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法中节奏教学在“双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2017-06-30孔吉龙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双语节奏课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1年全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帷幕,包括音乐学科在内的各个基础学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管理体制、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调整,目的即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重新确立音乐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并将音乐课定义为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因此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2012年,在第八轮课程改革实施10年之后,国家教育部根据这10年来在音乐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阻碍重新审定并出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这是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完善和发展。它更进一步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对教师教学要求也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于中职学生节奏的教学,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他们对节奏的创作意识和创造才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是美好的,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它有一定的“约束”——节奏。节奏是音乐课的重要拓展学习内容。众所周知,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但是刚入校的学生欠缺音乐节奏感,不能操作简单的打击乐,更不能准确地表达音乐的节奏,再不要说创编节奏,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创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做了节奏教学要融入丰富生动的音乐内容、要符合音乐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创编、教师如何布置任务与提出要求等方面的探索,尝试着摸索和运用新的节奏训练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寻求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节奏学习方式,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提升音乐表现力的音乐教学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节奏是音樂的骨架,也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我们音乐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都比较重视训练学生的节奏创编。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感受节奏、理解节奏。不仅要了解节奏的时值,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节奏语言的意义,也就是说要理解怎样的节奏代表怎样的速度、情绪、情境。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节奏训练,是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节奏即兴创编教学实践的研究中,我们运用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里“动起来”,“动起来”不仅身体动,还有心动、脑动。不仅能创作属于自己的节奏作品,还能将创编内容运用到演唱或器乐弹奏中,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反应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终达到自由表现音乐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音乐课堂教学中中专一年级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节奏训练,是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在律动中感知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2)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3)在歌唱欣赏活动中贯穿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4)让节奏与生活紧密结合,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2.对中专一年级音乐教学构建中专一年级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源组件库。

(1)通过多媒体及音乐包看文献等收集整理有关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料,并将其整理为资源包,以便今后教学使用。

(2)利用多媒体资源收集相关课堂实录音像资料,以便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行参考分析和借鉴。

3.发展出课堂中节奏教学实施框架和方法。

(1)专门学习基本节奏以及由几种基本节奏组合而成的节奏小组。

(2)在游戏中巩固基本节奏以及节奏组合。

(3)在歌曲中学会运用。

(4)在创作中熟练掌握节奏。

4.探索更多样更有效地教学模式和方法。

(1)可利用客观存在的节奏,建立学生心理恒拍节奏是客观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如:脉搏、呼吸、日落日出、潮汐、钟表、火车匀速行驶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节奏。教师可利用这些客观存在的,就在孩子们身边的节奏,让他们从小就建立一个心理恒拍。心理恒拍对于学生的节奏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建立参照物。

(2)节奏朗诵促进节奏训练。语言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每个人自出生后有两个基本的能力是“每个”家长都要教的:一是说话;二是走路。所以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音乐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非常的熟悉、亲切。它无需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音乐教学,学习中自然减少了心理障碍。这也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选择孩子熟悉事物作为节奏朗诵最佳。例如小动物的名字、自己的名字、交通工具、成语等等都非常好。这些可作为节奏训练的最初阶段,让学生对节奏有最初的概念。

五、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实践,我最终以论文《音乐教学法中节奏教学在“双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作为我的课题研究成果,虽然成果显得比较渺小,但是在这期间我们组员付出的努力对我们今后的成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课题的具体方法和实施,对教育教学也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次的结题,我们也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尤其是对我们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研究课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比我预期的要难,学生对节奏的概念几乎是零,而且理论知识欠缺,是导致课题实施的最大困难,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学生辅导理论知识,让他们了解节奏的重要性,让他们掌握不同节奏的特点,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课堂效果,最终还是比较圆满的结束了本次课题的实施和总结阶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始终要坚持把节奏教学做为学生的学习重点,任何一首歌曲都有他自己的节奏特点,我们要把握好难易程度,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努力。在今后的学习探讨中,我会把节奏教学运用到不同的声乐曲目或是器乐曲目当中,通过一首乐曲的歌词及旋律剖析,更具体的去探讨节奏教学在实际生活中和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孔吉龙(1984-),喀什师范学校音乐教室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钢琴教学和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双语节奏课题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YOUNG·节奏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