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多玩会游戏吧

2017-06-30

自然与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肖恩方块电子游戏

很多中国家长视电子游戏为洪水猛兽,就怕它和自己的孩子沾上边。的确打电子游戏可能会耽误一点学习的时间,而且它有成瘾性。但是玩电子游戏也是有益的,它不仅有效强化了手眼协调能力,还很好地锻炼了人的思维方式和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沉着毅力——

肖恩·格林是威斯康星大学的认知学教授,40岁的他第一次玩电子游戏时,他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无论如何,他也赢不了只有7岁的儿子。为了顺利晋级“冒险勇士”这款游戏,他不得不屈尊向刚上小学的儿子求教。这款游戏是他刚买来不久,原本是想自己学会后再教给儿子的。

游戏为何令人如此痴迷

格林马上意识到,美国人每年花上百亿美元消费的电子游戏,一定不像表面看那么简单,在它的背后肯定蕴含着深奥的东西。他暗自决定进行一番深入研究。

郑重其事地玩过几款游戏后,他马上意识到,在他和游戏较劲的时候,他的思维正在发生有趣的变化,也就是又找到了青年孜孜不倦求学时的感觉。成年人特别是功成名就人士,在攀登到一定的高度后,也就学会了一定的行为方式,学识和经验让自己应对自如,不愿意再为学新东西费脑筋了。但是,玩游戏需要你有新的思维方式,游戏的迷人之处在于其中的挑战性和难度,也在于其中的新知识。这些正是游戏让人感兴趣的原因。

被一件不经意小事触动,使肖恩·格林走在了游戲影响认知研究的前沿。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格林大胆指出,玩游戏有助于丰富人的思维。他是最早承认游戏能使人上瘾的学者,他的研究还探索了游戏与人脑奖赏机制的关系。他认为玩游戏有益于锻炼人的认知能力:模式识别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耐心等,也就是说,就像运动能锻炼人的身体,游戏也能锻炼人的思维。而玩游戏上瘾是因为游戏具有挑战性。

挑战极限,获益无限

对全世界260位不同国家的超级游戏玩家的专题调查显示,成功的玩家一定要具有以下品质:专注、耐心、不急于获得满足、主次分明。换句话说,他们会思考,并敢于挑战极限。

“俄罗斯方块”曾经是最流行的电子游戏之一。游戏时一块块瓦片状方块从上面落下来,玩的人必须在方块落到底之前尽快把它放到合适的位置。理查德·海尔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心理学教授,20世纪90年代初,他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记录了玩“俄罗斯方块”游戏者的大脑葡萄糖的代谢率。葡萄糖代谢率能显示大脑消耗了多少能量,因而也可以据此推断大脑做了多少功。当游戏的初学者努力把方块放入正确的位置时,海尔记录了他们大脑的葡萄糖含量。然后,在他们连续玩了一个月之后,又作了第二次记录。尽管受试者的游戏水平有所提高,但海尔发现,他们的葡萄糖水平降低了。看来游戏的难度锻炼了受试者操控下落拼版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游戏技巧和思维能力。

在海尔的研究过了近十年之后,肖恩·格林解释了他的研究。他发现,即使远离现实的游戏,也蕴涵着学习的核心原则——挑战越接近学生的能力极限,他们进步越快。功课太难,学生会有畏难情绪,太简单,他们又会感到枯燥乏味。认知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能力法则”。格林要证明的,就是电子游戏的中心法则。随着玩游戏者水平的提高,游戏的难度越来越高,对手的动作越来越敏捷,数量也越来越多。对大多数游戏来说,只有你达到某种高超的水平,才允许你升级。

说到游戏对思维的好处,惯常的说法是,游戏能增强手眼的合作能力。其实,那些最流行的游戏,不仅在挑战手的灵活性上有难度,在挑战思维的灵活性上也有相当的难度。有史以来最流行的游戏“西姆一家”几乎没有什么需要眼手协调和快速反应的内容。游戏的成员是一些家庭角色,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有没完没了的短期要求,如伴侣或食物,各角色之间都有纠缠不清的关系。玩这个游戏就是要不停地维持平衡:把这个送去工作,派另一个搞厨房卫生,再和另一个在招工广告上看招工信息。即使在“侠盗车手”这类的暴力游戏中,也有诸多的人际关系网,玩的人必须明察秋毫,学会掌控各种关系。格林认为,玩游戏者探索虚拟世界的方法反映了大脑处理真实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的过程。“总的来说,我们的思维就是大脑对我们要干的事进行认知模仿,”他说,“电子游戏就是通过为这些模仿建造模型,达到了使思维过程具体化的目的。”

从虚拟到真实

如果肖恩·格林的想法是正确的,电子游戏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的机器,有人可能会问另一个问题:在虚拟世界获得的能力能转移到真实世界中去吗?

肖恩·格林和同事巴维里尔开始了一项视觉感知项目的研究。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是,巴维里尔的研究发现,先天失聪者的视觉并不比普通人好,但他们有一些特殊技能,如具有感知身体周围场的能力。于是,格林和巴维里尔设计了一些考察这些能力的计算机测试。在他们开发软件时,格林自己参加了测验,并取得了异常高的成绩。“我是个狂热的动作电子游戏迷,”他说,“我们决定测验如下假设:动作游戏的经验是实验中游戏者出现差异的根源。”

格林和巴维利尔设计的实验包括一系列快速视觉认知测验,如挑出带颜色的字母或算出屏幕上物体的数量。研究发现,玩游戏者和不玩游戏者的认知差异远远大于正常人和聋人之间的认知差异。当格林加大测验难度,限制了玩游戏者得高分的时候,不玩游戏者也出现了糟糕的表现,回答的答案几乎都是随意猜测的。过去一直认为,耳聪目明者更容易对电子游戏上瘾,研究者的实验也推翻了这种说法。他们让一些不玩游戏的人在一周之内都沉浸在二战游戏“荣誉勋章”中,结果在测试中发现,这些人的视觉能力同样提高了。证据是显而易见的,游戏实际上能帮助人更清晰地感知世界。

肖恩·格林对电子游戏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国军方的注意,既然玩游戏对锻炼士兵应对紧急和复杂战斗的能力有好处,为什么不为我所用呢。美国军方很快委托游戏软件商制作出版了他们自己的游戏——“美国陆军”,从陆军迅速传播到海、空军及国民警卫队。各路反馈的效果惊人的一致:游戏的确提高了士兵的职业素养。

更具体地说,他们对系统有了深刻理解;他们更善于探索;他们较之前更能依靠自身经验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在急难险重任务前,他们更沉着坚毅;他们思考问题时更精细全面。

当今的世界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里面充满了危险,以上都是立足这个社会的优秀品质。当然,不仅仅是军人应该拥有的。

猜你喜欢

肖恩方块电子游戏
音频设计在电子游戏中的发展与使用研究
电子游戏的利VS弊
青少年应如何对待电子游戏
寻找肖恩
谜题方块
纸板俄罗斯方块拼图
现在不远了
爱情小阴谋
内置电子游戏的运动鞋
有序数方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