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招巧解古诗词“意象”题

2017-06-30

黄金时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宋词拟人意象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是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古诗词中,对意象的考查形式多样,方式很灵活,同学们有点难以把握意象的内涵或者就算理解意象但在答题时也是丢三漏四,抓不住要点。下面我就提供一种比较灵活的解题技巧去应对古诗词的“意象”题。这技巧就是:意象,主要是用来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那什么样的意象能进诗人的“法眼”呢?那就是与诗人的命运遭遇或者心情相似、相反或相关联(因果、主次、条件等等)的景和物。就作答而言,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去把握意象的内涵、作用:1.注意景和物的本身特征;2.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现况,从相反、相同、相关联的角度作答;3.注意位置的作用(开头、中间、结尾)。请看以下范例:

一、从意象中挖作用

1.(2012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臨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问: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事物本身的特征),开篇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位置的作用),增添(或暗含)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伤感的思念情怀。(与作者相反、相同、相关联)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问题。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问:请赏析“乱洒衰荷”中的“乱”字的妙处。(3分)

【答案】一是写出雨跳珠乱溅的视觉景象和雨洒衰荷发出的凌乱声响(事物本身的特征),一是表现出凭栏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心绪之乱。(与作者相反、相同、相关联)

二、从意象中明手法

提示:考查艺术手法的变式题:这个词、这个意象、这句话有何巧妙之处或有何表达效果?

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问:颔联“寂寞”用的非常巧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寂寞”用了拟人、衬托的艺术手法。潮水拍打着“空城”,虽有巨响,却显得分外凄凉,便又寂寞地退去了,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事物本身的特征)。这里,诗人通过对江水寂寞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石头城的荒芜,而且增加了伤感的情调。水寂寞,衬托环境寂寥,更衬托人心的寂寞。(与作者相同)

2.(2010山东莱芜)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新 晴

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①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注解】①昼梦,午睡

问:“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案】“偷”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到处乱闯的顽皮可爱、欢欣活跃的形象(事物本身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午睡醒后,看见新晴之后颇为清静、悠闲的环境后欣喜、欢悦之情。(与作者相似)

三、从意象中探主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问题。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①

[北宋]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②,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解】①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词人自处州再贬郴州。这首小令,作于这年冬季赴郴州途中。②点着油灯,耗子偷油吃。

问:词中哪句话暗含主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门外马嘶人起。(1分)“马嘶人起”,指天亮了人和马又要出发了(事物本身的特征),熬过了大半夜不眠的词人,身心俱疲,听到此声意味着将要开始又一天的旅途奔劳,从中可以体味到被失眠折腾的人听到马嘶人声时的困怠情绪(3分)(与作者相关联,要骑马作者就得起床,即使一夜没睡好),含蓄地透露出诗人贬谪旅程的无奈与怨愤之情。(2分)(与作者相似,天寒地冻一大早起床,马困人更困)

三、从意象中探主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问题。

舟下建溪

[宋代]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结合全诗,谈谈首联中“月黄昏”有何作用。

【答案】(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作者是傍晚才靠岸。(事物本身的特征)(2)在开头,月黄昏将全诗的“客船”“无灯的野店”“半死的枫树”“树痕”等景物笼罩其中,让全诗呈现出一种凄迷、萧索、荒凉死寂的氛围。(注意位置的作用:开头、中间、结尾)(3)这有利于作者表达一种孤寂、凄迷的情感。(与作者相同、相关联)

猜你喜欢

宋词拟人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拟人手法真多情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来自林间的风
宋词
刘羽亮??《宋词数首》
学习用拟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