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同心米粉
2017-07-01杨琼凤
杨琼凤
邂逅同心米粉
杨琼凤
在春草初长、春花待放的季节,我与一群文友相约藤县同心镇,邂逅同心米粉。同心镇远离县城的喧嚣,保留着原始的朴素,向人展示着碧水青山,有种荣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定和端庄。
尽管我此前多次到过同心镇,但是每次都来去匆匆,不曾深入到米粉生产现场观摩。这次终于有机会慕名来到同心米粉的加工作坊,了解其加工流程。
作为梧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同心米粉的加工方法,有手工制作和机械化生产两种方式,但是更吸引我的还是手工制作米粉的场景:石磨在发动器的带动下,飞快地旋转,师傅把一勺泡好的米放到石磨上面的槽里,在石磨的转动中,米滑落在石磨中间,米粒经过加压、研磨,渐渐变成米浆在缝隙间渗出来,滑落在圆形的大槽里,缓缓往槽的出口流去,再流到槽口下面的水桶里。第一次研磨结束后,师傅取来一个新的桶放到槽口下面,再用勺子把米浆倒进石磨,重复第一次的流程,米浆在再次研磨后,变得更加细腻了,洁白的米浆在石磨间渗出来,流动得更加畅快了,轻盈地从槽口汇流到桶里。
研磨结束,进入炊米浆的环节。只见师傅用一个古朴的木勺舀起一勺米浆,倒在编织精细的大簸箕上,然后双手握住簸箕两边,轻微倾斜,再轻轻地摇晃簸箕,直至米浆均匀地铺在簸箕面。随后,师傅拉动系在盖子上的绳子,掀开沉重的木锅盖,这时,用炉火烧开的水已热气腾腾。把铺满米浆的簸箕放到锅里,盖上木锅盖,用水蒸气把米浆炊熟。大约两分钟后,师傅打开木锅盖,簸箕上的米浆已经变成了湿粉,上面有一些不服帖的水囊。在我暗暗担心湿粉不够平整的时候,只见师傅娴熟地把簸箕倒过来,湿粉就轻盈地滑落在用竹篾编织的网状长箕上。多余的水分从长箕的缝隙流走,湿粉平整地摊铺在长箕上,娇嫩柔软。师傅用手轻轻地卷起一张湿粉,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我们像馋猫似的,纷纷拿起一小段粉细细品尝,只觉温润爽口,清香中渗透出一丝丝甘甜。如果谁喜欢味道浓郁,可以把粉蘸上酱油,酱油的咸鲜和米粉的香味交织,又是一番滋味,微咸、微甜、浓香,在唇齿间回味。
因为来得不是时候,天空飘洒着雨丝,我们没有看到晒米粉的壮观景象,只看到了晾晒米粉的长箕。在竹篾编织的网状长箕上,还有很多拱起的竹篾,两三条竹篾交错成一排,隔上大约十厘米又有一排,每个长箕有三四十排竹篾。据介绍,米粉就是挂着竹篾上晾晒的。每当白天出太阳时,师傅将整个长箕搬到阳台上晾晒,晚上或者下雨的时候,又把整个长箕搬回来,避免反复取下、挂上米粉的麻烦,也避免米粉被风吹落到地上,能保持米粉晾晒过程中的干净卫生。
与传统手工制作米粉相比,机械化制作米粉轻便多了。一体化的制作流程,米从机械的一端放进去,搅拌、打浆,米浆均匀地铺在机械里面的白色帆布上,白色帆布在封闭的槽中滑过,槽下面是两三米长的炉灶,炉灶里烧着猛烈的火,槽里灌满水蒸气。米浆从机械的一端到另外一端只需两三分钟,到达出口就变为湿粉,此时只需要一个人在湿粉出口端,拿着一把刀,看着一个长箕装满了湿粉,用刀轻轻隔断湿粉,又用新的长箕装粉。装满粉条的长箕,被机房外面的工作人员接住,搬到露天晾晒。机械化制作作坊每天能生产七百多斤米粉,而人工制作每天只能制作七八十斤米粉,但是手工米粉还是有着它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