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障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多部门要出重拳

2017-06-29徐兴利黄家伟

食品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五毛酱油营养

徐兴利++黄家伟

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其身体健康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不断攀升, 肥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的“拦路虎”。高中、初中、小学以及幼儿园附近并不鲜见的“五毛食品”给孩子们的体质健康埋下隐患。部分“徒有其表”、“名不副实”的儿童食品在高昂的价格背后隐藏着商家的“忽悠”。目前,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为“天天好营养,一生享健康”,营养与健康密切相关,如何将营养知识、健康习惯融入我们的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5月20日,“健康中国行—合理膳食”学生营养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北京举办,现场发布的《学生营养膳食行为核心提示》围绕“了解和认识食物,学习营养健康知识”、“一日三餐,吃好早餐”、“经常运动,防控超重与肥胖”、“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荤素、粗细搭配”、“保证奶类摄入,经常吃豆类”、“每天足量喝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合理选择零食”“珍惜食物,不浪费食物”等八条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超重与肥胖的防控成为活动中的一大焦点。

“小胖墩儿”饮食要注意

切勿留下大隐患

过去,一提起少年儿童的健康问题,浮现在脑海的是“营养不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吃饱”是人们最主要的需求。近年来,“吃饱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吃好”、“吃得健康”。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仍停留在“吃好”的阶段。部分家长对孩子可谓是“百依百顺”,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口味要求,殊不知这恰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5月 11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了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营养学会等多个单位专家联合编寫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1985年-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则由0.5%增至7.3%,相应超重、肥胖人数也由615万人增至3496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2030年,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将达到6%,肥胖儿童数将增至664万人;7岁及以

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4948万人。

据了解,从1985年至今,我国进行了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却在下降,生长发育达不到正常标准,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有研究表明,营养不平衡是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天三餐之中最重要的早餐,却被很多青少年儿童所忽视。早上时间紧,没胃口等原因使很多孩子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严重不足。对于晚餐,家长们往往准备得相当丰富,用海鲜、红肉、水果、蔬菜多种食物填充了本该摄入低能量、较为清淡的晚餐,导致摄入能量超标,引起肥胖。

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长的溺爱,使部分学生有了足够的零花钱去满足自己的饮食需求,汉堡 、碳酸饮料、膨化食品是很多少年儿童的首选。但这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也恰恰是肥胖的罪魁祸首。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表示,“造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包括缺乏营养健康知识,能量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饮料等吃得多,而运动量少,静态时间多。建议儿童青少年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能量食物,不喝含糖饮料,增加户外运动。”

少年儿童超重与肥胖率不断上升,出现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现象,造成机体部分器官、系统功能性损伤,活动能力下降。

《报告》指出,儿童期肥胖不仅会对其当前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将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有数据显示,超重、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3倍、3.9倍;发生高甘油三酯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6倍和4.4倍;发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2倍和5.8倍。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也呈现正常儿童、超重儿童及肥胖儿童逐渐升高,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对于少年儿童肥胖、超重现象,应以预防为主,及早发现、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预防。《报告》指出,将儿童肥胖防控融入所有政策,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时,把健康放至优先位置,关注儿童肥胖问题并贯彻到政策制定、实施、分析和评估的全过程。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要健全国家儿童肥胖监测系统,把儿童肥胖监测纳入到国家现有的相关监测系统中。加大科研投入,深入、系统地开展儿童肥胖相关研究。设置儿童肥胖重大研究专项,加强我国儿童肥胖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信息、生物和医学科技融合发展为引领,推进儿童肥胖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经济负担、预防干预策略、治疗康复等相关研究,重点突破预防控制儿童肥胖的关键技术。

“儿童食品”:

功效忽悠家长 口感应付孩子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健康消费已是大势所趋。家长们总是想给孩子最好、最健康的 ,在此背景下,“儿童食品”的崛起可谓如雨后春笋,一发不可收拾。

部分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一时间,儿童酱油、儿童饼干、儿童面条等带有“儿童标签”的食品摆上了商超的货架,但这些“儿童食品”就真的适合孩子吗?

记者对市场上多种“儿童食品”进行了解,查阅资料后整理出以下有关“儿童食品”的“不传之秘”,希望能让大家对“儿童食品”有更清晰的认识。

“高蛋白”、“低盐”是儿童酱油的主打宣传口号,但在对比部分儿童酱油和普通酱油的营养标签和成分表之后,却发现部分儿童酱油与普通酱油没有太大差别,部分儿童酱油的营养成分比普通酱油还要低。部分儿童酱油只是为了迎合孩子口味,添加了一些调味料来改善口感。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表示,儿童酱油

成分与普通酱油没有明显差别。而且人的口味有适应性,通过调味来“增加儿童食欲”,就会让其对调味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儿童挂面也是很多家长购物车中的常客,主打宣传口号有“鸡蛋含量高”、“添加蔬菜汁”等等,有的儿童挂面所含成分与普通挂面差别不大,但为了增强口感,部分儿童挂面中的调味品含量比普通挂面要高。长期食用会加重儿童口味习惯,造成挑食、偏食。

大家对儿童牛奶的认可度可谓相当高,两个看似完美的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看到“独特配方”、“开发智力”等宣传标语时,部分家长可能会有这么一种感觉“这种牛奶比普通牛奶更有营养,更适合儿童饮用”。事实又是怎样呢?部分儿童牛奶的成分表中出现了阿斯巴甜、柠檬酸钠等多种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多为改善口感,这些食品添加劑中所含物质却不适合儿童食用。

云无心表示,对于任何食品,风味口感都至关重要。儿童食品的所谓功效,是用来吸引父母的。绝大多数的小孩子,不会因为“吃了营养好”而去喜欢不好吃的食品。儿童食品要能卖出去,在外观、风味、口感上吸引小孩子,才是成功的关键。很多情况下,风味口感的提高,都要以增加“不健康”的成分为代价。

在了解以上多种“儿童食品”后,不难总结出一些规律。商家打着“儿童食品”旗号,销售的却是与普通食品相差无几的产品。除了外形包装以及宣传标语有差别外,其他基本相同。所以在选购“儿童食品”时,消费者要擦亮双眼。

食品营养标签和配料表就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选择。在选购食品时,想要判断食品是否健康要看食品的主料,主料的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食品的营养价值,配料第一位基本上是食品中含量最多的,消费者要尽量选择天然原材料,而不是其他深加工食品。

另外,消费者不要盲目听信商家宣传,不要以价格来判断食品的好坏,要仔细看食品标签,以保证购买到正规食品。消费者还要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真材实料排在前位,少糖、少色、少油。高蛋白、低脂肪、低钠,如有其他营养素标志要超过每日参考摄入量NRV的15%。

相信很多消费者关心“儿童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据了解,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针对3岁以上儿童食品的相关标准。3岁以上的食品生产和包装标签标准是以成人食品相关标准为依据的,并没有细分到各年龄段。

吃点零食是小事

质量没保证会出大问题

孩子在一日三餐之外吃点零食,这不算什么。但如果这些零食的卫生、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对身体健康就会构成威胁。

近日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开展了对农村、学校周边销售儿童休闲食品的飞行检查和监督抽检,并根据检查结果对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五毛零食”追根溯源。北京市水屯市场、八里桥市场、石门市场、大洋路市场、三旗百汇市场等五大批发市场主办方责令场内商户主动停止销售“五毛零食”,两家小食品生产企业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飞行检查”中因生产加工操作不规范等原因被责令停业整顿。

有调查显示,部分“五毛食品”的生产厂家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虚假比例达到30%,这些虚假信息背后隐藏的是不安全隐患以及不合规的生产销售方式。

“五毛食品”何来生存的土壤?学生对这些“五毛食品”的依赖和喜爱是其中一方面,饮食安全教育力度不够是另一方面,在做好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的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将不安全因素“斩草除根”。

除此之外 ,加强此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质量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强调,根据调味面制品的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应将其纳入“方便食品”实施许可,作为单独单元,生产许可证内容为“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产品标签标识必须反映产品真实属性,规范使用产品名称;严禁不标注、部分标注或虚假标注生产企业信息、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执行标准、成分或配料表等信息。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针对小包装调味面制品等主要以儿童为消费对象的产品,为确保儿童食品安全无风险,今后将严格其市场准入标准,严查滥用“三剂”,即脱氢乙酸、苯甲酸等防腐剂,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等甜味剂,以及胭脂红、日落黄等人工合成着色剂的“五毛零食”,严格规范产品标签标识,严查生产经营企业供应资质,发现问题食品一律下架退市,并通报生产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

“食育”进行时

保障青少年儿童食品健康安全,要从根本上扼杀食品安全隐患,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少年儿童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这少不了家长的关注与教育。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食育”,进行“食育”的前提是家长对食品安全知识、良好饮食习惯的认知。这就牵扯到一个新颖的词汇——“食商”,可以简单理解为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食品是否健康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食商”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一个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将使人受益终身。

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先将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改掉,从而影响孩子。把营养饮食的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另外,尽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心情,从而提高饮食质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专员李海锋表示,家庭、学校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提高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食品安全的科学素养,培养健康科学的健康饮食习惯,提高对伪劣食品、虚假宣传食品的认知能力。这对我国少年儿童“食商”的提高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强化对少年儿童的膳食指导尤为重要,广泛开展学生营养知识咨询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科学饮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016年推出“健康快乐行——健康生活方式之饮食与运动:‘52110”的主要目标是:5:中小学生每天应吃5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蔬菜和水果,蔬菜是指煮熟或切碎的生菜叶,约300-500克,水果约200-400克。2:脑、玩电子看电视、使用电游戏的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1:每天应该进行1个小时以上中等或高等强度运动。1:每天吃1份肉。一份肉,约80-110克,相当于1个成年人的手掌心(不包括手指)的大小及厚度。0:不喝含糖饮料。

肥胖超重需防控,勿埋隐患悔终身。“儿童食品”莫忽悠,货真价实是正道。“五毛食品”不安全,整顿取缔需抓紧。少年强则中国强,我国少年儿童的成长之路上出现如此多的“拦路虎”,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使少年儿童得以健康成长。我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未来任务虽然任重道远,但前景可期。

猜你喜欢

五毛酱油营养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买酱油
买酱油
买酱油
我把酱油打回来啦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五毛特效
你有发财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