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开展互动式教学
2017-06-30杜灿
杜灿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实验中学)
摘 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立党之本。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特别是在教育事业中。素质教育就是在教学中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倡素质教育更多地表现在互动式教学上,互动即师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互动等。化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新的技能,同时也能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化学;互动式教学;素质教育
现今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不论是在化学还是其他的学科中,讲求的都是素質教育。相比于其他学科,化学课堂自推行素质教育以来一直是改变相对缓慢的一门学科。教师也一直在课堂中采取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经这样初级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率,也小幅度提高了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之所以只是说初级的转变,主要是想表达,在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上还不够彻底,在课堂上教师还存在为了互动而互动的现象,使得教学效率未达到预期的要求。初中化学课堂的互动不仅是一项要求,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好课堂互动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内容,精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只有做足了准备的课堂互动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使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一、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确立课程的目标方向
课前预习对于一门课堂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初中化学课堂中老师和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主体,教师的提前备课及学生的课前预习都是化学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要素。当两个主体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备课,提前熟识课程的内容、重难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师生都了解熟识了课程的具体内容,教师才能自然地在课堂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互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高质量的预习方式可参考以下安排;教师可在一节课结束前向学生提出下堂课需要提前预习并解答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切勿漫无目的去预习。在新的课程开启前先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继而根据学生的预习程度进行引导开展课程。课前预习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命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特色,让师生间的互动更多样化。
二、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教师应该营造情感氛围,让互动式课堂开展得更融洽和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历来是威严的,这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莫名就产生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较少,这对于教学来说有利有弊,现如今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鼓励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去与学生沟通交流,增进师生关系,日常与学生多沟通,多了解,力求建立民主、和谐、友好的关系。初中化学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就需要一个明主和谐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会有很大的提升,在课堂的互动中就会更主动、自信。只有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参与课堂学习,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效果。
三、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要求教师有团队意识,善于通过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传统的课堂大多是教师的45分钟讲坛,学生的45分钟倾听,没有互动交流。经过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提高教学水平,相反还可能影响学生的求学热情。新课标指出,学生间的合作也是互动的最佳体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合理引入分组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分组讨论前期的分组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调整分组,组内成员的学习水平应该存在差异,但成员之间的性格及接受能力要具有一定相似性。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数量,原则上以4~6人为宜。当然如果教师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分组确定后,教师还应该协助选出小组长,并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各小组成员分工,如发言者、记录者、材料处理者等。分组相关事宜准备就绪后教师可为各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各个小组成员在任务的讨论中都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对任务讨论探讨过程中,都能各尽其职、收获知识、获得成长。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可以根据照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但应以鼓励为主,使学生体会到小组学习的意义。
教育这项伟大的工程中,素质教育的引入将成为一个加速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采用是推动化学课堂素质教育开展的有力武器。在化学课堂的开展中,教师应善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芝.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
[2]王伟,袁书杰.对实施互动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0-52.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