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舞蹈编导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7-06-30周黔玲
周黔玲
摘 要 自综合性大学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概念设计发展以来,各个综合性高校的舞蹈学专业都在不断推进创新课程的改革,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使其具备更优质的社会竞争力。本文将针对高校舞蹈编导教学的改革工作展开讨论。
关键词 高校 舞蹈编导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J703 文献标识码:A
时代在进步,教育内容也需要革新,对于高校舞蹈編导课程而言,只有迎合时代作出革新改变,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人才,才能够体现社会发展进程中舞蹈编导教学的意义。而对于舞蹈编导教学的改革工作而言,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代高校舞蹈教师通过相对完善的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指代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代发展接轨,适时适当地做出调整。
1舞蹈编导教学改革的背景
1.1就业形势变化,课程跟不上步伐
对于舞蹈专业毕业的学生而言,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主要为中小学学校内舞蹈教师、专业性文艺团的舞蹈演员、舞蹈培训班任职教师等等。通过对这些岗位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下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这些岗位的舞蹈毕业生在舞蹈编导方面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舞蹈教师不仅需要进行日常的既有舞蹈作品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各类舞蹈比赛中进行创造性的舞蹈编导,创作更多更新的舞蹈作品。结合实际来看,我们可以反推发现高校中针对舞蹈编导教学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很多院校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没有意识到舞蹈编导能力在未来的舞蹈就业岗位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说,高校在开展舞蹈编导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从就业形势出发,思考教学课程应当作出哪些改变,如何进行课程革新设置才能够满足就业形势的需求。
1.2课程体系建设时间短,有待更新
对于传统教学课堂体系而言,往往都是教师直接传授学生知识,舞蹈编导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也不例外,其重点往往局限于对于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编导能力的引导和潜力的挖掘。从课程设置的出发点而言,高校舞蹈专业设置舞蹈编导课程是为了能够拓展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思维,使其能够在舞蹈学习中学会发散思维,进而独立创作舞蹈作品。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目标,并应当伴随着教学目标的更新而适时适当进行更新,促使课程体系能够满足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在舞蹈编导的课堂上找到最有效的模式。
2高校舞蹈编导教学的具体改革内容
在整个舞蹈编导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设计何种舞蹈动作,对于舞蹈动作的编创尤为头疼。就好比有些人在绘画临摹方面十分有天分,但是在自我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却总是绞尽脑汁却毫无灵感一样,舞蹈专业学生有的时候面对动作编导总是无计可施[2]。另一方面,主题编导也是目前舞蹈编导中的核心所在,一般来说,当舞蹈演员或者舞蹈老师接到舞蹈编导任务的时候,都会有既定的主题,比如需要为建国六十年献舞、为劳动者献舞等等。因此,在高校舞蹈编导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动作编创与主题编舞乃是两大主要的改革方向,而下文将针对这两方面的内容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2.1动作编创
下面将从身体书写法和环境编舞法两方面来论述在动作编创上的教学改革内容。
(1)身体书写法。身体书写法主要是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无言去书写文字,不仅需要把握文字的笔画与方向,也需要从书法的角度去领悟文字的落笔轻重之别,一般来说可以鼓励学生在身体书写法中练习隶书或篆书。身体书写法往往能够赋予学生在动作编创方面的灵感,学生在熟悉身体书写文字之后,继而会在身体绘画等方面产生很多延伸性的灵感,而这种延伸就是学生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
(2)环境编舞法。借鉴美术的线条概念,运用其内在构成,让学生对所处环境中的线条以身体部位进行描绘。例如,要求学生对舞蹈教室里的一幅画或钟表运用上半身动律描绘,帮助学生开发创作思维,从身边的物体着手,从内心构建动作并准确表达出来。
2.2主题编舞
所谓主题编舞,其所指代的是所创作的舞蹈作品其中心思想是特定的,整个舞蹈作品都在诉诸这一中心思想。在高校舞蹈编导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主题编舞,能够让学生学会赋予舞蹈作品以情感,从而使其编导作品“有故事可讲”,呈现出作品的灵动性。一般来说,主题编舞所借助的可以是动物形象,或者人物形象,下面本文将作出进一步的介绍:
(1)动物形象。在舞蹈编导课程中,首先引导学生选定一种动物角色,将自己想象该种动物,进而通过舞蹈动作的设计创作来展现该种动物的特点,包括外形特点、性格特点、行为特征等等。比如经典的孔雀舞,通过舞蹈语言就能够让观众迅速清晰地感受到孔雀的特色。但是同一类的动物,他们就不容易从动作上区分了,如老虎、狮子、豹、斑马等,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细节,如扮演的动物生活的背景、所处的环境以及个性特征。
(2)人物形象。主题编舞中以人物形象为中心角色定位,既是引导学生选定一些角色特点鲜明的文学作品内的人物,或者是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通过舞蹈动作将其人物特色展现出来。如独舞《孔乙己》《胭脂扣》《点绛唇》《永不消逝的电波》等都是突出人物形象性格编创的舞蹈作品。不同的人物在同一文学作品中,在其不同的场景设定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根据人物形象进行舞蹈编导的时候,可以设定某一具体的场景,结合作品中对于场景以及人物的表述,赋予舞蹈作品更多的内涵与“语言”。
参考文献
[1] 康可可.综合性大学舞蹈就业与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2.
[2] 杜娟.普通高校舞蹈编导课程改革之我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2.
[3] 李蕾,万道明.关于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