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豆贸易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6-29胡洪涛张俊艳唐诚周建军

食品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定价权大豆补贴

胡洪涛++张俊艳++唐诚++周建军

国作为传统的豆制品消费国,大豆贸易稳定对农产品市场有着重要的基石作用,2017年指导“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对于大豆行业明确提出了:建立国产大豆优势生产保护区,优化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重点补主产区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探究我国大豆贸易的新现状,对我国大豆贸易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我国大豆贸易现状

大豆进口额逐年攀升,自给率不断下降。伴随经济和生活水平的发展,大豆作为压榨油的主要原材料,其社会需求量不断上升,但大豆供给未有较大提升,造成国内供需差额不断增大。从图1可以看到在2015年,供需差额攀升至8155万吨,是国内生产量的6.9倍。我国依赖进口大豆情况日趋严重,自2000年大豆进口量突破1000万吨,此后大豆进口急剧增长。我国大豆自给率由1996年的93.47%降低为2015年的12.59%。对我国大豆市场造成不小冲击。

大豆产业并非“岌岌可危”。以往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豆产业已处于危局,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大豆加工来看,国内已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从大豆种植来看,目前中国农业环境容量与农产品供给的矛盾日益凸显,发现中国如果不进口主要农产品,就需要增加25%~30%的种植面积才能保障农产品供给。

我国大豆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国产大豆未形成优势生产区和价格显性。进口转基因大豆虽因其含油高、价格低的特点广泛用于油类压榨行业。而我国非转大豆具有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可广泛用于高蛋白食品。其次,大豆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还未完善,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大豆进口定价权缺失。自1996年起,我国大豆进口增长时国际价格也随之上漲,且大豆进口价格与国际市场上大豆价格也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使得我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上异常被动。大豆进口定价权缺失的成因比较复杂,其中国际粮商的垄断行为是公认的主要因素,其次我国期货市场的不健全,行业协会的作用不彰显等也被认为是定价权缺失的原因。

对大豆贸易的看法和建议

针对大豆行业的新现状,首要问题是怎样保护国产非转大豆和规避大豆进口价格波动风险?其次在于平衡国内大豆的产需双方矛盾。无论政策是倾向大豆种植户还是大豆消费者,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国大豆行业的发展。因此针对这种两难境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提升国产大豆品牌价值,优化大豆产业布局。基于以上论述,振兴大豆产业不能笼统的将进口转基因和国产非转大豆归属同一市场。而应当提高非转大豆的品牌价值和产业化进程,形成优势生产区。推动国内大豆产业走非转高蛋白大豆的错位发展道路。

革新大豆补贴政策,灵活运用多元化补贴方式。国产大豆由于种植技术和机械现代化落后的问题,成本相对于进口大豆较高。而进口大豆由于巨额财政补贴,往往可以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向中国倾销。以往的补贴政策由于其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豆市场造成扭曲,甚至发生价格倒挂现象,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采用多元化的补贴方式如: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反周期补贴政策等代替以往的初级补贴政策。

加强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合作、合理运用期货产品。通过加快建设本国粮商企业和大豆行业协会,建立联合采购机制,参与国际农产品交易,进一步掌握进口大豆定价权和国际粮商谈判定价的话语权。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大豆压榨业也可以通过合理运用现代金融期货交易方式,如套期保值、买入期权等来规避大豆贸易中现货交易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

猜你喜欢

定价权大豆补贴
铁路运输企业公司治理问题探析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国家发改委废止教材价格管理法 教材定价权下放
论产业链整合与产业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