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军用车载方舱设计研究

2017-07-01庄强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1期

庄强

摘 要:通过典型案例,对军用车载方舱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对方舱布局设计、接口设计、供电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与用户反复沟通和精心设计,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注重人性化细节处理,使得方舱的设计既合理又方便用户使用。通过研究创新,以期提高军用方舱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军用车载方舱;布局设计;接口设计;供电设计

中图分类号:U469.6+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1.056

随着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凭借其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车载方舱在各军兵种战斗、指挥、保障装备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机动式的工作平台,军用车载方舱是电子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载体,由于其内部空间有限,布局设计合理对于使用人员来说十分关键。考虑车量行驶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各零部件之间的接口很容易松动,所以我们还要在有限的空间内、颠簸的环境下充分考虑接口设计的合理性。

1 方舱布局设计

1.1 方舱舱体结构设计

某方舱舱体采用大板结构,每块板片(即方舱的6个壁)用钢质型材作为骨架,方舱大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满足设备安装和车载运输环境的要求。板片合拢时,在板片端面之间焊接金属弯角件,以保证板片之间的连接强度(刚性连接)。板片与板片的内、外拼角处安装铝包角,采用胶接加铆接的方式,起到紧固、密封和装饰的作用。方舱内浇注墨绿色防静电地板,地板和舱底之间具有良好的泄漏静电电荷通路,地板浇注时确保無杂质、气泡。整个方舱外部采用林地南方夏季型迷彩涂料,便于丛林伪装。

1.2 方舱内部布局设计

方舱内部采用分舱室结构,保证使用人员有安静的工作环境。舱内距离前壁2 m处设置隔墙,将方舱分为2个舱室,分别为A舱室和B舱室,隔墙设置开门,便于2个舱室互通。开门设置成半开门的形式,门上部设置窗户一个,便于观察设备状态;门下部设置风孔,便于空调回风。

1.2.1 舱门及窗户设计

在方舱的后侧设置舱门一个。门的有效尺寸(W×H)为

1 800 mm×800 mm,配有门锁,门锁采用三点式锁紧机构,外把手加装铜锁,门锁可靠,开、关门省力,满足国军标要求的解锁功能和限位要求。舱门处安装扶手,方便人员登舱。B舱右侧和A舱室右舱壁设置外推式玻璃窗,可自然采光,舱内安装推拉式防光窗帘,保证舱内灯光不外泄。

1.2.2 布线设计

舱内的线缆主要有电源线、地线、信号线。信号线有光缆、电话线、网络线、串口线、视频线等。舱内布线明暗结合,舱内空调、照明、风机电源线以及控制线走暗线,其他均走明线,明线装在走线槽内。电源线缆和信号线缆分开布设,采用最短距离原则,防止干扰。

2 接口设计

该车设有2个接口窗,分别是电源接口窗和信号接口窗。电源接口窗设在A舱右壁中下部,接口窗在舱内配装有金属内罩,内装电源滤波器和防雷过压保护装置,作为输入交流电和输出交流电的滤波和防雷装置。金属内罩与舱内壁接触处压有屏蔽密封条并涂适量的导电保护液。信号接口窗设在A舱左壁下部,接口窗在舱内配装有金属内罩,内装信号防过压保护装置。金属内罩与舱内壁接触处压有屏蔽密封条并涂适量的导电保护液。接口窗上的装置板可以从舱外拆装,便于维修。接口窗外盖板具有锁紧、开启和限位支撑装置,盖板盖紧有良好的水密性和光密性。接口窗开启后,外盖板有防水挡雨功能,保证在开启状态下不进水。

3 供电设计

3.1 用电预算

方舱内设备总额定功率是指在执行既定战术技术任务时,舱内可能同时使用的设备所消耗的最大功率,它是车载方舱动力源设计的指导性指标。该方舱总额定功率见表1.

3.2 供电组成

该车供电方式分市电和自发电装置供电2种方式。平时以市电供电为主,当市电无法接入时,可通过发电供给。外部电源出现故障时,通过车载UPS可持续供电15 min。A舱室内安装UPS,舱内设备机柜、平板显示器等通过UPS供电,空调、风机、照明等不经过UPS供电,由外部电源直接供电。

4 结束语

该军用方舱在整体布局上引入了工业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注重细节处理,提高了用户体验度。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以上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同类产品设计提供参考。方舱设计还存在很多待优化和创新之处,将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中勤.移动指挥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讯技术,2006,46(2):129-132.

[2]王雪峰.新型轻便式车载电子系统的设计[G]//2012年电子机械微波及通信设备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哈尔滨: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12.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