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架起沟通的桥梁
2017-06-30郑艳
郑艳
摘 要:书信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载体。为了加强家校合作,作者选择书信作为家校之间沟通的媒介,以学校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举行的三年级学生成长仪式为契机,通过在仪式前父母给孩子写信,在仪式中父母给孩子读信来切实提高家校合作效能。
关键词:书信;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70-1
我们作为教师,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加强家校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少年儿童的必然途径。因此提高家校合作效能是我们重点研究的目标与方向。
家校沟通方式方法多样,常规的有电话联系、网络联系、面谈、家校联系簿、家访、家长会等,我们日常工作中也经常使用其中的某些方式与家长沟通,但总会听到同事们抱怨家校沟通效果欠佳。因此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家校沟通的效能,引起了我的思考。事情很凑巧:我校即将在六一儿童节举行三年级学生成长仪式,于是我就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打算通过写信、读信、回信来切实提高家校合作效能。
一、家长写信——唤醒责任
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它是人們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载体。我们邀请家长为孩子送上十岁的成长礼就是给孩子写一封信。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我们仍然选择书信的方式是因为书信不仅利于保存而且能给孩子带来尊重和温情。我校地处农村,而且新市民约占30%,家长综合素养普遍不高,于是我们把指导家长写信作为正式活动前的重要准备。
我们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指导家长写信。一是发邀请函,将本次活动的意义目的等告知家长;二是开展专题培训,指导家长如何给孩子写信。我们通过和家长交流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希望家长写信时要将孩子当成“大人”,我们提出了真正的爱孩子不是单纯的给与,它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提醒、得体的批评、适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督促,为家长如何写信指明了方向。
通过上述准备活动,家长们感受到到了学校对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关注,也意识到了自身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增强了家长的学习意识。学校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使家长意识到,一定要写好这封信,因为它不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今后的发展负责。
二、现场读信——激发共鸣
6月1日下午,我校三年级成长仪式正式举行了。我们邀请了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共同参与。当主持人说父母早已精心准备好了生日礼物时,家长将信递给孩子,和孩子一起读信,舒缓的背景音乐声响起。
现场的读信环节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有的孩子静静地读着父母写的信,不一会儿眼眶红红的;有的爸爸妈妈轻声地念给孩子听,孩子听着听着潸然泪下。当主持人说:“请走到父母跟前,大声的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时,孩子们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扑到父母怀中,大声的表达了此刻的感激与感动。此时孩子和父母紧紧地拥抱,不止是身体的亲近更是心灵的贴近,这种爱的涌动具有超强的感染力。
爱是一种温暖,爱是一种关怀。亲子关系是爱人的基础和核心。而我们中国的父母,普遍认为爱孩子放在心里就行,只要我认为是对孩子好就好,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有的家长自己省吃俭用、拼命工作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却没时间陪伴孩子;有的家长给孩子无限的自由,让他在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却发现孩子成了小霸王;有的家长一直板着脸,孩子好了还要求更好,却发现孩子心理脆弱地不堪一击。其实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但是爱的方式很重要,而且爱要勇于表达,只有让孩子感受爱,才能学会爱,才会奉献爱。在信中,当家长敞开心扉,将自己对孩子无私的爱表达出来时,家长们发现原来总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可是此时此刻才发觉自己错了,孩子并没有因此恃宠而骄,知道后反而更爱父母了。而孩子此刻真切的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当父母把自己当成“大人”,给你写信时,而且那信里有得体的批评,必要的鼓励和温柔的爱,怎能不激动,孩子们从父母的信中感受到了很多平时没有体会到的深情。
三、孩子回信——学会感恩
成长仪式结束以后,我们的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我们还安排了拓展活动,第二天的晨会课时,老师和孩子一起在班中进行小结,孩子们交流时畅所欲言,就是原来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能说上一大段话,因为有内容,有体会。老师提议父母既然如此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呢?当老师将问题抛给学生时,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表示要坚持每天爱的表达,有的表示要积极行动起来,如每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有的表示应该为父母回一封信。这个提议大家一致通过。
指导学生回信成了难题,因为三年级的孩子没有接触过信的格式等,于是老师们从旁指导。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信,有的老师和孩子们分享发生在自己家庭的故事,讲述自己和孩子是如何“斗智斗勇”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老师和孩子们玩“今天你当家”的游戏,然后指导孩子写当爸爸妈妈的感受,有的老师指导孩子制作一幅画信,图文结合。这样的回信突破了常规的信,形式内容多样,要求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学会感恩,学会换位思考。家长收到后连连赞叹。
成长仪式结束以后,老师们突然觉得孩子们长大了,上课更认真了,作业更端正了,父母们突然觉得孩子们长大了,主动做家务了,回家作业也不用催促了;成长仪式结束以后,孩子们突然觉得老师们更漂亮了,上课时微笑多了,下课后批评少了,孩子们突然觉得父母更亲切了,唠叨指责少了,拥抱表扬多了……
对孩子的爱让学校和家庭走到一起,对孩子的爱让我们彼此包容,共生共长。小小的一封信,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