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族谱修纂与身份重构
——以清代清水江下游远口吴氏族谱为例

2017-06-30林小凡

珞珈史苑 2017年0期
关键词:吴氏族谱乾隆

林小凡

清水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发源于都匀,最后经过天柱县进入湖南省黔阳县境内,自都匀至黔阳,全长一千一百二十多里。远口是清水江下游的一个沿江小镇,原属会同县,但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天柱改所建县之时,改属天柱县。“天柱为苗民集处地,苗性直而悍且好勇轻生……朱君始有心此地久矣,任所幕六年熟知峝苗情状,惟建县可使帖服。爰请割会同县峝乡四里、汶溪一所并本所与原管苗寨三里成一县治,又虑隔越于会之口乡,不能径达靖属,遂无以接承宣广文教,复请将口乡一里割归天柱,即今之兴文是也。”①王复宗:康熙《天柱县志》卷首《重修天柱县志序》,《中国方志丛书·贵州省》第158号,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3~6页。远口即口乡,清时又称为兴文,自万历二十五年之后,一直属于天柱县。在天柱县建立之初,生活在这一区域的苗民“性直好勇”“不通声教”,这里被认为是“化外”之地。直到雍正年间开辟“新疆”之后,清水江流域才被纳入到清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雍正七年,贵州总督鄂尔泰、巡抚张广泗题请疏浚清水江,最终使“行船无阻,今称便焉”①爱必达:乾隆《黔南识略》卷13《清江通判》,《中国方志丛书·贵州省》第151号,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98页。。随着清水江的开通,这里的木材贸易逐渐兴盛,大量的外地移民、商人进入到清水江流域,他们与当地的苗民相互交流、融合,逐渐地改变了当地的社会文化。至乾隆年间,清水江下游区域出现了大量的修建宗祠与编纂族谱的现象。

族谱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研究地方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刘志伟利用华南地区的族谱进行研究,他通过分析何氏宗族在发展过程中重构祖先谱系的现象,揭示了宗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②刘志伟:《祖先谱系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此外,他从分析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入手,将族谱放入到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去理解,认为族谱是地方社会的一种文化创造,是地方社会变迁的反映,族谱中的历史记载是士大夫运用正统性的制度和文化象征去建立国家认同的结果。③刘志伟:《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珠江三角洲族谱中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饶伟新:《族谱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17~329页。龙泽江、李斌和吴才茂利用清水江下游区域的族谱进行研究,认为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兴起的宗族制度是边缘社会土著族群建构正统文化身份的普遍策略。④龙泽江、李斌、吴才茂:《“生化”背景下的族谱编撰与身份建构——贵州清水江下游清代苗侗家谱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第1期。本文以远口吴氏族谱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族谱的编纂过程及其内容,再结合具体的地方历史环境,来探讨清水江下游区域修谱活动的特点及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一、清代远口吴氏的修谱活动

远口吴氏始迁祖吴盛,在宋高宗时期曾官至大理寺丞,后来以言事忤宰相,于是弃官从江西庐陵安塘迁至远口。“吴盛,安塘第二世祖磐之仲子也,由宋高宗朝官至大理寺丞,以言事忤宰相,遂弃官避地于远口,子孙因家焉,为开基创业始祖,置由(有)二百余顷,存户税粮六百余石,世称为吴半州。”①嘉靖《吴氏族谱》之《吉安庐陵安塘分居会同远口之派》,天柱县博物馆藏本,第37页。吴盛有一子八郎,八郎有三子,即大制、监正、权县。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吴盛后裔开始徙居各处,其中,仍然居住在远口及其周边区域的吴氏主要为大制公后裔千祐、万总公两派和权县公后裔世禄、世德、世铭、世雄四派。远口吴氏进行过多次的修谱活动,至今仍保存的族谱有嘉靖《吴氏族谱》、康熙《吴氏族谱》、乾隆《吴氏族谱》、道光《吴氏续修房谱》、同治《吴氏族谱》,下面以这些族谱②嘉靖《吴氏族谱》现藏于天柱县博物馆,据博物馆工作人员吴小江老师介绍,嘉靖《吴氏族谱》编纂于明代,是天柱县内现存的最早的族谱。此谱破损比较严重,从族谱的内容判断,谱中最晚的时间记载是弘治辛酉年,且(道光)《吴氏续修房谱·公议收新□谱牒字号条规》记载:“世铭房收嘉靖谱一本,康熙谱三本、己卯谱三本,谱共计七本”,据此推测此谱编于嘉靖年间。嘉靖《吴氏族谱》又名“中团血谱”,收藏于远口吴世平先生家中。这些族谱都是电子版,由远口吴世平先生整理收藏,在此,非常感谢吴小江老师给予的帮助,免除了我四处奔波之苦。为研究对象,对远口吴氏的修谱活动进行分析。

(一)嘉靖《吴氏族谱》

从现保存的族谱来看,远口吴氏于弘治十四年(1501)开始创修族谱。从始迁祖吴盛开始,至第九世孙与达这一代,他有感于“世代渐远,子孙渐蕃,苟不修之于今,将何以传之于后,公于是相率与禄等辈求文缟、集锓梓以垂不朽”①嘉靖《吴氏族谱》之《远口吴公与达行实》,天柱县博物馆藏本,第186页。,他相约族中兄弟与禄等进行修谱活动。

在编写族谱之前,与钦率领子朝亮、朝杲、朝顺、朝弼和孙道卿、道常等于弘治十三年(1500)赴江西庐陵安塘祭祖扫墓。“族弟与钦偕朝亮、杲、顺、弼,孙道卿、常等诣祖祭扫先坟,然非孝心纯笃者能如是乎,茅以仓卒弗尽款曲,良以为歉,今既别去焉,可无一言以华其行情见乎,辞鉴之是荷诗。”②嘉靖《吴氏族谱》之《弘治庚申孟夏月初十日彰率侄辈仝赠》,天柱县博物馆藏本,第64页。这一行动一方面展现了远口吴氏的“思源”之情,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来年的修谱活动奠定了基础,他们在返乡之时,不仅获得了族兄彰等人特意为他们的祭祖之行而撰写的诗,而且还获得了同宗“昭谅、仲慱等人束帛求得的名公序谱”③嘉靖《吴氏族谱》之《吴氏族谱谕戒条例》,天柱县博物馆藏本,第33页。。可以说,经过此次祭祖扫墓活动,远口吴氏获得了原籍地同宗兄弟的认可,与原籍地建立了同宗关系,并为他们的修谱活动提供了合理依据。

此次编谱活动主要以权县公后裔为主,特别是世铭公和世雄公二派。从编写《吴氏族谱谕戒条例》的人员来看,主要是与湛、与禄、与达、与瑷、与玉、与凤、与昱、与钦八人,其中与湛、与瑷、与凤是世铭公后裔,与禄、与达、与昱、与钦则是世雄公的后裔。《吴氏族谱谕戒条例》记载了此次修谱活动的具体情况:

大明混一,族伯祖懋初、尚京、尚武续修于洪武丁巳,历年迄今一百有七载矣。思世越远而人越蕃,恐致异姓同姓绍冒吾族以乱其真,是以忘其愚陋锐志重修。今幸编写世系完毕,谋诸兄辈昭谅曰□仲慱等束帛求名公序谱,□于首捐资刊行编集二十八本,以二十八宿为字号,钳记散表各房收贮,每岁遇有冠婚宴会,各持族谱赴会点示,如事绊身不在者,令子侄持来。设有推诿及遗失者,罚银五两轮赡祠堂。况思今之收谱者固得其人,后裔贤否难可逆见,如不中不才,追谱另给亲房下超群者收贮。以防窃售之患,各宜□袭所有给谱字号条陈于左,宗族长幼……冒吾族紊乱宗枝,体究得出追退焚毁,庶免玷辱吾宗。

弘治辛酉岁□月吉日重修谱牒九世孙吴与湛、与禄、与达、与瑷、与玉、与凤、与昱、与钦①嘉靖《吴氏族谱》之《吴氏族谱谕戒条例》,天柱县博物馆藏本,第33~34页。

至弘治年间,远口吴氏人丁繁衍,他们担心异姓冒籍乱族,所以决定重修族谱。此次修谱活动共编纂了二十八本族谱,其中将角字号谱、亢字号谱分别给付大制公后裔吴尚彬、吴尚隆收藏,将房字号谱、心字号谱、尾字号谱、箕字号谱、斗字号谱和牛字号谱分别给付吴朝真、吴朝谦、吴朝让、吴朝勋、吴朝冕和吴朝厚收藏。②康熙《吴氏族谱》之《给谱字号》,远口吴世平先生藏,康熙戊戌年(1718)刻本,第35页。对于族谱的收藏,他们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如果族谱丢失,将罚银五两以充作祠堂公费;如果保存族谱的人是不忠不才的人,就将族谱收回并交给同宗德行较好的人收藏;如果有冒宗之人,则将冒宗之人剔除,并收回族谱。

(二)康熙《吴氏族谱》

远口吴氏的第二次修谱活动发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此次修谱活动是在吴谦斋的倡议下进行的,吴谦斋是江西安成人,担任正黄旗教习,他告老返乡之后,就开始创修族谱,并在此次修谱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吴谦斋在《吴氏大成族谱序》中记载了此次修谱活动的一些情况:

丁酉冬,余告养归里,日侍家君……今闲处闾里,曷若勤事宗本,爰是命余创修族谱,其亦先家而及于国与天下之至意乎……前谱犹有遗漏,而兹谱竟集大成……虽大成,而余之精力用尽,几于鬓发半白。众首事曰:非先生少壮而精明,精明而不倦不足以胜任……兹谱悉照旧本编入,不敢忘加增损……后之续谱者,应按派集修,不可遗漏。

康熙己亥夏四月望后五日,赐进士第钦命正黄旗教习安成壶坵二十六世孙访谦斋谨识①康熙《吴氏族谱》之《吴氏大成族谱序》,远口吴世平先生藏,康熙戊戌年(1718)刻本,第4~5页。

族谱是在汇集旧谱的基础上编辑而成,在修谱活动开始之前,修谱委员会就派族人去吴氏后裔迁徙之处收集旧谱。康熙三十一年(1692),有同宗名叫吴快、吴瞻的人,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远口,寻找到了吴氏后裔。远口的吴天缙接待了他们,并将远口吴氏世系图交给二人以供编修族谱之用,吴天缙在《吴氏续修宗谱》中记录了吴快、吴瞻收集旧谱之行:

余祖大理公自宋理宗朝直言敢谏,罔识忌讳,为执政所不容,飘然急流勇退,自庐陵之三里避居于三江远口市……族孙快、瞻千里外来修谱……携余旧派世系图回籍付之刊厥,予当拭目观其告竣,俾后之览斯谱者知远有祖而近有宗……登斯谱者方为吾之族类,遗斯谱者即非吾之族类,不几为祖宗之罪人也……期于我后人云。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之岁梅月远口地湖派三十世裔孙天缙顿首拜撰②乾隆《吴氏族谱》之《吴氏续修宗谱》,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45~46页。

吴快、吴瞻收集的远口世系图出现在此次合修族谱的最终成果当中,谱中有许多远口吴氏名人的记载,如:仲儒,第二十八世上院派湖广远口人,选贡,任四川峨眉县尹;世铭,第二十世上院派湖广远口人,任黎平府湳洞正长官司,子孙世袭厥职,等等。①康熙《吴氏族谱》之《衣冠图》,远口吴世平先生藏,康熙戊戌年(1718)刻本,第159、167页。此次修谱活动共印五十七部谱,“以天地玄黄为号至果字止,从中、上院按房分给,各宗自宜珍藏,令笃实诚恳知义者收掌,不得假借遗失及与人抄录,弃宗乱族……永以为例”②康熙《吴氏族谱》之《吴氏续修族谱条例》,远口吴世平先生藏,康熙戊戌年(1718)刻本,第8页。,其中,黄字号给予天柱县上院湖广远口万总公、千祐公派下孙廷一、兰芳收贮,日字号、冬字号、来字号、结字号、出字号也给予远口,但是没有载明具体的收谱人。③康熙《吴氏族谱》之《吴氏十二修族谱给收字号》,远口吴世平先生藏,康熙戊戌年(1718)刻本,第11~14页。可以说,至康熙末年,远口吴氏仍与江西吴氏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修谱活动离不开原籍地的支持。

(三)乾隆《吴氏族谱》

距离上一次修谱活动近四十年之后,远口吴氏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再一次兴起了修谱活动。不过,这次修谱活动是在吴氏修建宗祠的背景下兴起的。自雍正帝开辟“新疆”之后,清水江下游区域的木材贸易不断活跃,远口吴氏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开始筹划宗祠的兴建事宜。乾隆元年(1736),铭祖后裔吴传承“捐资百金,倡修宗祠”④乾隆《吴氏族谱》之《铭公世系》,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503页。。历经二十多年的努力,远口吴氏终于建立了吴氏宗祠。铭祖后裔吴先升特意记载了此次兴建宗祠活动的过程:

乾隆丙辰,有堂伯讳承传字习翁者,约通族倡议建祠,卜吉远口城西门内……管摄人心,以敦宗睦族以厚风俗。今虽二房德祖位下,以道远疏祭为虑,就地分建于地湖之鳌山,大制祖祠别设于中团村右河岸,兹乃祖禄铭雄三公后裔合建……是为记。

皇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岁腊月穀旦,铭祖裔孙先升谨识①乾隆《吴氏族谱》之《远口吴氏大宗祠记》,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73~74页。

在修建宗祠快结束之际,远口吴氏开始编修族谱。世德公后裔吴文秀在《远口吴氏分修族谱序(十三修)》中的记载为我们研究此次修谱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康熙庚午年凡十有二修……盛祖任宋理宗朝大理寺丞,以危言为执政不容,遂弃官避地于湖广会同远口,即今贵州天柱所属之远口焉。盛祖之后,楚南、黔东衍派二十余世,析居百有余里,皆盛祖之后裔,是即一脉所流传也……乾隆己巳年,中院派讳勉之者,千里来黔,倡约合修,不数月而稿成,无如云山远隔,未克成功……是为之计,合修甚难分修较易,于是各房议之,执事之人各清本支始末,踊跃分修以毕,己巳年集稿……秀等不敏,夙无治事之才,今附执事之末,惟是共襄谱牒,聿修厥成,若夫世德发祥,敬承勿替于以绍先型而标史册,是又在有志之士欤。

大清乾隆二十四年岁在己卯年冬月穀旦,三十三世裔孙文秀與手敬撰②乾隆《吴氏族谱》之《远口吴氏分修族谱序》,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69~70页。

分析材料可知,在进行修谱活动之前,同宗吴勉之从江西来到远口,邀远口吴氏族人一起合修族谱。和原籍地合修族谱是远口吴氏修谱常采取的方式,“我等族谱自宋兴而后至祖来居远口,历代续修凡十有二修矣,然前之修者,必和江西安塘为一集”③乾隆《吴氏族谱》之《远口吴氏分修族谱规修引》,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77页。。但是,在此次修谱活动中,远口吴氏以“云山远隔”即路途遥远为由,并没有按照惯例和原籍地合修族谱,他们开始独立修谱。因为“合修甚难分修较易”,所以远口吴氏采取先分修、再合集的方式编纂族谱:首先,各支先选择“素行端方”的人为首事;其次,各房首事清查本支世系,分修族谱;再次,合集各房分修之谱,不过“各房集稿,其各支首事于先期其赴局内凭众对祖神立誓,然后合集各支世系,一二查对几人丁、葬所……切莫丝毫蒙混,致生弊端”①乾隆《吴氏族谱》之《远口吴氏分修族谱规修引》,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78页。;最后,印刷族谱,不过必须先磨对红稿之后,再刷墨本用于保存。经过此次修谱活动,楚南、黔东一带的吴氏都成为远口始迁祖吴盛的后裔。

这次修谱活动共印刷了十四本族谱,并对族谱的装成、收贮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源宗至德家声远派衍延陵世泽长一十四字为号装成,凭祖按房分给收贮,每本排列字号一页,号下注明某房某人收,外刊一年月日、字号、图记,按本分印以备后日查对。其收谱之家,毋得假借添改,如有将谱籍人及添改一字一划者查出,公罚刷谱一本之费,以戒将来。”②乾隆《吴氏族谱》之《远口吴氏分修族谱规修引》,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79页。此次修谱活动所形成的修谱规范,对远口吴氏以后的修谱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次修谱活动发生于弘治年间,远口吴氏派人远赴江西进行祭祖扫墓活动,他们名义上虽是“祭祖扫墓”,但实际上是寻求名公序谱,通过此次活动,他们与江西庐陵安塘的吴氏建立了同宗关系,为远口吴氏的来源寻求到了合理的依据。第二次修谱活动发生于康熙末年,是在江西安成人吴谦斋的倡议下进行的,远口吴氏积极地支持同宗的修谱活动,他们与原籍地的吴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第三次修谱活动发生于乾隆年间,远口吴氏以“云山远隔”为由,不再与江西吴氏进行联宗合修族谱活动,他们开始独立修谱。细究远口吴氏这一行动背后的原因,“云山远隔”并不能作为使人信服的理由,一方面远口吴氏人丁繁衍、人文蔚起,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他们想要摆脱原籍地对他们修谱活动的束缚,逐渐将远口塑造成“楚南、黔东”地区吴氏人的发源地,将这一区域的吴氏人纳入到一世祖吴盛名下,起到“管摄人心、敦宗睦族、易风俗”的作用。从明代弘治年间至清代康熙年间,远口吴氏的修谱活动分别经历了祭祖寻源、联宗修谱、独自分修族谱的变化。不管修谱活动如何变化,“对于族谱的研究,都有必要把族谱文本置于地方社会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加以解读”①饶伟新:《族谱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二、身份重构

研究远口吴氏族谱资料发现,大制公派下千祐公后裔长期担任八舟司长官,而权县公派下世铭公后裔长期担任赤溪湳洞司长官。在明清的官方史书中有一些关于八舟长官司和赤溪湳洞司的记载,但是,通过对比族谱资料发现,官方史书中的记载与族谱资料的记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却也存在着令人迷惑、自相矛盾的地方,这些是书写时的不小心,还是故意为之,其背后的原因仍然需要深入探究。

(一)八舟长官司

八舟长官司最早设于宋朝,属诚州,永乐十一年(1413)时,改属黎平府管辖。“宋置八舟蛮夷军民长官司,属诚州,元因之,属思州安抚司。本朝改之,属思州宣慰使司,永乐十一年改属今,编户二里。”②沈庠、赵瓒: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7《贵州黎平志》,《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78页。从明初一直到光绪年间,八舟长官司的历任长官都有“宗支图册”可以考察,“宗支图册”记录了明清两朝八舟司长官的世系。“明时各司图册俱称其祖于洪武二三年归附,仍受原官……永乐十一年,设黎平、新化二府,各辖七司,后裁新化府,故十四司俱归黎平……今正长官十一、副长官四,俱有自明以来宗支图册可考备录。”③余渭、陈瑜:光绪《黎平府志》卷6下《土司》,《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8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70页。除了官方史书的记载之外,远口吴氏族谱也留下了八舟司长官的一些记载。表1是根据官方史书和族谱资料的记载而绘制的八舟司长官世系表:

表1 八舟司长官世系表

① 郭子章:万历《黔记》卷58《土司土官世传》,《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394页。

② 余渭、陈瑜:光绪《黎平府志》卷6下《土司》,《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8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70、72页。

③ 刘显世、谷正伦等纂:民国《贵州通志》卷6《土司志五》,《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1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274页。

④ 乾隆《吴氏族谱》之《千祐公世系》,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119~120页。

⑤ 道光《吴氏续修房谱》之《千祐公世系》,远口吴世平先生藏,道光丁亥年(1827)刻本,第157~158页。

续表

分析《八舟司长官世系表》可知:《黎平府志》与《黔记》相比较,从第一世吴金骨到第十世吴国臣,除了《黔记》中多出吴原昌、吴天回二人之外,其他的世系记载基本一致。而《贵州通志》与《黎平府志》相比较,二者的世系记载完全一致。《黎平府志》与《吴氏续修房谱》相比较,从第一世至第十四世,除了第一世吴金骨与吴金国、第十二世吴承祖与吴承相有一字之差之外,其他的世系记载基本一致。但是,从第十四世吴宏化之后,二者的记载就开始出现大的差异,在《黎平府志》中吴宏化的儿子是吴伯,而在族谱中吴宏化的儿子是吴嵩,并且族谱中并未有与吴伯、吴醇仁、吴登元有关的记录。从吴登选之后,二者的记载又趋于一致。在此,根据现有资料来分析八舟司第一世长官。

在官方史书的记载中,吴金骨是八舟长官司最早的长官,这没有分歧。但是,官方史书对于吴金骨身份的记载存在着差异。《黔记》载:“八舟司,蛮夷正长官吴金骨元授本司正长官,国朝因之,洪武五年子吴天秀袭。”①郭子章:万历《黔记》卷58《土司土官世传》,《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394页。在《黔记》中,吴金骨在元时被授予八舟司蛮夷正长官,明初时承袭原职,他给人一种“蛮夷”即土著民的印象。《黎平府志》载:“八舟长官司,吴昌祚原籍江西太和县,汉时以功授。明洪武二年,吴金谷投诚,仍授前职。”②余渭、陈瑜:光绪《黎平府志》卷6下《土司》,《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8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72页。在《黎平府志》中,吴金骨于洪武二年(1369)归附明朝,他被记述成原籍江西的吴昌祚的后裔,被赋予一种移民的后裔形象。总之,吴金骨在明初担任八舟司长官,在明代官方史书中,他被描述成“蛮夷”的形象,但是在清代官方史书中,他被描述成“移民”的后裔,他的身份经历了从“蛮夷”到“移民”的转变。

在《吴氏族谱》中,吴金国被认为是八舟司最早的长官。始迁祖吴盛的第九世孙吴金国在成化四年(1468)因为征苗有功,而被任命为八舟司长官,“成化四年领兵征苗有功,钦赐印信,授黎平府八舟司长官,世袭厥职”③康熙《吴氏族谱》之《衣冠图》,远口吴世平先生藏,康熙戊戌年(1718)刻本,第152页。,此后,他的子孙世袭这一职位。吴金国的父亲吴应隆“由广坪迁黎平八舟,为开基祖”①乾隆《吴氏族谱》之《千祐公世系》,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119页。,虽然族谱没有记载吴应隆的出生年月,但和他同为吴盛第九世孙的吴与瑷出生于“正统丁巳(1437)七月初九日辰时”②嘉靖《吴氏族谱》之《远口吴君瑷处士行实》,天柱县博物馆藏本,第188页。,那么,吴应隆可能在明成祖之后才迁徙至八舟司。

通过对比八舟司第一世长官吴金骨和吴金国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完全是不同的人,绝非是纂修史书者和族谱者的笔误。吴金骨在元时就被授予八舟司蛮夷正长官,在明王朝还未建立时就居住在八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著人”。而吴金国在成化四年(1468)才被授予八舟司长官,且他是一个“移民”的后裔。吴金骨和吴金国虽然拥有共同的姓氏,但是他们代表着两支不同的族群。从之后的资料看,这两支不同的族群合为一体,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种融合的呢?修谱活动的“灵活性”为这种融合提供了可能,在乾隆《吴氏族谱》中记载:“族内有原系亲支,因徙处他方,不识其人丁娶葬,不敢登载者,于彼前人既经登谱之名下纪其居处,或不知住所,以往外二字记之,以备后来增补。又有地不相远或前人吝费,三丁上一、五丁上二,其余未载者,今果查明的确一体载入。有本非吝费,修谱时或往外营谋或他务相逼不早相合世系,追编刊既成,无途注载者,另作补遗,庶不失其根本。”③乾隆《吴氏族谱》之《远口吴氏分修族谱规修引》,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78页。对于那些在修谱之际因各种原因而未能登载入谱的人,修谱人员特意说明可以“另作补遗”,族谱的“灵活性”为八舟司吴氏的“认祖归宗”提供了绝好的机会。通过乾隆年间的修谱活动,八舟司的吴氏被载入到族谱中,成为始迁祖吴盛的后裔,对比官方史书和族谱资料的世系记载,二者基本趋于一致。

总之,在明代,八舟司的吴氏担任八舟司蛮夷正长官,被描述成“蛮夷”的形象,到了清代,经过乾隆年间的修谱活动,八舟司的吴氏和远口的吴氏建立起同宗关系,将自己成功地塑造成“移民”的后裔。自雍正帝开辟“新疆”以来,清王朝在清水江流域的统治不断增强,八舟司吴氏由叛服不常的“苗蛮”转变为归附已久的“移民”,“移民”身份更能获得统治者的信赖,八舟司吴氏的身份重构是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一种明智选择。

(二)赤溪湳洞长官司

赤溪湳洞长官司设于元朝,明朝宣德末年,改属黎平府管辖。“元置赤溪湳洞蛮夷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本朝改赤溪湳洞蛮夷长官司属思州宣慰使司,永乐十一年改属新化府,宣德末新化府废,来属,编户一里。”①沈庠、赵瓒: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7《贵州黎平志》,《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78页。雍正十一年,拨黎平府属赤溪湳洞司隶清江厅,②贵州省剑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剑河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自雍正十一年(1733)之后,赤溪湳洞司就一直隶属于镇远府清江厅。

在赤溪湳洞司还未裁撤之前,其历任长官世系在官方史书中都有记载。万历《黔记》记载:“赤溪司,蛮夷正长官杨通谅,永乐六年因剿罗一贼功,诏授子福袭,历杨玉瑄、杨昂、杨松、杨锺秀、杨国威,今缺。吴世铭,先朝副长官也,国初子尚先袭,尚先子应澜洪熙元年剿墨溪贼以功进正长官,子与文袭,历吴朝昕、吴瑢、吴春、吴仲绅,今吴皋。”③郭子章:万历《黔记》卷58《土司土官世传》,《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395页。最初,赤溪司蛮夷正长官由杨通谅担任,赤溪司蛮夷副长官由吴世铭担任,然而至洪熙年间,吴应澜因为剿贼有功而被授予正长官之职,此后,吴氏成为赤溪司正长官。修于乾隆十四年(1749)的《黔南识略》记载:“明洪武五年,授土酋吴世铭为赤溪湳洞蛮夷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④爱必达:乾隆《黔南识略》卷13《清江通判》,《中国方志丛书·贵州省》第151号,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99页。可以说,吴世铭担任赤溪湳洞司长官,且在乾隆十四年之前,官方史书将他描述成一种“蛮夷”“土著”的身份。修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吴氏族谱》也有关于赤溪湳洞司长官的记载,担任赤溪湳洞司长官的吴氏是远口始迁祖吴盛的第六世孙世铭公的后裔,第九世孙吴与瑷在《吴氏续修谱系叙》中回忆了先辈们的创业历史:

远口吴氏始盛祖由安塘三里迁也,祖为宋大理寺丞,乃永新簿祖十六世孙。六传至曾祖世铭,以义勇格有苗前,元授赤溪司正长官。铭生祖尚先,承父业,恩威绥抚黎庶倾心,琴梁牌洞愿听治者六百二十余户,以故永乐八年仍世效官而列职矣。十一年,叛逆王忠部亮纠合天堂等夷流扰寇掠,祖屡战屡□,未几虏复大肆猖獗□刘境土,祖率民兵殊死战,都指挥田文畏势莫救,惜寡弗克敌,而卒罹于阵。吾父与伯哭几绝,既苏,乃以忠于殉国没亦宁也,惟愿比一洒之,嗣后伯授先职仍有效。逆如奥洞等地,总师萧绶统伯首事诸夷刘艾而大捷,于洪熙时至正统三年,又征□溪、计砂等处,渠魁相继授首,俘馘者群然,厥耻尽雪,威不大振乎。其实论功,伯居最后,以事闻同事者咸钦赏,而伯尤懋焉。肆观前后尽力从事,伯祖委身就义,虽尺寸之功,未必非缔造之艰也。幸同宗修谱,瑷忝与焉,故并纪之,俾承家禄者知世守云耳。伯父讳应澜,祖之元子也。吾父讳应洲,伯之季弟也,吾父事诗书修内行而树德,以荫后者。

皇明成化癸卯□派盛祖位下远口二十四孙与瑷撰①乾隆《吴氏族谱》之《吴氏续修谱系叙》,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43页。

分析材料可以知道:吴世铭在元时因为“义勇”而被授予赤溪湳洞正长官,后其子尚先承袭父职。永乐十一年(1413),尚先镇压叛逆,后因为寡不敌众而牺牲。尚先的儿子应澜承袭父职,在洪熙年间,随萧绶征剿苗蛮。分析吴与瑷的叙述和《黔记》的记载,可以看出二者的共同之处:吴世铭在元朝时担任赤溪湳洞司长官;吴应澜在洪熙年间随明军征剿苗蛮,有功。之后,历任赤溪湳洞司长官的有“吴世铭、吴尚先、吴应兰、吴与文、吴朝昕、吴瑢、吴椿、吴仲绅、吴□、吴之鼎、吴承宗、吴承宣(承袭兄职)、吴先圣、吴先德(承袭兄职)、吴谦”①乾隆《吴氏族谱》之《铭公世系》,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463~468页。。对比《吴氏族谱》和《黔记》关于明代赤溪湳洞司长官的世系记载,二者基本一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说,担任赤溪湳洞司长官的吴氏是远口吴盛的第六世孙吴世铭的后裔,吴世铭在乾隆十四年(1749)以前被官方史书描述成“蛮夷”“土著”的形象,然而在之后的乾隆《吴氏族谱》中,他被描述成移民的后裔。

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之时,清政府废除赤溪湳洞司,赤溪湳洞司长官这一名称至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黎平府分管赤溪湳洞司吴承宣、杨鸣鸾,康熙二十三年因议叙土司案内,不准承袭。”②鄂尔泰、靖道谟等纂:乾隆《贵州通志》卷二十一《土司》,《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409页。虽然吴氏不能继续承袭赤溪司长官的职位,但是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并没有立马消失,一旦遇有合适的机会,他们就会重新活跃在当地的政治舞台当中。雍正七年(1729),雍正帝派张广泗剿抚台拱、清江等“生苗”地区,企图将以前脱离于国家统治的“生苗”地区纳入到国家的统治之中。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之下,赤溪的吴谦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协助清军实施这一军事行动,平定苗乱之后被授予土千总,负责管理赤溪湳洞司的苗民。修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吴氏族谱》记载了这一过程:“吴谦,承袭父职,雍正七年奉总督尹调随征抚台拱、清江等处,父子□险生擎巴将,旋蒙贵东道黄亲赐勤劳可嘉匾额。乾隆元年,苗疆大定,复蒙经略总督张议叙一等军功,加土千总委牌,原抚苗民仍令管辖。娶天柱城南李氏,子一。”③乾隆《吴氏族谱》之《铭公世系》,远口吴世平先生藏,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第468页。之后,吴谦的儿子吴永隆承袭赤溪湳洞土千总一职,他“生乾隆壬午,于乾隆己亥承袭父职,殁道光丙戌”④同治《吴氏族谱》之《铭公世系》,远口吴世平先生藏,同治壬申年(1872)刻本,第505页。。修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清江志》也有吴谦协助清军征剿苗民的记载:“赤溪湳洞土千总吴宇隆,原籍江西庐陵县人,始祖世铭于前明洪武间随师征剿苗寨有功授黎平府赤溪湳洞长官司。国朝改为土千总,雍正七年至乾隆元年,苗民叛服不常,大军进剿,父吴谦奉调带领土兵屡从攻击,积有征劳,三年内事竣议叙,复蒙经略张咨部,给委世袭今职,拨隶清江。”①胡章:乾隆《清江志》卷5《土官》,《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2册,巴蜀书社2006年影印本,第457~458页。吴谦在雍正七年(1729)至乾隆元年(1736)之间,随清军进剿“叛服不常”的苗民,后因功被委任为赤溪湳洞土千总。分析《吴氏族谱》和《清江志》的记载可以看出:对于吴谦随清军征剿苗民的记载,二者并没有分歧之处。但是,对于吴谦儿子的记载却不一致,族谱记载吴谦只有一个儿子,即吴永隆,而《清江志》的记载是吴宇隆,虽然吴永隆与吴宇隆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对其背后意义的理解却十分丰富,是编修族谱者的笔误,还是在经过大的社会变动之后,赤溪司另外一支崛起的吴姓人的附会,这还需要更多的史料进行论证。但是,自乾隆二十四年编修族谱之后,官方史书对于吴世铭身份的记载与族谱趋于一致,他都被描述成原籍是江西的移民。

总之,在乾隆十四年以前,吴世铭在官方史书中被描述成“蛮夷”“土著”的形象,然而自乾隆二十四年编修族谱之后,官方史书对于吴世铭身份的记载与族谱趋于一致,他都被描述成原籍是江西的移民,他的身份经历了从“蛮夷”“土著”到“移民”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社会变革完成之后,赤溪吴氏借助修谱活动这一文化手段,去巩固他们获得的新身份,并为他们今后身份的合法性提供依据;自康熙二十三年裁撤赤溪湳洞司之后,吴氏便不再担任赤溪湳洞司长官,至雍正七年清政府开辟“苗疆”之际,吴谦积极协助清政府开辟“苗疆”,因有功被任命为赤溪湳洞土千总,此后,他的后裔世袭赤溪湳洞土千总一职。赤溪湳洞吴氏的身份经历了从赤溪湳洞蛮夷长官司到赤溪湳洞土千总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国家政策紧密联系,是清王朝在清水江流域实施改土归流政策的一个具体案例。

三、结 论

吴氏是清水江下游远口镇的大姓,他们在清代进行了多次修谱活动,本文通过分析他们的修谱活动发现:弘治年间,吴氏派人去原籍地江西进行祭祖扫墓活动,通过此次祭祖活动,他们与江西庐陵安塘的吴氏建立了同宗关系,为他们之后的修谱活动寻求到了合理的依据;康熙年间,远口吴氏积极地支持同宗的修谱活动,他们与原籍地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乾隆年间,远口吴氏以“云山远隔”为由,不再与江西吴氏进行联宗合修族谱活动,他们开始独立修谱。细究他们这一行动背后的原因,“云山远隔”并不能作为使人信服的理由,一方面是远口吴氏自身经济文化实力不断增强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他们谋求自身独立发展的需要。通过此次修谱活动,远口吴氏逐渐将清水江流域的吴氏纳入到一世祖吴盛名下,将自身塑造成“楚南、黔东”地区吴姓的发源地,从而起到“管摄人心、敦宗睦族、易风俗”的作用。从明代至清代康熙年间,远口吴氏的修谱活动分别经历了祭祖寻源、联宗修谱、独自分修族谱的变化。

在分析吴氏族谱内容的时候,我发现了吴氏有两支有趣的分支:一支是大制公派下千祐公的后裔,他们在明清时期一直担任八舟司长官。官方史书和族谱资料都有八舟司长官世系的记载,二者的世系记载基本趋于一致,但第一世长官的名字有一字之差,根据现有材料分析发现,这种差别并不是书写者的笔误。万历《黔记》记载,吴金骨在元时被授予八舟司蛮夷正长官,自洪武二年(1369)归附明朝后,仍然承袭原职,此时的吴金骨仍然是“蛮夷”的形象。但是,光绪《黎平府志》对吴金骨的记载发生了改变,他被描述成原籍是江西的人,是移民的后裔,他的身份由“蛮夷”变为“移民”。在乾隆《吴氏族谱》中,吴金国被认为是八舟司第一任长官,他在成化四年(1468)被授予该职,且其宗族迁徙至八舟司的时间在明成祖之后。对比官方史书和族谱资料的记载可以看出,虽然吴金骨和吴金国只有一字之差,且他们之后的世系记载也基本趋于一致,但是他们实际上代表着两支不同的族群。不过,这两支不同的族群通过远口乾隆年间的修谱活动最终融为一体,成功地实现了从“蛮夷”变为“移民”的身份重构。自雍正帝开辟“新疆”以来,清王朝在清水江流域的统治不断增强,但是“苗蛮”起义不断,一直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和叛服不常的“苗蛮”相比,归附已久的“移民”身份更能获得统治者的信赖,八舟司吴氏的身份重构是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一种明智选择;另一支是权县公派下世铭公的后裔,吴世铭在元时被授予赤溪湳洞司正长官,此后,他的后裔一直承袭赤溪湳洞司长官一职,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赤溪司被废除之后,他们才失去其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但是这一情况并未持续很久,在雍正帝开辟“新疆”之际,世铭公的后裔吴谦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地帮助清政府实施这一军事行动,他最后被授予赤溪司土千总,此后,吴谦的后裔世袭土千总这一职位。赤溪司吴氏的身份经历了从蛮夷长官司到土千总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国家政策紧密联系。当国家对这一区域实行大的政策变动的时候,地方社会的人群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改变自身去适应这种变化,为自身谋取最有利的条件。此外,赤溪司第一世长官吴世铭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在乾隆十四年(1749)以前,吴世铭在官方史书中被描述成“蛮夷”“土著”的形象,然而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编修族谱之后,官方史书对于吴世铭身份的记载与族谱趋于一致,他都被描述成原籍是江西的移民,他的身份经历了从“蛮夷”“土著”到“移民”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社会变革完成之后,赤溪吴氏借助修谱活动这一文化手段,去巩固他们获得的新身份,并为他们今后身份的合法性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吴氏族谱乾隆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探究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的特点及其原因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瑰丽多姿
湖湘吴氏响塘纸影戏艺术语言探析
吴有春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二战后新加坡华人族谱编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