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书法结字中体现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和谐思想

2017-06-30曹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毕达哥拉斯和谐书法

曹栋

摘 要 毕达哥拉斯的和谐精神甚至在书法艺术中都有体现,主要体现在对比和谐、比例和谐、秩序和谐与对称和谐这四个方面。主次、虚实、巧拙的对比和谐使书法形成黑白对比;比例和谐与黄金分割线类似,使其更加美观;对称和谐使书法在灵动间不失平正之美;秩序和谐则体现着书法的规则与美学。

关键词 毕达哥拉斯 书法 和谐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1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精神及在书法艺术的体现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非常著名的哲学家。他认为“和谐”是美的基本原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和谐的。毕达哥拉斯的和谐精神不仅仅体现在音乐领域,它存在于一切艺术领域,甚至在与其相隔万里的书法艺术中都体现着和它相似的和谐精神。书法有三要素:用笔、结字(结构)、章法。用笔要讲究力度和谐与线条比例,即合理分配书写时的轻重、缓急、强弱;结字与章法都注重整体的美感,不过结字注重的是单个字的整体和谐,章法注重的是一幅作品的整体和谐。虽然用笔、结字、章法中都体现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精神内涵,但结字所蕴含的毕派和谐精神相比用笔与章法更为丰富,因为用笔一般体现着比例和谐,章法主要体现着对比与呼应和谐,而结字,不但蕴含比例和谐与对比和谐,而且拥有毕派和谐观中的秩序和谐与对称和谐,所以本文重点讨论书法结构中体现的毕派和谐精神之对比和谐、比例和谐、秩序和谐与对称和谐。

2书法结字中的毕派和谐精神

2.1书法结构的对比和谐

毕达哥拉斯认为和谐就是对立因素的统一,这一点在书法结字中可以得到完美的体现。对比产生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字、一幅作品的生命,在书法结构中,产生对比的方法很多,如粗细、收放、虚实、主次、疏密、奇正等等。在书法结字时,对比是手段,和谐才是目标,一个字就是多种对比方式的组合。

主次对比:不管是哪种书体的字,其中都会有主次之分,即字都由一个或几个主笔和多个宾笔组成,无论笔画多少,除去主笔,其他笔画都会作为辅笔进行附和,一般通过线条大小、粗细、长短等手法进行表现。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群賢畢至”的“畢”字,最后一个竖画,支撑、平衡全字重量,又贯穿其他笔画,为主笔,较之其他笔画,此笔线条更加厚实、长大、舒展,且有其他笔画八面照应,使字的整体更具精神,呈现和谐之美。

虚实对比: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中说到:“字由点画连贯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作品”,虚为字之留白处,实为笔墨处,所以说字的虚实对比也是产生和谐的重要手段,而虚实对比通过线条的疏密、疾涩、轻重等手法进行表现。大书家邓石如有“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之说,无笔墨处亦有一种趣味。如《兰亭集序》中“仰”、“观”二字虚实对比明显,“观”字笔画略繁,用笔略重、略慢,从而有密不通风、厚重之感;“仰”字笔画略少,用笔略轻、略疾,而有疏可跑马、轻盈之感。

巧拙对比:“巧”是灵巧、生动、险绝;“拙”是庄重、平正、大方。巧拙对比即是线条经过角度变化或变形处理,在一个字中产生险绝、灵巧或平正大方的不同姿态,以避免字的结构过于呆板和过度夸张。巧与拙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在合理对比中彰显彼此,在自然地对比间,达到既不夸张,亦不呆板的和谐之美。

2.2书法结构中的比例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把一个线段分成两部分,若是两部分长度比等于0.618,那么这种分割就是黄金分割,它具有严格的比例性与和谐性,是尤为重要的美学处理方法,这种“黄金分割”在书法结字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启功先生便用其创立结字黄金律,他提出书法5:8的黄金比例,其图如下,在一个方格中,纵横各分三个方格,字之重心在中间5:8处,并强调中宫固然重要,但更要把握中间的四个交叉点,这四点才是整个字的重心汇聚处。这样所写的字才会重心稳定,平衡和谐。但无论5:8还是0.618都过于精准难以操作,所以书法结构中,一般都采用大体2:3的黄金比例。

如“二”、“卅”等字,一般书家都会写成扁平状,构成宽高之比大体3:2之型,而且一个字中的黄金比例不只一个,像一个简单的“二”字,不但包含宽高之比大体呈3:2,而其两横划也基本被写成上略短,下略长,形成二三之比;另外如“水”字笔画交汇处,把中间主笔分为上下2:3,若分的略高,字体虚浮,根基不稳,若分的略低,又使之毫无精气,而在2:3处最为完美;此外2:3的比例也有结构大小的运用,如“吕”、“昆”,一般都会写为上小下大呈2:3的结构。虽然毕派的黄金分割思想与书法结构中的黄金比例思想有一定不同,但其比例产生和谐的思想,在中国书法结构中具有广泛的体现。

2.3书法结构中的对称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身体、数字、音乐等事物的和谐都是源于对称,对称产生和谐之美。当然对称美(下转第186页)(上接第184页)在书法艺术中也具有丰富的意义,在书法结构中,真、草、隶、篆任何书体,对称美都会有体现,并且对称也极大的促进了书法结构的和谐之美。如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中“繇”字,在左右两部分平分占位的前提下,以中竖线对准为正,穿插避让,组合紧密,上下基本齐平,展示着对称之美;如王羲之草书《知足下帖》中“下行”二字,虽连为整体,但以中轴线为准,则左右成明显对称之状,灵动间不失平正之美;隶书《曹全碑》中“宰”字,首部点画写为一竖,与下部分竖画,同处中轴线上,互相呼应,使整个字以中竖笔分开,左右成对称之势,而且中间四点略有差异,但分布均匀,展现出平正庄重的和谐之美;虽然对称之美在真、草、隶书中都有体现,但篆书最为突出的特点便为对称、均衡,所以,对称之美在篆书中更加普遍,如李斯《峄山碑》中“暴”、“康”字,以中竖线为基点,左右两边线条间距、粗细基本一致,左右对折甚至可以完全重合。

2.4书法结构中的秩序和谐

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宇宙是按照一定的和谐关系有秩序的建立起来的,秩序是事物的基本内涵,而和谐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其秩序论在艺术中的各个领域都有体现,以至于远在东方的书法艺术也不例外。宗白华先生说过:“唐人尚法,所以在字体上真书特别发达,他们研究真书的字体结构也特别发达。字体结构中的的‘法,唐人的探讨是有成就的。”法即是法度、秩序,相传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曾留下真书字体结构法三十六条,比如“相让”法则,即是字的左右两边,要彼此相让,才能尽善尽美,像“马”字旁的字,须左边平直,右边可以作字,不然变会互相妨碍。虽然欧阳询三十六法非常重要,但是只适合楷书,其他书体却有着自己的美学规律秩序。法也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追求规范,限制书法家的表现形式,纵观书法历史,秩序只是对书法技法的一个完善,而书家通过对法的变化处理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重视书法秩序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书法和谐美的境界。

3结语

在中国书法艺术结字中,处处体现着对比、比例、对称和秩序等毕派和谐思想,虽然艺术表现形式两者有所不同,但追求的和谐精神却是相似的,因此,看似并不形同的事物,在仔细探寻之后,也可能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凌继尧.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J].扬州大学学报,2005.

[3] 侯忠明.汉字书法结构美之法则探刍[J].汉字书法与篆刻,2009.

猜你喜欢

毕达哥拉斯和谐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毕达哥拉斯与无理数
毕达哥拉斯
天才毕达哥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