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赫音乐的宗教释义*
——以《平均律钢琴曲集》第四首《升c小调前奏曲BWV 849》为例

2017-07-01袁亦佳邓志勇

黄河之声 2017年7期
关键词:前奏曲基督路德

袁亦佳 邓志勇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北京 100048)

巴赫音乐的宗教释义*
——以《平均律钢琴曲集》第四首《升c小调前奏曲BWV 849》为例

袁亦佳 邓志勇※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北京 100048)

巴赫是教会音乐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基督宗教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整个人生,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平均律钢琴曲集》,看似只是一套钢琴基本功的练习曲,但结合巴赫生平,从这一作品中不难看出,基督宗教信仰对他在音乐作品创作的结构、发展趋势等因素上,都有着深入骨髓的影响。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探讨巴赫音乐以及其他宗教音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础。

巴赫;教会音乐;《平均律钢琴曲集》

“要用角声赞美他、鼓瑟弹琴赞美他。击鼓跳舞赞美他、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他。用大响的钹赞美他、用高声的钹赞美他。——诗篇150∶3—5”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出生于德国图林根省埃森纳赫市(Freistaat Thüringen Eisenach),是教会音乐领域伟大的人物之一。这里是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的故乡,150年前,马丁·路德就是从这个教堂的讲台上打开了宗教改革的大门。马丁·路德相信,音乐对基督徒有着强烈的精神作用和教育意义,音乐与神学几乎是不可分离的。他曾说:“我将音乐置于神学之次,有至高的赞美。”

巴赫出身于一个音乐世家,到巴赫已是第五代了,音乐是上帝对巴赫家族特别的恩赐。巴赫八岁时所进学校规定的学生必须学习神学,优秀的音乐天分让巴赫在这所重视神学教育的学校成为了合唱团的一员,正如《圣经》书24:15中所提:“……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儿时的巴赫在每周的主日礼拜中,经常与父亲、哥哥一同参与音乐赞美的服侍,但命运多舛的巴赫无忧无虑的同年不久就被打破了,上帝给巴赫的熬练,从他九岁开始——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了,他只能寄居在长兄家中。

巴赫在十岁那年,挣得了靠自己努力得来的第一份收入,这使他明白自己的才能才是未来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于是巴赫更加努力的学习,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相信信仰可以打开永恒真理的大门。

失去父母的巴赫在15岁时就开始了完全独立的生活。他只身来到德国北部宗教歌唱音乐的中心吕内堡(Lüneburg),并以他优秀的音乐素养被当地圣·米歇尔教堂(Basilique St. Mchel)附属合唱团录取,同时进入神学院学习,参加校内的晨祷唱诗班。在他之后的人生旅途,是在不断的创作、服侍、因不顺而改变工作的过程中度过的。巴赫一生为宗教音乐事业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在巴赫的作曲稿上,几乎都会写上两项缩写字母:“I.N.J”(In Nomine Jesu)和“S.D.G”(Soli Deo Glovia),这分别是“奉耶稣的名”和“只为荣耀上帝”的意思。辛勤的创作使得巴赫视力逐渐减退,最终完全失明。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虽然是为他的孩子和学生创作的提高钢琴技能的一本练习曲集,但追求完美的巴赫依然将这部作品做了反复的修改,为求得上帝的喜悦,因为上帝本身创作了最完美的作品。这部作品包含了音乐中的全部调性,并且运用了在当时出现的所有风格和流派,这可以看作是巴赫对于上帝创造的音乐规则的一种探索。也正因为此,这部作品被音乐界称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

《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第四首《升c小调前奏曲BWV 849》曾被黎曼评论为“音乐文化所呈示的最神圣最崇高的乐曲”。作品分为三部分,三这一数字在基督宗教中有着特殊含义,例如上帝具有三个格位:圣父、圣子、圣灵,所以称上帝为“三位一体”的上帝,再例如耶稣被钉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因此三这个数字在基督宗教中蕴含着救赎、希望的美好意义。第一部分为创意曲,主题分为a、b两部分,1-14小节(见谱例1)。在曲首出现的动机以及出现在第五小节的动机,为各声部所模仿、变化进行,这正如圣经中腓立比书三章14节中提到的“向着标竿直跑”,基督宗教的信徒将耶稣当作一生追随模仿的标竿,这个思想与本部分的模仿进行不谋而合。主题旋律从主和弦音到属和弦音,答题则以属和弦音到主和弦音,然后再将主题音型在相同声部重复。5-7小节,改变了主题反向上行,赋予了音乐一股冲击力,同时也从音高上形成一种“U”型,仿佛是巴赫人生中的起伏,也如《圣经》哈巴谷书3章17-18节中提到的“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小李,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这句经文也与巴赫起伏的命运相契合,虽然他的人生经历了起起落落,但他用音乐赞颂上帝的脚步从未停止过。经过三小节发展后,主题的音型又重新回到了各声部陈述,形成应答。第一部分终止于属和弦。

谱例1:《平均律钢琴曲集》第四首《升c小调前奏曲BWV 849》第1-15小节

第二部分为15-29小节(见谱例2)。这部分随主题音型在不同声部的发展,音乐情绪逐渐高涨,25小节到达全曲的最高潮后,音乐逐渐松弛。26-29小节高声部的阶梯式下行显现出下降的趋势。最后音乐静止于29小节的属七和弦上。

谱例2:《平均律钢琴曲集》第四首《升c小调前奏曲BWV 849》第16-29小节

这里,巴赫没有直接进入尾音,而是在30-39(见谱例3)小节将主题音型做了一次小小的发展,使听者在心理上形成了曲径通幽的感觉。

谱例3:《平均律钢琴曲集》第四首《升c小调前奏曲BWV 849》第28-39小节

虽然整曲的旋律透露着巴赫在人生旅程中种种的不顺利而产生的淡淡的忧伤的情感,但依然能从中感受到那从神而来的平安——“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11:28)”。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重要的作曲家,也是基督宗教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浪潮自始至终地影响着巴赫的人生轨迹,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作品的每一个音符。想要真正地认识巴赫的作品,传统的作品分析已经研究的非常成熟,从指引巴赫人生道路的基督宗教信仰入手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平均律钢琴曲集》第四首《升c小调前奏曲BWV 849》虽然是巴赫为他的学生创作的练习钢琴基本功的一首练习曲,但结合巴赫生平,从这一作品中不难看出,基督宗教信仰对他在音乐作品创作的结构、发展趋势等因素上,都有着深入骨髓的影响。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一方面为经典音乐作品分析提供了新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具有宗教信仰的作曲家音乐作品分析更为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圣经(和合本)》.

[2] 李荔莎.浅探教会音乐创作之典范——在基督教信仰引导下创作的巴赫.金陵神学志,2014,02:95-116.

[3] 汪洋.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音乐实践.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03.

[4] 马丁·路德 著,和士谦,陈建勋 译.基督徒的自由.道声出版社,2004.

[5] 参考音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zMDYwNTM2.html#comment

[6] 陈丽红.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教学、情感与宗教性分析.武夷学院学报,2015,04:75-78.

[7] 邓志勇.基督赞美诗,神性与音乐性的内化和统一——早期三首基督赞美诗的神学思想、形式与来源简析并及其他杂议,2017,1.

[8] [加]区应毓,文庸.西方音乐名家与基督教.九州出版社.

北京市教委2017年规划项目与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创新与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巴赫音乐的宗教释义——以〈平均律钢琴曲集〉第四首〈升c小调前奏曲BWV 849〉为例》研究成果(102175309800/070)

袁亦佳(1990-),女,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邓志勇(1978-),男,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前奏曲基督路德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浅析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
为施政和立法之依据:近代中国政府基督宗教调查研究
在威登堡邂逅马丁·路德
“新生儿版”基督诞生
钢琴前奏曲
午夜来电
前奏曲
《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展现当代俄罗斯社会的宗教思想
Dr.Martin Luther King Day马丁·路德·金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