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导向的会计教学改革研究
2017-06-29靳思昌
摘要:随着会计对象的日益复杂化、经济活动的多样化以及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改革,对现有会计教学模式构成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现有会计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会计教学科研化的路径选择,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会计教学;科研化;启发式教学
进入21世纪,随着多年的高校会计学专业扩招,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却抱怨招不到高素质、能够胜任会计岗位的会计学毕业生。由此引发了我们对高校会计教学的广泛关注。当前,高校培养的一些会计学专业人才之所以不能够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教学太注重专业技术,而忽视了会计教学的科研化。本文在分析现有会计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会计教学科研化的实施路径。通过会计教学的科研协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
一、现行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会计教材职称化、资格化
目前,会计职称、会计资格考试对高校会计教学的影响很大。一些高校为了体现最新会计制度的内容及其变化,让学生尽早地通过会计职称、会计资格考试,纷纷采用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试用书,以适应就业市场对拥有相关证书人才的需求。甚至一些高校将通过会计职称、会计资格考试作为评价会计专业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引发会计学专业就业市场上“证件一大摞、能力却低下”的现象,并逐渐成为当前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生比较普遍的现象之一。会计职称、会计资格考试是以实务应用为宗旨,讲解“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很少涉及“为什么”的问题,缺乏对会计基本理论的教育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显然是一种牺牲通才教育和智力开发为代价的短视行为。其实,通过会计职称、会计资格考试并不是会计教学的根本目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上,而不是记住日益更新的会计准则。
(二)会计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会计学的教学方法依然沿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尽管有利于教师传授系统化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操作方法,但學生对教师传授的内容只是被动地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能力得不到协同发展。
(三)会计教学内容实证化、制度化
目前会计学专业中的财务管理、实证会计课程推崇运用数学模型、统计数据进行推演的实证分析。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更多的牵涉到为决策层的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服务。而这类问题很难求诸实证分析的方式来解决。就其技术而言,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如何更好地考核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如何更好地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效益,这些问题恐怕不是一两个简单的数学模型、三五个变量所能够概括的,也不是数学推演的实证分析所能够解决的。另外,教学内容是“制度+解释”,变成制度的补充说明。可以说,现行的会计教学演变成了会计制度教学。
(四)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单一化
学生成绩评价沿用“闭卷+笔试”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一次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一个学期成绩的评价依据,考试内容客观题多,考核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观题少;依靠背诵的多,具体应用的少,不能真正考察学生的能力,只能考核学生对所授知识的记忆程度以及简单推理等基本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易使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考试前临时的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呈现出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致使一些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五)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脱节
一些高校受自身办学经费的限制,没有设置会计教学实验室,或者即使设置了会计教学实验室,相关会计资料已落后于新会计准则的出台,致使学生不能学到与现实接轨的会计实务。一些高校为了弥补自身会计实验室落后的缺陷,安排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习。由于是临时实习,会计师事务所不是安排其进入审计实务流程,而是安排其倒茶、打扫卫生等一些琐碎的行政事务,致使实习流于形式,使得会计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达到预期的实习目标。
(六)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后学习分离
在现行课堂上,教师单向灌输,力求讲授完整详尽,没有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思想,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由于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后学习分离,师生交互很少,这导致学生不想学,不愿学、不主动,甚至逃课、低头族多等现象。尽管引入了讨论式课堂教学,但由于学生没有充分准备,讨论只能是流于形式。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前所未有,无疑对大学会计教学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传统讲授式课堂更显枯燥乏味,课堂吸引力在日渐下降,知识的传授作用在明显降低,学生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不专心学习等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导致师生之间相互抱怨、相互指责,最后演变为教师厌课、学生失去了发现知识、探究问题的乐趣,师生关系疏离,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会计学专业这一系列教学模式的结果是使培养的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研究创造能力差;掌握书本知识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因此,如何进行会计教学改革,将接受知识与创新能力、掌握书本知识与解决实务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会计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会计教学新范式。本文提出会计教学科研化的路径。
二、会计教学科研化的内涵
会计教学科研化是指高等学校会计学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将会计教学变成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不仅成为“新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成为“新知识”的发现者。因为会计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会计科研主要是发展知识。知识如果不发展,传授给学生的只能是落后的知识。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让他们去适应未来的社会,因此,通过会计教学科研化使会计教学和会计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会计教学科研化的路径选择
经济社会的复杂化使会计领域呈现出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会计人员去探索。对会计学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本文提出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会计教学科研化。
(一)会计教学教材科研化
会计教学教材不能拘泥于现有的会计职称、会计资格教材,而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具有启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材,或者组织教师编写创新性教材,尤为重要的是要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更新,使其既保持与实践相结合,又要尽可能吸收近年来国内外会计领域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新的政策、新的法规,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实践存在时间性差异和内容性差异,力争会计教材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大学的教学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材应该增加一些“研究思考题”和“推荐阅读”的内容,引导学生去关注各种会计现象和会计问题,这样不仅开阔学生的思路而且开阔学生的科研视野。
(二)会计教学方法科研化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要实现会计教学方法科研化,就要求摒弃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参与”的转变,由程序式教学方法向发现式教学方法的转变。在会计教学中,随时贯穿启发式、模拟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机诱导,诱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疑问,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创新之火”,把学生大脑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尽可能地激发出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会计学教师融科研于教学之中,学生融科研于学习之中。同时,借助电脑、网络信息技术、会计模拟实验室等各种技术和手段,提高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效果。
(三)会计教学内容科研化
美国会计教育改进委员会(AECC)在其第一号公报中强调“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通过会计教学内容科研化,抛弃现有的“制度+解释”的教学传统,强调教师教学内容的分析性和思辨性,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盲目地接受“是什么”。从而促进会计教学从专业技术教育向综合教育转变,使教师以创新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去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多变的世界。
1.會计学教师要经常选择一些理论上和实务上亟待研究的会计课题进行研究,以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在会计教学内容科研化的过程中,会计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而且要启发学生“为什么这样做”,还有哪些新做法或新观点,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通过向学生讲授创新模式、创新范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使学生达到兼顾知识和能力、思维和操作、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德和能的会计学创新教育目标。
2. 会计教学内容科研化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结合起来。现有的高校毕业设计时间大多是在大学四年级后半学期进行的,由于此时学生忙于毕业找工作、时间仓促,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流于形式化,达不到预期的毕业设计目的。会计教学内容科研化将毕业设计融于平时的教学内容之中去,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搞出具有创新性的毕业设计,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毕业。
3. 会计教学内容科研化可以邀请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改革科研课题。从会计教学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鼓励和指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这会促使学生在网络上、专业数据库、企业搜集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加上自己的积极思考,形成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不仅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而且培养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的人。有学生参与的会计教学改革科研课题成果往往考虑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而变得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将会更加理解并支持会计教学改革。而当会计教学改革有了来自广大学生的理解和支持时,高校的会计教学改革也将会更少地遇到学生的抵触,师生关系将会更加和谐。
4.以“问题为导向”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和会计学前沿著作,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专题报告、课程论文等,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贯穿于学生阅读的过程之中。不仅使学生领略会计前沿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会计学教师还要敏锐地感知会计工作中的风吹草动,善于在会计实务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的学生既能进行会计核算,又能进行相关信息处理、参与管理和决策。
(四)会计教学科研化的考核内容
实践表明:高等学校教师考试什么,学生就将精力投向什么。考核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挥棒之一。要顺利地推行会计教学科研化,在考核内容上既要有教学内容的考核,也应有科研内容的考核。建议采取以下考核方式:取消名词解释、简答等死记硬背的题型,增加综合题等应用题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将课堂发言内容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采取开卷、闭卷、面试、笔试等多元化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在每门课结束之后撰写一篇富有创新性的课程论文,作为其期末考试的一部分。根据学生在会计科研中的表现核定其成绩,同时加大会计科研考核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以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会计科研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会计教学科研化的实践性——案例教学
会计案例教学是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通过会计案例使学生进入会计工作的“现场”,身临其境,启发学生对会计案例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比单纯的理论说教体会更深刻,使学生变被动听课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了解到对方的观点和解决方式,推动教师与学生双方各自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尤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创新中学会创新。
总之,会计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会计教学科研化,不仅有利于更新会计教师的教学内容,保持会计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先进性,而且使学生接触到新思想和新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符合新常态要求的创新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兴述、罗勇、姜永德.大学会计教学科研化的实践与思考[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
[2]王凯.中国大学会计教学方法研究[N].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3]赵筠.高职会计教学研究[M].中国商务出版社,2010.
[4]栾甫贵.论会计教育理念[J].会计研究,2013,(4).
[5]靳思昌.《审计学》课程应用研究性教学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