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2017-06-28辛惠琴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辛惠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作为国家长久发展的根本,人们对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小学教学的教学效果同样也需要提升,目前,小学教学运用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一起讨论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对教学学习的自主性,但是,现在小学教学的合作学习效率较低,因此,教师应该对小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完善与革新,让学生的教学学习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小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已经逐渐被教师进行普遍应用,但是,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还较为缺乏,特别是如何让学生学习教学的方法,缺少引导性的教学,更不能有效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明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模式,引导学生教学学习中合作探讨教学问题。从而,提升小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不能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合作学习时,只是让学生与他人进行单纯的讨论,缺乏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讨论。在一些教学问题的解决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知识水平的了解,提供的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又不对学生解题思路进行引导,使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维,白白的浪费学习时间。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分组学习时,小組往往都是临时组建而成,导致小组内的学生知识水平分配不均匀,使学生在合作讨论教学问题时,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直接也无法统一想法,使合作学习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教学的质量。部分教师缺乏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时的引导能力。有的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完全变成了一名“旁观者”,没有及时了解各小组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的情况并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未能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致于课堂出现混乱,合作学习走向放任自流的情景。还有的教师缺乏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三是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小组间的评价和学生间的互评。

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身也有一些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参与度不平衡,学习好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可以对教师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而学习差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对教学问题缺乏思考,不能主动的去解决教学问题,往往只是跟着好学生一起,使学生不能全面的讨论,导致好学生在合作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而差学生严重缺少发挥,思考的机会。学生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技巧。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间接形成良好互助关系的过程。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分享的现象,以致合作学习很难顺利开展。笔者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发现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合作学习带给他们的好处;不知道怎样才能彼此建立信任;也不知道如何正确清晰地与其他成员交流等。

二、提升小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1.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

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合理的对小组人员进行分配,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分为3—5人,人数过多会导致学生缺少发挥,而人数过少会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问题讨论。学生分组时,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个性差异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小组构造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显著的提升学生学习教学的质量。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使用情况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

辨析易混概念时,开展合作学习 在小学教学教学中,“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他们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具有导向性地题目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合作讨论。通过激烈讨论,学生不仅正确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还掌握了组合互质数的规律。探究规律性知识时,开展合作学习 当小学生学习比较抽象的教学知识时,要求他们通过在合作基础上的操作才能获取。例如,在教授《认识物体》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每组学生把收集来的乒乓球、小积木和饮料盒等物品堆集在一起,然后在小组内将这些物品分类。有的小组按功能分为吃的、用的和玩的 3 类;有的小组按制作的原材料分为玻璃的、塑料的、铁的和硬纸的 4 类;有的按形状分为方的、圆的和不圆不方的。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发言并进行激烈争辩,经过教师的引导,最后大家同意按形状分类比较合适。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那些方的物品是不是都一样呢?还能再分类吗?”“那些圆的是不是也有区别,还能怎样分类?”这样通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就很快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的基本特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态度和掌握必要的技能

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只有学生自身有一定的思想,在合作交流时才可以有效的与他人进行探讨,并且学生在交流中会进行比较与辨别,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在合作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教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一定要逻辑连贯、声音适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仅学会完整地听每个同学的发言,而且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合作交流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调整,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想法的局限性和别人想法的合理性,并且在与其他同学思想观点的对比分析之中,来检验自己学习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总结

小学教学的小组合作學习还需要教师多加完善与革新,对于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引导,还需要保障每个学生在合作讨论中,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教学教学的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