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高效课堂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017-06-29包建强
包建强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体现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学科学习、理解渗透、综合能力提升以及终身学习都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借助“611”高效课堂来阐述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以此说明“611”高效课堂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目前,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知识的要求高度来看,批判性思维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处于被冷落的地位,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也只是对现有知识进行简单记忆和接受,根本不关心这些结论到底是怎么得来的,缺乏对知识的深入探究能力。因此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精神被局限。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改变高中教学的侧重点,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让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获得知识,让学生成为会思考、能创新的学习主体。批判性思维实质就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思维形式。几乎每科的课程标准都在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实际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处于被冷落的状态,而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强调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今天,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经刻不容缓。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培养好批判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从书中的事实中找出和发现不合理因素。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善于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遇到的一切事物。它不但要求我们要有批判性精神,还要求我们具备进行批判所必备的技能。同时,要将批判性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使学生具备对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和评估能力。
二、“611”高效课堂概述
本校课堂的核心理念为先学后展、当堂落实,主要包括一个“6”和两个“1”。
一个“6”,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小组互学、小组展示、教师讲评、课内落实”六个环节。
教师导学,讲究简单明了,以教师说、学生听的形式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指导学习方法。
个体自学,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学生通过个体学习获得自身体验,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此过程教师会巡视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小组互学,要求学生以围坐的形式通过发言、讨论、记录等合作学习方法,解决个体疑问,形成组内学习成果,教师在巡视时对学习小组进行指导、答疑和点拨。
小组展示,要求学生个体发言或部分学生上台板演,教师只起到推动作用,其他学生则通过聆听,纠正自己或他人的错误,并且掌握相关知识。
教师讲评,即教师通过评价、拓展、重述等方法,对小组所展示内容进行评价、纠正,最终给出相应的分值。此过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点更高层面的理解和掌握。
课内落实,通过教师说、学生记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相关知识点,整理解题思路和方法,以便日后查阅和复习。
两个“1”,即思维导图和限时训练。
所谓思维导图即把所学内容及时按章节、单元、模块画出来,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与回顾。
限时训练主要以周周练、统练为主进行模块测试。
三、在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方法
所谓高效的教学方法即是有科学的理论为基础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易于教师在教学中操作的方法。“七步课堂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阅读观察。要求学生能够仔细阅读文本,并通过小组讨论或提问等方式发现文本中的所有有用信息,做到观察入微。
第二步对比与比较。由于文本中的信息都是通过某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挖掘出其中的可比成分至关重要。通过对某些成分的对比和比较,找到其中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第三步概括主题。通过对主题的概括,学生可以厘清所学的内容。重新整理和组合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四步破译推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从编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其学习能力,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有较大的帮助。
第五步精确答案。此步要求学生能够在推理的基础上对问题给出合理的答案,如果学生有不明确的地方,教师要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推理,最终得出精确的答案。
第六步实际运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相关的实际领域中,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实践验证。
第七步归纳总结。这最后一步就是要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其对整个文本有一個整体的认知,使知识结构更紧凑。
四、“611”高效课堂与批判性思维相结合
1.导学
教师可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为主,从而引发学生学习与思考,可适当设疑。
2.个体自学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所学内容并独立完成教师所提问题。这属于对知识的初步感知和积累阶段,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不断地推理、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该过程与“七步课堂教学法”中的“阅读观察”和“对比与比较”有异曲同工之妙。此阶段,学生在从对知识的认知开始,到比较分析,概括内容,直至挖掘出教材深层次信息这个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
3.小组互学
组内成员讨论、解答问题,并且通过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的认识。学生在讨论中各自提出不同的见解,相互纠正,这一过程达到了对知识的不断深入理解的目的,而深入理解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前提。该过程对应“七步课堂教学法”中的“概括主题”和“破译推理”过程。
以上两个步骤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思辨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小组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可以是一个学生站立回答,也可以是上台板演,组内其他成员对其答案进行补充。此过程既锻炼了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又增进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提升其表达能力。此环节属于“七步课堂教学法”中的“精确答案”。
5.教师评价
教师通过小组展示的内容,对其进行评价,其他组成员也可进行补充修正,提出质疑,以求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此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达到顶峰状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属于“七步课堂教学法”中“精确答案”与“实际运用”阶段。
6.课堂落实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结,落实相关知识,并适当开展课堂练习,以达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此过程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七步课堂教学法”之“归纳总结”。
五、小结
首先,传统的课堂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说什么是什么,没有更深入的思考兴趣,思维不够开阔,这也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因而课堂变得死板。“611”高效课堂大大缩短了老师的讲解时间,把更多独立思考及互动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自学、互学、小组展示等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独立思考、协作学习,在思维碰撞中共同进步,并且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为学生长远发展和将来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老师形成了懈怠的心理,不愿改变自己已经成型的讲授型教学风格。然而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的缺陷日益凸显,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共振,而践行“611”高效课堂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情感的流动。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都以主题形式存在,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立场,共同探讨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双向、多向交流的活跃气氛。通过对话可以暴露学生知识和思维方面的不足、错误和局限,教师便可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教学。而学生也可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从而使自身的批判性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尊重學生能促使老师改变固有的教学风格,让自己的教学呈现多元化,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611”高效课堂也有其局限性,比如,为了追求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而不能很好地照顾到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优生,有可能导致他们的学习进度滞后。而且对部分教师来讲,这样的课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过度的“放开”可能会使教学的连续性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影响学生的成绩。但我们仍需大胆尝试,并在尝试中不断探索完善,使该课堂模式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