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解读《剪枝的学问》
2017-06-30吉士美
吉士美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三下的最后一篇课文。就本课而言,“剪枝的学问”是什么?可以说“‘减少是为了‘增加”,这是一句外延很广、内涵也深的哲言。作为教师,我们在细读文本时可以理解,也可以联想出很多生活中的事例。但是,如果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减少是为了‘增加”这样深奥抽象的道理,凭着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怎么能真正体悟其中的意蕴呢?很多老师在教学结束时,为了让学生深化理解,先用一个事例来提示,再让学生来谈谈生活中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大家都能看出学生大多仍然似懂非懂,不解其味,根本說不出所以然来,即使说出一两点也很牵强,偏离主题。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尊重学生,偏要强人所难,把“‘减少是为了‘增加”这样的标签硬塞给学生呢?那么,《剪枝的学问》一课从学生精神成长的角度,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中要追问、要挖掘的人文内涵到底在哪里?请看案例:
【案例】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王大伯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作者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剪去那些无用的枝条,第二年就能结出光鲜红润的桃子。
生:那些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的枝条剪去了,来年才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桃子。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对,这就是剪枝的学问。许多果树都和桃树一样,需要常常给它们剪去无用枝,它们才能生长得更旺盛,结出的果子更多更大。
师:同学们想想,王大伯是怎么掌握这剪枝的学问的呢?他怎么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无用枝,哪些是结果实的枝条?
生:王大伯平时善于留心观察、发现。
生:王大伯多年种桃子积累了许多经验,掌握了剪枝这门学问。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再想想,小作者“我”又是怎么弄明白这剪枝的学问的呢?回顾他三进桃园的情景,回想他心理的变化。
生:小作者喜欢思考,喜欢探究,刨根问底。
生:小作者遇到问题,就想弄个明白。
师:学了《剪枝的学问》一课,你心里有哪些感受呢?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
生: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的学问。
生:要像小作者那样做个有好奇心、爱探究的孩子!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和剪枝的道理是一样的。比如,我们面对一件重大的事情时,总是排除一切干扰,专注应对,最后取得成功,这也是“剪枝的学问”,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会逐渐明白的。做个有心人,生活中有许多的学问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以上案例中,教者采用了两条线索并进交互。第一条线就是王大伯怎么掌握这剪枝的学问的呢?他怎么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无用枝,哪些是结果实的枝条?同学们想想就会明白,这是王大伯多年细致观察、发现,积累经验,最终摸索到的学问。第二条线索就是小作者“我”,又是怎么弄明白这剪枝的学问的呢?回顾他三进桃园的情景,回想他心理的变化。小作者有好奇心,并去询问、去探究、去验证,最终将谜团解开,明白了剪枝的学问。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呢?用一两句话写下来。这时候的感受不是源自老师生硬的灌输,而是水到渠成,情智所动,自然地表达出学生真实的感悟。这刚好有机结合训练了课后习题5的内容。教师在总结时再适当点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和剪枝是一样的道理,等着同学们慢慢去发现。
(作者单位:淮安市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