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调控
2017-06-30庄章琳
庄章琳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身体练习是课程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合理的运动负荷是身体练习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对影响运动负荷的五个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是保证体育与健康课适宜运动负荷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调控
一、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现状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四十二条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国家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当今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却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引人堪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文化学业繁重,且对学生安全过于敏感,家长不希望学校安排大量的体育锻炼,从而造成学生运动不足、不喜欢运动。而如何改变现状,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呢?一个重要的保障因素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有效开展,重要内容是体育与健康课中运动负荷的合理调控。
二、影响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的因素分析与因素调控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所承担的生理负荷。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影响因素有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练习密度、教师教学策略、学生个体差异等五方面,这五者是一个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因此体育课教学必须要合理安排、调节运动负荷,这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1.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合格的一节课应该有相适宜的运动强度,如在高中快速跑教学中,学生全力跑完60米后的即时心率每分钟分可达到180次以上,而在热身慢跑活动中,心率一般在每分钟分120次左右,可以看出心率快慢对运动强度大小很好的体现了,即前者大后者小。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是正比关系,所以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监控心率的高低,合理控制学生的运动强度。体育课的学生平均心率一般控制在120至140次每分左右,课中运动练习必须应用中等强度负荷进行练习,中等强度负荷为最大强度的70%左右,学生的有效练习负荷(也就是即时心率)的计算方法是220减去练习者的年龄的差乘以70%,所得数值就是该学生的有效练习负荷。在体育与健康课众多运动项目中的跑、跳都是具有较大的运动强度,而象慢走、投掷、初级武术套路等项目就运动强度相对较小,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调控学生的运动强度。
2.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是指一次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运动强度相对合理的一次体育课中,学生每个练习时间和全部练习时间的持续时间直接影响着课的运动负荷大小。比如一次课中,学生每个练习都是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或者一次课的全部练习时间都是大强度的运动,那显然这次課的运动负荷就明显过大了。运动时间可以根据运动项目、学生个体进行调控。对于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如跑、跳等运动项目)就要求单次练习时间短一些、总练习次数少一些、运动密度小一些,对于强度小的运动项目(如耐久跑、武术等运动项目)单次练习时间就要求长一些、总练习次数多一些。在练习中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即时心率监测,结合运动强度调控,这样就能很好的控制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使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3.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师教学策略
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策略主要从课的内容、教法、学法和组织措施进行开展。
教师是否合理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恰当运用教法、学法,是否采用有效的组织教学措施,这些都会极大程度地影响运动负荷。如教师过多讲解示范,学生过多讨论、队伍频繁调动等,就会较大的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合理搭配,难易教材有机结合,如武术教学与体能训练相结合。并且教法、学法讲究有效,如讲解示范应正确规范、生动形象、语言简练,减少讲解示范时间,学生的学法可行性强,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简单,易于开展,保证能够快速的迁移动作练习。组织措施必须有效,如蹲踞式起跑的分组练习可增加学生分组,减少学生的等待时间,50米跑的组间休息时间加大来,以更好的控制心率有效恢复。这些教学策略都能够很好的调控运动负荷,最终有效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
4.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指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由于学生的性别差异、体型差异、运动技能水平差异、心理智力差异等,会造成学生相同的练习不同的运动负荷量。如200米中快速跑练习,练习后一些学生心率将达到每分钟180次以上,而一些学生却低于每分钟150次。这些因素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选择与全体学生都相适应的运动项目,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有效的教法、学法、组织措施,合理的调控运动强度、时间、密度等。比如耐久跑的教学,就可依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层次,将技能水平强些的分成一组,一般的分成一组,弱些的分成一组,这样就能更好保证学生的合理运动负荷量;又如技术动作的分组合作学习,可根据学生心智水平、运动技能水平,进行强弱合作学习,这样就能很好的使合作学习有效开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为了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的有效运动负荷,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素进行精心分析、因势利导、合理调控。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过大则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且对教学目标完成、学生健康发展都十分不利。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堂教学只有保持运动负荷合理,才能取得合理有效的教学效果,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也只有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的合理运动负荷,才能达到2007年5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要求,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不会成为新时代的东亚病夫,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付梅青;体育课生理负荷及运动强度[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2]李玉华;再探体育课生理负荷量[J];体育科技;200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