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学创作意境研究

2017-06-30朱世琦

大观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意境

摘要: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学发展历史,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诗词曲目作品,他们中都含有丰富的意境美,意境长久以来作为抒情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美学范畴,是通过不断的总结、挖掘而产生的,它赋予了文学作品新的生命,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创造意境是提升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分析意境的艺术特征入手,探讨意境的产生创造方法,为我国的传统文学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意境;文学创作;创造方法

意境本身是一种能充分让人感受领悟,且回味无穷但又难于用文字来说明的一种意蕴,它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形神情理的统一,虚虚实实难以琢磨,既产生于意外同时又蕴含于其中。在我国传统文学历史上,优秀的诗词曲目都蕴含着美的意境,它作为传统文学创作中的精髓,通过多年的总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美学范畴,因此如何创造意境是创作文学作品的关键,而意境本身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灵魂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意境这个词语,例如我们阅读一首好诗时,就会说“这首诗很有意境”当看到一副好画时“我们同样会说这幅画很有意境,它表现的不仅仅是一张画”当看到一个深刻的电影时“我们就会说这个电影很有意境,很容易产生联想”虽然我们常常用这个词来表达一些美的东西,但是很多人并不明白其中的原由,下面我们就通过意境的表现来阐述意境的艺术表现力。

一、意境的艺术表现

意境是美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意境本身属于主观范畴,“境”属于客观范畴,意境是两者之间相互融合一种艺术程度表现,意境的范畴内容十分丰富,在相互统一的过程中,情理神相互渗透融合、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其次意境是一个具有空间性质的产物,是人们情感活动的心理体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思想情绪,意境本身不是为了描写相关的景物及人,而是通过塑造相关的景物和人物,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高度,它具有一个特殊的空间,意境与意象有本质的区别,意象中的“象”指的是具体的物象,意象通常指一个个单一的事物形象,而意境是各个因素所联合构成的一种令人产生情感流露的场景,创造中的画面、情感流漏的氛围、回味悠长的韵味,产生了一种虚实难辨的艺术化境,可以说意境是意象与意象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空间。

再次,意境本身也可以使阅读文学作品的读者们产生遐想与思考,意境的基本出发点是意象,意境形象具有具体性,它并不单独的表现在意象身上,意境的回味具有无穷大的特点,因为意象与意象的组合形式有千万种变化,所以只依赖于感受和分析个别的意象,是不能把意境中所有的丰富情感全部领会的。

二、意境创造的过程与方法

意境的创作方法,主要是通过意象与意象之间的选择和组合结构而产生的,创造出具有境外之境的新的艺术空间,重点要体现神、虚、实三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要做到神形兼备,要做到这种形神兼备,需要通过特殊的方法予以表现,由于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构建思路,导致最终产生的意境表现也不尽相同,总结起来意境中的虚实结合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寓虚境于实景,一个是化情思为景物。

(一)寓虚境于实景

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虚实结合,以实显虚,将这种虚实的表现通过相互变化灵活的运用起来,不仅文学作品中需要这样的表达形式,各类的美学作品其中都含有这些,巧妙的利用虚实关系,是达到以点概面、以一当十艺术效果的重要途径,这种方法在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徐悲鸿所画的《奔马图》,寥寥几笔就将马匹的神俊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的是形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把描绘的实景通过暗寓、象征的手法与实景交融在一起,从而呈现出了一种似有似无,若有若无的境界。

(二)化情思为景物

情感主线往往是文学创作中最关键的部分,它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将情思融入到景物之中,可以起到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的作用,用有限的语言描述,将情思与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因为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不能相互对立,只有熟练的掌握这种相互融合相互转换的关系,才能创造出情谊深刻、情澄意深的意境。

意境在创作过程中,可以产生不同的类别,由于不同作者的个性、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的不同,意与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总结起来说,意境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有我之境;一个是无我之境。

对于有我之境融合来理解,有作家曾经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不是用作者本身去替代,而是作者的感情流露比较强烈,通过语言文字的宣泄,将自身的情感传达到景物之中,所以在描写的景物上,也赋予了他们浓烈的情感因素,成为具有特殊代表性的情物。

无我之境正好与有我之境想反,也有作家说过“无我之境,以物观景,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严格的说,曲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将自身的性格、感情融入其中,用曲诗得以表现,通过阅读用自身情感的眼光去审视另外一种自然风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主要区别是他们的情感表现主体不同,他们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无我之境往往是现有景物,通过景物使得作者见景生情,感情是由景物的激发而产生,感受上是主动的是客观的,“情”是被动的是主观的,所以在意境中,通过无我之境的表现,景物比较突出而情感则比较隐晦;通过有我之境的表现则正好相反,通过情感的突出表现,来衬托景物中的氛围。

三、结语

通过意境的创作方法与过程的描述,我们发现意境的本质就是一种生命的律动,是形式美的一种空间体现,传统文学作品通过意境,为我们展示了生命本身独特而富有内涵的美,不仅文学创作中需要意境赋予文学作品美的画面,同样绘画、电影等都需要意境来烘托主题与氛围,意境的创作是我国民族固有审美心理结构的最高表现,在创造文学作品时,突出意境、创造意境,是创作出好作品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意境永远是文學创作的核心和灵魂。

【参考文献】

[1]董雪.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3).

[2]汤玫英. 网络语言创新的动因及其不当取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薄守生,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07).

[4]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

作者简介:朱世琦(1988.02-),男,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学士,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文。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意境
春色满园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电影与文学创作间的互文研究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