后积极思考,迅速判断,酝酿评判语,做出评价,在别人评价时要分析评判是否和自己的一致,并做好补充。

课堂中什么时候进行评价?教师和学生都要把握好评价的时机,才能促进课堂效率。主要有:

1.教师的精彩讲解——学评,学生对教师的精彩讲解发出言不由衷的赞叹、欣赏和聚精会神地倾听。

2.学生的精彩回答——师评,教师就学生回答的具体某一问题做出精准到位的评价。

3.学生板演——共评,主要是师生做出正误的评判和过程分析。

4.小组展示——互评,小组通过讨论评价筛选最佳方案。

5.作业批改——书评,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写出书面评价意见

6.知识梳理反馈——自评,学生对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等。

参考文献:

[1] 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 孙铨.同在屋檐下:师生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 责任编辑 张宏丽 ]

猜你喜欢

课堂互动技巧方法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可能是方法不对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