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工匠之道”教学设计
2017-06-28李荐
李荐
一、活动理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体作用,本课采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交流法、故事讲授法、归纳总结法、笔记法等活动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构建工匠精神相关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情感共鸣。工匠精神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1、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对于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来说始终保持着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追求,尽全力打造完美的精品。2、追求完美。尤其对产品的细节方面,不惜在細节上下功夫,提升细节的品质,尽善尽美。3、精致专一的耐心。不产生浮躁心理,至始至终保持一样的耐心,打造精品。4、严谨专注。对产品的整体构造保持严谨的态度,保持科学的头脑,对产品始终如一的专注。
二、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工匠的含义。
(2)熟悉合格的工匠需要具备的品质。
(3)掌握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
2、方法与技巧
(1)领会读书法的方法及技巧。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3)养成在课堂上做笔记、教材上做记号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
(1)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可度,追崇度。
(2)树立成为具有“工匠精神”技能型人才的人生目标。
(3)领悟工匠精神是成就事业、造福人类的必备精神品质。
三、活动方法或形式
讨论交流法、演示法、故事讲授法、归纳总结法、笔记法。
四、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工匠的含义;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领悟工匠精神的价值。
2、难点:合格的工匠需要具备的品质;领悟工匠精神的价值。
五、活动准备
1、照片准备,如鲁班、蔡伦、欧治子、毕昇等照片;中国与其他国家工匠精神的对比图。如:国内外长寿企业对比图、中外服务器机房线路等。
2、视频准备,李宗盛《致匠心》。
3、讨论主题设定。
4、制作PPT课件。
5、故事素材准备。
六、活动过程设计和分析
(见表1)
七、活动总结与点评
1、教学中的图片、视频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学生参与性、积极性较高。
2、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故事讲授等方式,学生较好的掌握课堂重点难点知识,并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3、在课堂中多项活动中仍然有一小部分同学未能积极参与进入,只是作为“观众”来参与。
4、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基本上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能力水平、生活经验开展探究活动,因而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讨论和分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endprint