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想象联想,文采绚丽飞扬

2017-06-30

黄金时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事物青春想象

今年的冬天,雪来得勤。三五朋友,得闲了便相邀:“赏雪去?”我说:“不,是看雪去。”我以为,“赏”太隆重了,是大观园内,宝玉和一群贵族小姐们,披了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聚在雪地里拥炉作诗,旁边的美女耸肩瓶里,一枝红梅开得艳艳。这场景,绮丽得有些过分了,最终落得曲终人散两不见。寻常人,还是看雪的好,抬眼是看,低头亦是看,路边可看,桥头亦可看,随意又自在。

曾听过一首与雪有关的曲子,叫《踏雪寻梅》的。邓丽君唱过,但我还是喜欢听一群孩子合唱的。童稚的声音,晶莹得雪花儿似的,充满情趣。“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真是一幅绝妙的雪景图,却又是鲜活的。一场大雪后,天放晴了,积雪在阳光下,闪着钻石一样的光芒。一人骑驴看雪,何等悠闲。他遇桥而过,桥那边的雪地里,有梅可折。一路的铃铛声,惊醒了睡着的雪了。

刘长卿有首写雪的诗,也入得画的,可用眼久久地看,看出尘世的万般好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空旷的洁净。一场大雪,搓棉扯絮般地飘着,已飘了一整天了,白了苍山白了小屋。小屋的男主人,狩猎去了,他顶着风雪晚归。肩上扛着的长矛上,应该挑着一两只野兔,算是丰收了。他咯吱咯吱踩着积雪,放眼处,都是雪啊,一片白茫茫。却在白茫茫里,远远望见,一豆灯光,如暗夜里的一颗星。那是守候着他的女人,没睡呢。他知道,她会给他端上一碗热热的汤。他的心里,是怎样一暖,脚步不由得加快。

近了,近了,褐色的柴门,在白雪地里,变得显眼极了。还有那卧着的大黄狗,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它老远就欢叫着迎上去。柴门“吱哑”一声开了,屋内的人儿,已站到门口,笑吟吟道:“回来了?”然后接过他的长矛和猎物去,一边帮他拍打着身上的积雪。一个世界的冰寒,被搅动出一团的温馨来。

俗世里,我们本来所求不多,只要这样的一场雪,只要这样一场平凡的相守和温暖。

我想起乡下的母亲,雪落得紧的那会儿,她一定也站在家门口看雪的。家门口长一棵枣树,还是我们小时在家栽的,很有些年纪了。每年秋季都挂枣,枣儿成熟了,母亲会捡大的,留着,等我们回家吃。这时节,枣树的叶应该全落光了,繁密的枝条上,却有千朵万朵雪花开。母亲看的不是这个,母亲看的是不远处的田野,那里,洁白的雪,白糖似的,覆着一些植物,麦子啥的,来年可就大丰收了。瑞雪兆丰年啊。

(摘自丁立梅新浪博客)

写作借鉴

本文虽然题为“看雪”,但“看”只是一个由头,作者实际上是由“看雪”这个动作联想到人们看雪的雅趣和感受,同时还借用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些或意境优美、或感人肺腑的画面。这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丰富,描写细膩,画面感强,令人不忍卒读。

所以,在写作方法上,本文特别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就是:

一是特别善于运用联想拓宽了文章视野。比如由一“赏”字联想起了宝玉与众小姐“赏”雪的风雅故事;由“看雪”这个动作联想到了“踏雪寻梅”的歌词和刘长卿的诗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还联想到下雪时节乡下的母亲。这些丰富的联想形散神聚,不仅拓宽了文章视野,而且将全文贯穿成一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优美散文。

二是丰富的想象极大地丰富了文章内容。作者在联想的基础上,再由歌词或诗作展开想象,把看起来简单的几句话扩展成一段画面感很强、意境十分优美的文字。比如由“踏雪寻梅”的歌词展开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画面纯美的雪后美景;由刘长卿的诗歌想象他在大雪之中对温馨家园的热切期盼;再比如因睹雪而思人,想象着母亲在下雪时节对自己的想念和对来年庄稼丰收的殷切期盼等。这些想象,极大的丰富了文章内涵,不仅读来让人如身临其境,而且因为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情感真挚细腻,就更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艺术感染力。

那么,什么是联想与想象?我们在写作中又该如何正确高效地运用这种写作技法呢?

简单说,联想就是有联系的想象,即由眼前的事物想起与之相关的其他一些事物,所有联想到的事物都必须是曾经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过的,可以是听过的、看过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写作中最常用的联想方法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和对比联想等。相似联想即从与眼前事物非常相近或相似的方面去联想。如由夜晚的灯火联想到天上的星星、由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联想到君子的不同流合污等;相关联想就是由眼前的事物联想起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如由战争联想到离乱的人们、由空气的污染联想到人们的种健康问题等;对比联想就是朝着与眼前事物相对或相反的方向去联想,如由眼前的丑联想到自己记忆中的美、由一些人的唯利是图联想到古代圣哲贤人的忠肝义胆等。

想象则是一种带有一定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包括触发式想象和纯自由的想象。触发式想象是作者由现实世界中的某种事物或现象引起的一种心理活动,类似于相关联想。但不同在于,联想注重的是“实”,而想象则是比较“虚”的,也就是说想象的内容不一定是现实具备的,如童话故事、神话传奇还有科幻作品大多都是运用想象的方法创作出来的,当然也可以对一句话、一首诗或一幅画展开想象,将其中的内涵细致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纯自由的想象也叫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只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所有的梦都是属于纯自由的想象。但在写作中,运用触发式想象的情况明显更多一些。

巧妙地运用朕想和想象,必然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具体,但无论是联想还是想象,在运用时都必须遵守三个原则:一是联想、想象都必须有根有据,不能胡思乱想;二是联想、想象要合情合理,不能脱离事物的本原;三是联想、想象都必须紧扣中心,为中心服务而不能喧宾夺主。

写作借鉴

听雨

罗淑娟

今年夏天,四川的天气也不知是怎么了,老是爱下雨。有时候是绵绵细雨,有时候是倾盆大雨。于是我也便时常伏在窗口,看着窗外似乎永远也不停下的雨,听它那滴落于万物之上的或滴滴答答或淅淅沥沥的声音。

那雨一直在下,而且越来越大,到处都在滴滴答答作响,就像手表里指针走动的声音,一刻不停。我关了上窗子 。窗外,雨如同猛兽在咆哮,还时不时夹杂着电闪雷鸣,令人胆战心惊,眼前全都被雨雾笼罩了。只见那雨时而忽大,时而忽小,时而凶猛,时而轻柔,没有规律,一切都是随性的。听着听着,我不由地就想到了自己,青春期,正值生命当中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人一生中最多变的时期,有时奔放不羁如暴雨,有时又文静沉寂如细雨,人们不是把我们的这个时期就形象地称为“雨季”吗,你别说,还真是!现在的我们,一会儿活力四射,干劲十足,似乎全世界都在自己的脚下;可一会儿又迷蒙如雾、万物不辨,找不到方向,更看不清前程,似乎眼前什么东西都非常虚渺。

雨也许会下得更大——当然也可能会变小,那滴滴答答的声音也许会越来越清脆,那个时候,天地间就会全被细微的小水雾给笼罩,只能看到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但,风雨之后就会是彩虹!我们,虽然正值迷蒙的青春,但最终,我们还是会走过沼泽、趟过泥潭,在青春的沼泽里为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前行的路上,我们也许会犹豫,但绝不可退缩,必须坚持不懈地向前走,无论如何也要坚持走下去,毕竟时光只会永远向前走,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后退半步的。

听,雨的声音渐渐小了,前方的路也清了。青春期,是被雨洗濯的日子,是被风吹醒的日子,有起有落。走过青春的泥沼之时,便是我们人生收获的阳光之季,即使青春的雨季会淹没了我们的欢笑和快乐,但我们依然高兴,因为我们毕竟走过了这一遭,我们主宰了自己的命运,方向盘依然还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雨停了!经历过暴风雨的猛烈,体验过成功和失败后,我们会变得更坚强更自信,未来的道路也会走得更坚实更顺畅。

听,雨又来了!

仿写点睛

如前面的美文一样,本文也突出地运用了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方法来丰富文章的内容:由听雨联想到正处于青春期的自己,再由雨的发展演化联想到青春期的发展变化,同时,也由雨的变化想象起自己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情形,表达了小作者勇敢面对未来勇敢面对青春的风雨的阳光与自信。这些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得文章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听雨的内容,文章的境界更宽阔了,内容更丰富了,主旨也更深刻了。

猜你喜欢

事物青春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青春献礼
单独中的洞见
青春不打烊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