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凝炼和践行探析
2017-06-30王良优
王良优
摘 要: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校长对学校历史积淀的提炼,是对学校当今办学思想和文化的总结,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定位。本文探讨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怎样引领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理念 凝炼 践行 探析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思想和方向的高度概括,它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以及师生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向。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从根本上体现包括办学定位、办学思想、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进入新时代,要办什么样的学校,树立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每个校长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科学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发展的方向上起着掌舵的作用,在学校前进中有着发动机的功能。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先导,学校管理能否取得成功,关键是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只有紧贴市场,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及其实践,才能带领学校不断前进和发展。
一、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等系列政策出台,职业教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各级学校办学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也都逐步得到改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重要载体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中等职业学校也遭遇到时代的挑战,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追求“大而全”,盲目扩张。每个地区的学校数量多而办学规模小,开办专业雷同,缺乏个性和特色,造成重复办学严重,资源浪费,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模式趋同化、办学特色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就是学校没有形成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
职业教育与普通的中小学学识教育和高等教育既有区别,也有共性。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职业教育经历,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服务,服务于教职工、学生和社会。职业教育的前提是先做人,后做事;教育的过程是做中学、学中做;终极目标是使受教育者知行合一,德艺双馨。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管理上,要有一面旗帜,二套班子,三支队伍。一面旗帜就是学校要有科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二套班子就是学校要有两套和谐、促进、监督的党、政领导班子;三支队伍是中层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后勤管理人员队伍。
二是办学上,要有科学的定位、鲜明的特色;要走向社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要依法办学,建立现代教育制度。
三是内涵上,要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自己的文化精神。要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有充满文化气息的优美校园环境;有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和贯彻教育始终的养成教育。
二、桂林技师学院办学理念的凝炼
学校办学理念的凝炼过程实际上是学校精神的建设过程。桂林技师学院的前身为桂林高级技工学校,成立于1996年,桂林市政府主办、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经过二十年多的发展,学院从一所普通技工学校成为合格技工学校、区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到技师学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以“五种意识,四种能力”的办学理念,即守纪服从意识、诚信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工作责任意识、产品质量意识;岗位技术能力、创业创新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笔者1986年从广西大学机械系毕业,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十年,1996年到学校任专任教师,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成长。曾在学院教学科研科、招生就业办公室、学生管理科、实习工厂、副院长、桂林市财贸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等多个部门和岗位工作,2015年调回桂林技师学院任院长、党总支书记。在二十多年的职业教育生涯和近年来的不断学习中,特别是在前辈领导们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充分发挥学院二产专业带动三产专业发展的办学特色,把办学理念落实在办学定位上,就是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育德艺双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以“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树立标杆”为办学宗旨;以“知行合一,德艺双馨”为校训;以“文明和谐,开拓进取”为校风;以“德高为范,艺高为本”为教风;以“崇德立志,笃学尚技”为学风,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职业技能并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职业人为目标,大力推行开放办学,在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实现了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的全方位创新。
三、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践行教育改革实践
桂林技师学院在以上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把学院的办学理念、治校方略深植学校的机体,全校教职工以全新的理念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学院得到较好的内涵建设和快速发展。
1.以服务为宗旨,加强软硬件实力建设,提升办学条件。
(1)学院坚持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内涵式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近三年来,学院多方申请项目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广西“十大劳务品牌”培训基地等项目建设,共获得三千多万元专项建设资金,建成电子产品生产线、工业机器人、PLC、新能源汽车、数控车工实训室等54个实训室,极大地改善了学院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院办学实力。
(2)通过“外引内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一支“一体化”教师队伍,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一方面学院通过人才引进方式,引进了2位高级职称技能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了8位专任教师和26名非实名制教职工。聘请上海大众汽车桂林特约维修站等企业的技师、高级技师或专业技术人员21人担任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得到优化。另一方面注重在职培训,积极引导教师向专业化、技能化、高端化发展,积极开展各类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校外培训,邀请职教专家多次到学院进行全员培训,努力培养“一体化”教师队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教师增长了见识,更新了理念,提升了业务水平,为学校人才强校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2.以就业为导向,立足职业能力培养,引领教育课程改革创新。
学院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学院设立有机械技术应用系、汽车技术应用系、电气技术应用系、旅游商务系四个教学系,共开设专业20个,其中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饭店服务与旅游等5个为自治区重点专业,数控加工、模具制造、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4个实训基地为自治区公共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为“十二五”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立项建设实训基地,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为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院进行课程模式改革,实施由“学科系统化”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转变。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校企合作经验,以全新的课程开发理念,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彻底打破原有传统课程体系,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结合课程改革,围绕着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按照符合贴近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来建设实训体系,建设一体化实训室,成为区域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同时组织专业教师开发了《汽车修理工高级工》《数控车工高级工》《维修电工中级工》《维修电工高级工》等十多套一体化校本教材。学生按照新的课程摸式,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进行实践,系统训练专业技能,以適应企业的要求,职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学院组织78名学生参加2016年桂林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比赛,其中有53人获奖。毕业生职业能力强,适应企业的要求快,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7%以上。
3.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培育德艺双馨人才。
通过走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现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就业素质,也被认为是对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学院始终把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1)以活动为引领,以养成教育为基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坚持学生管理以人为本,以“三文明”评比为主线,以“星级班级考核”为支撑、以“星级班主任”评定为助力,建立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形成学生管理新模式,加强日常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打造学生综合素质品牌。注重精神培育的有效性,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唱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开学典礼、晨读朗诵经典文章、升旗仪式等活动的特殊教育功能,激励学生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利用主题班会、感恩教育讲座、法制教育讲座、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鼓励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现学院有国旗队、鼓乐队、龙狮社、礼仪社、文学社等二十多个社团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当中。
(2)着力塑造学校的形象,将学校的历史、传统、理念、文化等通过视觉形象融入德育教育中。学院利用橱窗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新风、技能之星、优秀毕业生风采等文化宣传内容;利用电子屏幕播放职业教育的激励标语,让学生能够徜徉在优美的校园文化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升华。加强学院的宣传报道,对学院的重大新闻和正能量事件利用报刊、新闻媒体和网站等媒体展示出来,营造学院良好的德育氛围。
4.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形成“前校后厂”的育人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
强力实施“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战略。1997年学院与上汽大众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上汽大众桂林特约维修站,真正实现了前校后厂教学培训模式,教学内容与企业高度融合,融“教、学、做”为一体。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单凭学校自身很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通过校企合作下的“做中学”来实施。学生到企业进行感知体验、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是校企合作的结晶。学生的实习实训场所从学校转换到企业,从模拟实训场所延伸到真正的生产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
学院成立了由企业技术人员、专家、学院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联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培训效果。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岗位与职业能力需求开展调研,通过与本地区行业、企业的高管、技术人员以及对企业一线员工、学院毕业生座谈、问卷调查,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广西机电技师学院等院校就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情况进行交流学习,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机制,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与上汽通用五菱、桂林福达集团、广州国光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公司等企业订单培养的方式,培养的学生以综合素质高、实际操作能力强见长,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与广西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桂林航天电器厂、桂林激光研究所、桂林三金药业、南宁铁路客运、北京饭店、桂林榕湖饭店等单位建立了稳固的顶岗实习、就业基地,每年向社会输送一千多毕业生。
5.依托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培训鉴定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1)学院由注重学制教育向技工教育培训、技能水平评价和就业指导服务等综合性功能转变,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格局。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是经广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并被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定为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评估两个试点单位之一。依托学院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先进完备的教学设施,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拓展创业、劳动预备制、企业在职职工、农村转移、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监狱服刑人员等培训,年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鉴定2000多人次,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2)积极参与“两后生”扶贫培训工作。今年广西区财政厅、人社厅、扶贫办联合启动技工院校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的专项计划,计划到2020年通过全区48所技校与54个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的方式,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进行免费的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实现技能型就业,助力贫困家庭精准脱贫。由财政给予每人每学年1.2万元补贴。为了能更好地把自治区“两后生”培训政策宣传到位,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够重新走进校园。学院采取县、乡、镇三级联动机制,利用人社系统工作优势,与县人社部门就业中心联合乡镇干部召开座谈会,掌握第一手资料,精准识别,精准宣传。学院还组织工作小组7次深入龙胜县贫困乡村,走访贫困家庭,把政策宣传到位,现场发放录取通知书。今年学院录取两后生90人,为政府扶贫工作尽心尽力。
学校办学理念的确立,离不开校长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离不开他丰富的阅历和独特的视角,离不开他理性的选择和执着的追求。职业学校要发展,职业教育要前行,就要不断的改革创新,不循规蹈矩,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路。校长要想对学校有所建树和成就,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站在不同视角审视职业教育,不断凝炼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5-2.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 2014-12-23.
[3]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Z],2015-1-10.
[4]高慧杰.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理念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学院,2012.
[5]庄铭星. 中职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J].化工职业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