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理论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方案设计
2017-06-30朱彪
朱彪
摘 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进入课堂。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将这些差异性转化为学习前进的动力。本文在对曲靖市某小学四年级教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差异化理论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设计及其方案。
关键词 数学 差异化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思路
1.1实验对象
曲靖市某小学生源质量中等,该校四年级共六个教学班,本教学研究选择了曲靖市某示范小学四年级(2) (实验班)和四年级(3)(对照班)为研究对象。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尝试对临界生做如下界定:在这两个班所有学生中,找到每个学生成绩的排名位置,结合全校学生数学成绩进行定位,通过比较,找出准确和合理的数学临界生。
1.2变量控制
1.2.1自变量
教师对两个班级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实验班以临界生转化为目标釆用分层合作教学;对照班采用一般教学模式。
1.2.2因变量
学生数学的学业成绩、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行为、兴趣和动机、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
1.2.3可能的干扰变量及控制方法
两个班数学均由同一教师执教,以保证教师已有的知识基础、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等方面的相同,同时施教过程中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一致。
1.3实验方案
以两个班106个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及其方法如下:
(1)首先进行前测,采用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有知识经验、已有经验和新知识的结合点进行阶段性调查研究,通过个别访谈对各层次临界生的学情做初步调查。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临界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一定情境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欠缺。通过分层合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吗?鉴于这一假设,在进行教学实验前,特意选取难度适中的调研测试,按照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运用题的题型进行得分率统计,对学生在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进行了初步的判定。
(2)实验班采用分层合作教学策略,检测学习效果。研究的后测由两部分组成, 以全校四年级学生第三次模拟考试成绩作为后测,观察实验组和控制组测试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以此来评价学生在分层教学前后的学习行为变化。
2前测、后测研究信息的收集分析
2.1前测成绩
两个班男女生比例相当,学生整体的认知能力、技能水平、情意态度相当。四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组织了学情调研,两班的成绩和达标率统计如表1,可见进入四年级下学期时学生的成绩相当,两个班的学生应该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2.2实施过程中的学生访谈
在实施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选取A层、B层、C层部分临界生进行访谈,目的是了解分层合作教学的数学课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便于及时地调整。
2.3后测成绩
两个班三次考试为后测,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从均分和达标率进行比较。
表2:年级(2)班和四年级(3)班前测和后测成绩对比
表3:年级(2)班和四年级(3)班三次模拟考试平均成绩对比分析
对比前后测成绩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成绩较控制组有了明显进步,达B率显著提高,后测中实验组的均分高于控制组,标准差小于控制组,显著性水平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实验组学生通过分层合作教学进行的教学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一定效果。
3研究结论
分层合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同时促进临界生的進步。同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合作学习,实验组的学生倾听和观察的持久性增强,准确度提高,审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观点表述的完整性、逻辑性增强,解题的准确率提高。基于合作学习的个性化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教师应该釆用多元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再点评的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己参与评价的成就感。
基金项目:曲靖师范学院校级青年课题(课题号:2015QN013),曲靖师范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ZDKC20161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范勇.差异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