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大学日语教育问题点及解决对策探析

2017-06-29张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讲授法培养目标教材

张锐

摘要:大学日语教育是大学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黑龙江省独特的历史和环境因素,使得大学日语教育在日语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构成大学日语教育的最基本因素是培养目标、教材、讲授法和考试评价四方面,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大学日语教育的问题点进行分析,从而探索新型的日语教育模式,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促进黑龙江省大学日语教育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大学日语教育;培养目标;教材;讲授法;考试评价

日语作为第二大外语语种,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所指的大学日语教育是狭义范畴的日语教育,即本科阶段的日语教育。由于伪满时期大量日本人的涌入以及战后日本人的残留等因素的影响,日语教育可谓历史悠久,1964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大学就率先开设了日语专业,在国内日语教育界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培养目标、教材、教授法以及考试评价四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大学日语教育的问题点调查分析,并提出几点改革方案和相应策略,以期对黑龙江省的大学日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黑龙江省大学日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黑龙江省十余所大学日语专业、非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教材、教授法以及考试评价的考察,发现黑龙江省大学日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各个大学的日语教育课程基本都是根据国家《日语专业教学大纲》和《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大学日语教育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很强的背诵能力而实际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日语精读课程强调精讲多练,同时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与实际应用能力,正是基于日语精读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大学日语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大部分高校日语精读课时数都占据了必修课程的一半以上。那么,在有限的课程计划内,日语精读课程占了过大的比重,其他课程的课时数就会相应减少,这就导致了学生过分注重单词、语法的学习,忽视了其他方面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听说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如果日语精读课程占了过大的比重,对培养全方位实用型人才存在一定弊端。

第二,通过调查得知,黑龙江省的大部分日语专业使用的教材都是初级阶段的《新编日语》和高级阶段的《综合日语教程》两套教材,非专业日语使用的是《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教材。《新编日语》是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内容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主,同时兼顾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综合日语教程》为日语专业本高年级精读课教材,既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又兼顾日本社会、文化的介绍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和分析鉴赏能力。这几套教材都是国内外学者精心编写的优秀教材,各有特点。

但是,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百分之百适合所有学习者,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说,《新编日语》中的会话设置缺乏真实性,与所学内容关联不大,在越来越注重实用型外语的现时代下,如何有效利用所使用教材,取其精华,并将教材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第三,教授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黑龙江省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基本上都采用“媒介语法”和“折中法”两种方式授课,是比较传统的教授法,而且日语教师大部分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对学生间歇性地提问,学生很少能够参与到教学互动环节中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力度不够,有的教师从来不使用计算机、投影仪来进行教学,即使有的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也是创新不够,灵活性不高;有些教师乐于尝试新理念、新方法,但对新理念理解不透,对新方法掌握不熟练,致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第四,日语专业和非日语专业评价体制更多地将目标放在了国际能力测试和专业四、八级的通过率上,这使得大学日语教育变成了带有强制色彩的应试教育。这直接导致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学生无法全面多能地学习日语,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特别是听力、口语能力差。

确实,日语等级证书是学生毕业求职、留学时最重要的“敲门砖”,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无论求职还是留学,书面形式已不是用人单位和留学机构考核的唯一标准,反而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应试教育使大部分的日语课程设置实际上都是为考级服务,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用于训练听力和口语表达的时间少之又少,这种状况严重限制了教育的全面发展,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要标准。

二、解决对策及今后的课题

结合黑龙江省日语教育出現的问题点,根据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大学日语教学提出如下几点解决对策:

第一,根据《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初级阶段,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正确掌握日语发音、基本词汇、基础语法和句型,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交流能力。高级阶段则是在训练日语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日语实践能力,扩大知识面,同时掌握文学、文化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基础阶段就是讲单词记单词,讲语法记语法,讲课文记表达方式,这是外语教学必须的。但是随着社会国际化的发展,日语教学应该越来越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日语教学课程设置上,适当降低日语精读在课程设置上的比重,同时从初级阶段开始增加以交流为目的的听力和会话的课时数,并将这两门课程一直开设到四年级。其次,在内容安排上,适当增加选修课的课时,像日本文化、商务日语等课程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绝大部分的日语专业学生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日语,选择固定的教材来教授基础知识,让学生打好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教师是教材的决策者、设计者和评价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比如舍弃教材某一课或某一章节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练习。又或者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教授学生教材中的某些章节、语法,省略、删减教材中复杂的解释,适当加入补充资料,用更能让学生理解的方式方法讲授,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果。再次,也可以增加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辅助教材,比如在语音阶段可以使用专门的语音教材,让学生听到规范、标准的日语,既可以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日语应用的语言环境,提高日语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日语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日语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技能双向发展,在培养学生的日语基本技能方面,用传统的教授——“精讲多练”,也就是老师仔细讲解、学生多多练习的模式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培养方面,提倡运用多用媒介手段,同时也可以将网络新媒体融入到教学中,将两者有效结合,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以多维度、多层次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不同的场景,布置一个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分组自编自演,在小组讨论中,增加交流,学会如何使用地道的日语与人交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

再次,日语教育注重理论知识,而对交流能力的培养略显不足。进入中高级阶段,适当增加采用直接法授课的日本人教师的课程,营造日语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中国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全日语授课,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

第四,在现有的评价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学日语教育的评价机制,目前的评价体制是以期末考试和国际能力测试、专业四、八级考试双结合的形式,虽然国际能力测试和专业四、八级考试不是必须的,但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生通常都是以通过能力考试和专业考试为目标,为了考试而学习,从而忽略了对日语应用能力的重视。日语等级考试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对大学日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应该继续发扬其优势部分,剔除其消极部分,构建大学日语教学的新考核制度。采用累加式的考核形式,加强学生过程管理,期末考试以主观试题为主,引导学生重视日语学习的过程和日语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大主观题分值比重,全面测试学生日语使用能力,加强学生日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曲洁.大学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高教学刊,2016(18):93-94.

[2]袁涛.浅谈当前大学日语教学的改革[J].科学中国人,2015(06):263.

[3]赵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日语教学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20):5-6.

[4]翦岳林.大学日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中华少年,2016(21):296.

猜你喜欢

讲授法培养目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讲授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